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到诗人一生纠结的出仕与出世的矛盾心理,联想到诗人长安科举已近四十岁了。我们也终于读懂了《春晓》,诗人不仅是喜春,还是充满了惜花、惜春、惜时的感慨,更有怀才不遇、蹉跎岁月之感叹啊!

  • 1、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 2、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 3、【清明古诗意思全解】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4、简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 5、乐燎原: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上海交大附中。2010年以来,连续六年受邀在《当代学生》杂志撰写“赏诗品词”“故典今读”等专栏文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7、这些诗句都是描写儿童生活的。小朋友们的童年生活有趣而快乐,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 8、拓展延伸、课堂升华
  • 9、《咏柳》古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 10、青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 11、古诗(shī)村(cūn)居
  • 12、由此,你或许还可以将其创造性地解读为:美好的事物终究是不会被束缚住的;真正优秀的人才终归是要冲破阻碍,脱颖而出的;自由的思想总是要竭力打破禁锢,冲破牢笼的……
  • 13、27《漏》微课、知识点、练习
  • 14、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 15、《咏柳》的意思是:嫩绿的柳叶像是碧玉一样,装扮了高大的柳树。千万条下垂的柳丝就像是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咏柳》贺知章〔唐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赏析全诗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将树拟人化,把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让柳树的形象看起来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将柳叶比作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第三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抓着了垂柳的特征,把春风比作剪

  • 16、(3)同桌交流,借助课件注释想象画面梳理诗句大意
  • 17、《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 18、②教师播放音频范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感悟节奏,感知作者感情。
  • 翻译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 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 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 19、翻译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 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 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 20、古诗(shī)村(cūn)居
  • 21、没有诗,人文文化就黯然失色;没有诗歌,就谈不上人文教育。中学里的古文、传统诗词已大量增加,这是对的。特别在幼儿园还要增加诗词,从小对人进行人文陶冶,特别是诗歌的陶冶,使孩子们有人性,有灵性。
  • 22、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第四句作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
  • 23、全诗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24、感悟:独自在外的人在节日时是倍加想家的
  • 25、请看动画解析课文、学生字和词语

  • 26、【清明古诗意思全解】译文: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 27、拼音(shī)拼音(cūn)
  • 2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29、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 30、整首诗妙在未写清明之夜的清冷,却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别有韵味,此诗取材,构思都别具一格;此诗也展现了诗人留恋美景,深恐春天将去的微妙心理,但无一字直抒胸怀,而诗人惜春之意无疑自显。
  • 31、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 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
  • 32、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
  • 33、结合情境,融情于景。
  • 34、“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 35、(3)同桌交流,借助课件注释想象画面梳理诗句大意

  • 36、贺知章写下“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时候。
  • 37、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 38、【清明古诗意思全解】译文: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 39、一叶舟:像一片叶子飘在江上的船。这里指捕鱼小船。
  • 40、导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41、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 42、感悟:独自在外的人在节日时是倍加想家的
  • 43、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 44、清明节这一天,突然下起了雨,但这雨却没能阻挡人们扫墓的脚步。原本寂静清冷的墓地,也被祭祖扫墓的人增添了很多人气,有的人在磕头,有的人在烧纸,所有人都面露愁容。不仅如此,连过路的行人,也都面露忧伤。在这个祭祖的日子里,诗人一个人行走在路上,看着来往祭祖的行人,痛苦的像丢了魂一样。不禁想起了自己已经死去的祖辈们,但远在他乡,却不能亲自祭奠,而这冰冷的春雨,让人心情更加的低落。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46、总之,诵读要力求做到"声情并茂",真正体味出古诗词中所包孕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
  • 47、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 48、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 49、期末复习题(组词、填空、古诗、看图写话)
  • 50、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 51、在诵读过程中,注意感受古诗词的语调、音韵和轻重音,体会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