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023-01-25 19:06:53
7056
- 1、这首词以雅俗相间的语言、富有动态性和形象性描写,凸现出一个温柔华俏、娇憨活泼、纯洁可爱的新婚少妇形象,表现了她的音容笑貌、心理活动,以及她与爱侣之间的一往情深。上阕写新娘子精心梳妆的情形。起首二句,词人写其发饰之美,妙用名词,对仗精巧。次三句通过对女子连续性动作、神态和语言的简洁描述,表现新娘子娇羞、爱美的情态、心理以及她与郎君的两情依依、亲密无间。下阕写这位新嫁娘在写字绣花,虽系写实,然却富于情味。过片首句中的“久”字用得极工,非常准确地表现了她与丈夫形影不离的亲密关系。接下来一句中的“初”字与前句中的
- 2、怪不得欧阳修的诗文里有那么多关于洛阳的赞美和回忆!
3、这样的人能叫有趣?这叫有病吧!
- 4、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 5、原文: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 6、欧阳修提笔写下了三个大字:醉翁亭。
- 7、下阙抒发情怀,“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作者回忆起当年自己在此地担任太守时,周围经常是笙歌艳舞、高朋满座,如今这里却非常安静,虽然感觉有些空寂,但又觉得远离尘嚣,如释重负。
- 8、欧阳修是一个全才,然而最令人羡慕的,是他在经历了这么多苦难之后,还能活得如此有趣。
- 9、千万别被他给迷惑了,“老”是外在的,“醉”是外在的,只有老百姓的“乐”才是他心心念念追求的啊!
- 10、洛阳啊,洛阳!这里有多少他的青春、他的欢乐、他的热情。他一时难以接受,含泪写下了一首离歌:
- 11、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 12、词中的女子是华丽温柔的,其动作和言语也不无性爱的意味,充满着挑逗性。拿它和柳永的《定风波》作一对比,其香艳程度明显是超过柳永了。然晏殊可以拿柳永的一句“闲拈针线伴伊坐”来作奚落的话头,而欧公的过甚之词却得到了宋人的百般维护,盖宋人评词也有以人废词的习气,带着有色眼镜,因而其客观性是大有疑问的。读者固然应对欧词对花间词的超越表示钦赏,但也不应忘了柳永所受到的无端冤楚。
13、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
- 14、可是,欧阳修不是才四十岁吗?怎么给自己起个号叫“醉翁”呢?
- 15、下阙抒发情怀,“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作者回忆起当年自己在此地担任太守时,周围经常是笙歌艳舞、高朋满座,如今这里却非常安静,虽然感觉有些空寂,但又觉得远离尘嚣,如释重负。
- 16、【赞美欧阳修的诗句】欧阳修有一句最为著名的词:“庭院深深深几许?”每每读之,我脑海里都会呈现许多的门,一道道的次第打开,永远也进不到屋子里。
- 17、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宋代:欧阳修
- 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这是赞美老师的诗句,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点好评,谢谢。
- 19、(名人诗词与颍州西湖欣赏)欧阳修诗赞颍州西湖(第5期)
- 20、千万别被他给迷惑了,“老”是外在的,“醉”是外在的,只有老百姓的“乐”才是他心心念念追求的啊!
- 21、原文: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 22、欧阳修一来就迷上了这里,这么美丽的城市,这么美好的青春,上什么班啊!
23、这个市长,太令人意外,太有趣了!
- 24、仅就作品而言,和他同时代的词人,大概只有柳永、晏几道、苏轼能够与之颉颃,晏殊、张先、宋祁等人都在他之下。
- 25、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26、红菡萏是红莲花。作者把爱情的场景放到莲塘秋江,合欢难而情意长。惆怅是爱得深,誓言是爱得坚。全词句句清新活泼,女主人公对爱的渴望历历在目,令人感动。“红菡萏”和“花底浪”之句,不由使人想到白居易的诗句:“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确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词,就不能讥之为“艳”了。这是一首既注入了作者对爱的理想、又很能感染人的优秀爱情词。
- 27、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 28、词中的女子是华丽温柔的,其动作和言语也不无性爱的意味,充满着挑逗性。拿它和柳永的《定风波》作一对比,其香艳程度明显是超过柳永了。然晏殊可以拿柳永的一句“闲拈针线伴伊坐”来作奚落的话头,而欧公的过甚之词却得到了宋人的百般维护,盖宋人评词也有以人废词的习气,带着有色眼镜,因而其客观性是大有疑问的。读者固然应对欧词对花间词的超越表示钦赏,但也不应忘了柳永所受到的无端冤楚。
- 29、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
- 30、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31、晏殊的词作也经常抒写飞燕,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表达了一种淡淡的闲愁。但欧公笔下的飞燕却并非象征愁情,而是似有所盼,他知道春天即将离开,也无法挽留,但依然对未来充满期待,所以尾句更体现了一种超脱和淡然!
