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1、其为人也,奋发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2、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3、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 4、理屈词穷:理:道理,理由;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出处:《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示例:沙汀《呼嚎》: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哑口无言反义词:义正言辞、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 5、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示例:在封建社会的教条之下束缚久了的人,最怕的是,不忠不义的罪名。(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示例: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之恕道也。(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回)解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论语》《颜渊篇》主要讲述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
  •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示例: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之恕道也。(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回)解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论语》《颜渊篇》主要讲述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
  • 7、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出处:《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示例:他真是一个的小人。(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9、爱情虽然经历坎坷会使两人关系更加亲密、也会让这段爱情更加唯美。然而有时因为彼此的不信任会让你付出更多的代价。我们应该珍惜这段情。好好维护对方、因为幸福随时会在你不经意间悄然而逝。
  • 10、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示例: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唐韩愈《与崔群书》)〖附注〗孔子在美善关系问题上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看法。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孔子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善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但是孔子又
  • 11、色厉内荏: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示例: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的窘态。(叶圣陶《英文教授》)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外强中干、虚有其表反义词:表里如名副其实。
  • 12、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13、爱情是一首百听不厌的歌,是一首常读常新的诗。

  • 1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 15、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示例:圣人说:,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近义词: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 16、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杜牧《送友人》
  • 17、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出处:《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1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19、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陆游《金错刀行》
  •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21、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李白《长歌行》
  • 2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23、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蹋烂麦青春。——孟宾于《公子行》

  • 2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25、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
  • 2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27、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杜甫《泊岳阳城下》
  • 28、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 29、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出处:《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示例:他真是一个的小人。(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 30、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出处:《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示例:他真是一个的小人。(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 31、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纳兰容若《 太常引·自题小照 》
  • 3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 33、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袁枚《独秀峰》

  • 34、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鲍君徽《惜花吟》
  • 35、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李白《长歌行》
  • 3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3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38、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39、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示例:在封建社会的教条之下束缚久了的人,最怕的是,不忠不义的罪名。(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 4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4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 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文天祥
  • 42、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文天祥
  • 43、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 44、万事须已远,他得百我闲。青春须早为,岂能常少年。——孟郊
  • 45、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 46、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陆游《金错刀行》
  • 47、心畏后时同励志,身牵前事各求名。——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
  • 48、后生可畏: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示例:苏曼殊《惨世界》第十回:你们青春年少,正是之时,还望努力自重才好。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称赞年轻人近义词:少年老成反义词:少不更事、乳臭未干。
  • 49、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杜牧《送友人》
  • 5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