- 32、梦寐江西未得归,谁怜萧飒鬓毛衰。
33、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宋代:欧阳修
- 34、后来我们学习《醉翁亭记》,感觉欧阳修的文采很不错,可惜此文没体现出慷慨激昂的壮志,反而有一种不求进取的颓废情绪弥漫其中。我们读高中的时候,正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热血青年,对这种颓废情绪不太感兴趣。所以,对欧阳修的印象还是不深,反而有个疑问,为什么这种颓废的文章会出现在教材中?
- 35、欧阳修马上被贬官到了夷陵(今湖北宜昌夷陵区)。此时,他的第二任妻子也生病去世了。
- 36、这首词在内容上重点描写新娘子在新郎面前的娇憨状态,在表现技巧上采用民间小词习见的白描和口语,活泼轻灵地塑造人物形象,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 37、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 38、词中的女子是华丽温柔的,其动作和言语也不无性爱的意味,充满着挑逗性。拿它和柳永的《定风波》作一对比,其香艳程度明显是超过柳永了。然晏殊可以拿柳永的一句“闲拈针线伴伊坐”来作奚落的话头,而欧公的过甚之词却得到了宋人的百般维护,盖宋人评词也有以人废词的习气,带着有色眼镜,因而其客观性是大有疑问的。读者固然应对欧词对花间词的超越表示钦赏,但也不应忘了柳永所受到的无端冤楚。
- 39、梦寐江西未得归,谁怜萧飒鬓毛衰。
- 40、后世人一提到欧阳修,必定会想到“六一居士”这个号,此“六一”可不是儿童节,然而这个可爱老头的解释,倒是颇有几分童趣,他说:
- 41、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 4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这是赞美老师的诗句,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点好评,谢谢。
43、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
- 44、苏轼是欧阳修门生,少于欧阳修三十岁。嘉祐二年中举后,他在给梅尧臣的信中称欧阳修“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苏轼没有阐开说欧阳修何以在为人上是孟、韩之徒,但大抵他这一时期对欧阳修的认识和其父苏洵是一致的,即在“以道自任”和文章所达到的很高的水准这两方面认为欧阳修如孟、韩。之后,随着苏轼阅历的增加、思考的深入,他对欧阳修的认识也更加深化。元祐六年,苏轼为欧阳修《居士集》作序,序中认为欧阳修“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著礼乐仁义之师,以合于大道”。
- 45、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 46、欧阳修成了可亲可爱的老人。
- 4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48、一个是他的上司钱惟演。
- 49、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 50、他和晏殊、范仲淹、王安石都身居要位,且引领了一代文风。这个时期,除柳永、贺铸等少数文人官职卑微以外,苏轼、梅尧臣、苏舜钦和稍后的秦观、黄庭坚等都做过不小的官员,且文名很高。这也是我国少有的官场文学时期。那么多的大官成为文学上的风云人物,这在北宋前后的历史中是没有过的。
- 51、明代沈际飞《草堂余别集》卷二曾用“前段态,后段情”来概括其结构特征。上阕以描写女子的装束和体态为主,下阕则叙写夫妇亲密的生活情趣。起句写少妇头饰,十字中涵盖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四种意象,彼此互相衬托,层层加码,雍容华贵之态即由头饰一端尽显无疑。这与温庭筠《菩萨蛮》词如“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常常通过头饰或头饰的变化暗喻人物心境,实是同出一辙,且绮丽有过。陈廷焯许之为“飞卿之流亚也”,或正当从此处细加体会。但欧公手笔当然不啻是模仿而已。温庭筠虽然也多写绮丽女子,但情感基调一般是凄苦伤痛的,
- 52、南歌子
53、近代陈廷焯《词坛丛话》云:“欧阳公词,飞卿之流亚也。其香艳之作,大率皆年少时笔墨,亦非近、后人伪作也。但家数近小,未尽脱五代风味。”与宋代曾慥《乐府雅词》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把欧阳修的一些香艳之词和鄙亵之语,想当然地归为“仇人无名子所为”不同,陈廷焯对欧公这一类词的评价要显得中恳和客观得多。而云欧词风格迫近五代风味,这首《南歌子》便是最贴切的证明。花间词的古锦纹理、黯然异色,同样可以从这一类词中深深感受到。
- 54、洛阳啊,洛阳!这里有多少他的青春、他的欢乐、他的热情。他一时难以接受,含泪写下了一首离歌:
- 55、词中的女子是华丽温柔的,其动作和言语也不无性爱的意味,充满着挑逗性。拿它和柳永的《定风波》作一对比,其香艳程度明显是超过柳永了。然晏殊可以拿柳永的一句“闲拈针线伴伊坐”来作奚落的话头,而欧公的过甚之词却得到了宋人的百般维护,盖宋人评词也有以人废词的习气,带着有色眼镜,因而其客观性是大有疑问的。读者固然应对欧词对花间词的超越表示钦赏,但也不应忘了柳永所受到的无端冤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