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2023-05-13 19:30:18
6660
- 1、恶口的异熟果报是堕落三恶趣中。
- 2、末法时代的众生,不信因果,胆大妄为。因为贪欲的驱使,贪取福物,以用资身;滥用僧食,受用花果;借贷僧物,经久不还;倚仗权势,吞夺信施,如此种种难以尽述。众生可怜,无宿命通,见不到前因后果的关系。倘若能像阿罗汉那样现见过去世在地狱受苦的情景,定会心惊胆颤、血汗交流,谁会为一点五欲的享受而毁灭自己,去窃取、滥用这能将身心炸得粉碎的重业原子弹——僧物呢?
- 3、这个世间所谓的安乐,真实观察起来,其实多是对于痛苦渐息灭位妄起乐的错觉。即我们将苦的减轻当成了真实的乐,其实在“苦的减轻”上面根本没有不观待苦息的自性之乐存在。
- 4、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5、面对这样的场景,大家都按捺不住这些天内心压抑良久的小情绪,倚靠在湖边的栏杆上,坐在湖边的石头上,亦或是站在湖边的浅滩上,收敛起平时在车上的那份矜持,各种姿势各种拍,尽情洗刷这多日跋山涉水以来一路沿路的疲惫不堪。
- 6、既然世间的本性惟有痛苦,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止息痛苦得到真正永恒的安乐呢?
- 7、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
- 8、阿罗汉虽然已经超越了生死,不再于轮回中流转,但其断证功德仅具一分,并未圆满,和佛陀相比起来,差距极远。
- 9、冈波巴大师说:“假使只有一些少许的柴,虽然燃起了火,也不会维持得长久,但如果能够积聚大量的干柴,使之燃烧,不但火势会很大,时间也会燃烧得长久,熄灭它也很不容易。同样的,仅凭一点少许的福德,是很难生起大智慧的,必须依布施、持戒等行,积聚广大的福德后,才能生起大智慧,才能烧尽一切障碍。因此,为了智慧本身,也应该勤修布施等善行才对。”
- 10、所以在这个世间,利人正是利己。上师法王如意宝在《胜利道歌》中说:“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
- 11、科学研究好象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爱因斯坦
-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 13、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永祚
- 14、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
15、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 1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 17、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培根
- 18、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 19、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 20、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 2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 22、疯狂追逐外境的同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忘记了离自己最近的内心。其实至理简明,世界的作者正是我们的心。与恶心相反,这个宇宙中还有善心的存在,它是积极的、清静的、温暖的、光明的、开放的、祥和的,由它所发身语意一切的善业,所变现的永远是安乐的世界。遵循佛陀开示的因果正道,不论希求哪方面的安乐,只要我们在因地如理如量地种下它的圆满正因,那么必将会如愿以偿地实现。
- 23、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 24、我们从人道开始再延展到六道一切生命的境界,深深地观察有情生命的苦乐真相。
25、晦堂禅师答朱世英:“予初入道,自恃甚易,逮见黄龙先师后,退思日用,与理矛盾者极多。遂力行之三年。虽祁寒溽暑,确志不移。然后方得事事如理,而今咳唾掉臂,也是祖师西来意。”
- 26、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萧楚女
- 2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 28、在学习中,在劳动中,在科学中,在为人民的忘我服务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捷连斯基
- 29、在学习中,在劳动中,在科学中,在为人民的忘我服务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捷连斯基
- 30、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
- 31、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 32、又如一个女孩子,对容貌有着本能的我所执,在未被激发前,还有一种含蓄的害羞感,但若受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我执的膨胀会使她变得十分开放而无所顾忌。想象有一个机会:她打扮得风采迷人出现在大众的场合,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成了人们欣羡的视觉中心。虚荣心追求的效果得到了实现。此后我所执就会由于自我炫耀的满足而迅速升级。于是,她对自我形象的执著更会到达迷恋的程度,以至于一举一动都会注意自己的包装和表现,时刻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 33、从这则公案可知,畜生亦有自尊心,受辱骂时尚感羞耻,不愿尽力,何况人与人之间,如受恶语中伤,岂能不因心灵受到打击而滋生报复之心?所以从众生相处互感的报应来看,正如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反之亦然,骂人者人恒骂之,损人者人恒损之。这是由恶口伤人的业力必然回应而来的感受等流果。所以即便是旁生,如果我们能够慈悲爱护它们,它们也会懂得报恩,如果以恶语伤害它们,它们也会伺机报复,即使当时力弱无法报复,但此怨恨之气始终蕴在心田,若无对治,在未来世也必定会暴发出来。
- 34、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35、宋黄山谷(黄庭坚),好作艳词。一次拜谒圆通秀禅师,秀禅师呵斥他说:“大丈夫翰墨之妙,甘愿施于此乎?”时秀禅师正训戒李伯时画马。山谷笑答:“莫非又置我于马腹中?”禅师说:“伯时念想在马,堕落不过一身,公以艳语挑动天下人的淫心,岂止堕于马腹中,正恐坠入泥犁耳。”谷悚然愧谢,从此绝笔。
- 36、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为有目标的人去努力。
- 37、ldquo;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 38、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 39、所以在这个世间,利人正是利己。上师法王如意宝在《胜利道歌》中说:“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
- 40、所集之业分为思业与思已业两种。所谓思业,即是使自相应心缘于境而转动的心所意业。比如当悦意的外境现前,贪心生起然后心缘此所贪之物而转,不断考虑如何能得到并享用,这一系列心理活动,便是思业。所谓思已业即是在思业的推动下发起的身语二业。
- 41、又如一个女孩子,对容貌有着本能的我所执,在未被激发前,还有一种含蓄的害羞感,但若受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我执的膨胀会使她变得十分开放而无所顾忌。想象有一个机会:她打扮得风采迷人出现在大众的场合,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成了人们欣羡的视觉中心。虚荣心追求的效果得到了实现。此后我所执就会由于自我炫耀的满足而迅速升级。于是,她对自我形象的执著更会到达迷恋的程度,以至于一举一动都会注意自己的包装和表现,时刻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 42、拘留沙国有位恶生王,看见一金猫,从园堂的东北进入西南角,就命人挖掘,结果得到铜盆三重,里面装满了钱,而且五里之内都是如此。王甚觉希奇,就问尊者迦旃延此事的因缘。尊者答道:“过去九十一劫前,有佛出世,号毗婆尸。当佛涅槃后,曾有一比丘乞食,置钵于路边,告诉行人:如人以财置于此坚牢藏中,一切王贼水火不能夺去。当时有一穷人,听后踊跃欢喜,恰好他有卖薪钱三文,随即取钱布施。在返家的五里路上,穷人步步发欢喜心,当他到家要进门时,又遥向比丘所在地顶礼发愿,当时的穷人就是您的前身。”
- 43、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 4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45、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毛泽东
- 46、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 47、答:事实真相本来即是如此,除了身心五蕴刹那刹那地变更之外,并没有一个实体常恒的自我存在。虽然不存在实有的自我,但并非没有五蕴的相似相续,此刻的五蕴灭会引起下一刻五蕴的生,因位中五蕴的造集依缘起力会在果位五蕴上领受其报。而在名言之中,业的功能从来不会空耗,在因位上身心五蕴一切的造作仍然丝毫不爽地在果位五蕴上现前苦乐的果报。虽然没有实体的我,但并非没有身心的感受。
- 4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 49、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5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 51、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周恩来
- 52、所以在这个世间,利人正是利己。上师法王如意宝在《胜利道歌》中说:“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
- 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 54、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55、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 56、⑹触:由于六根、六尘、识三者和合,开始感触可意、非可意、中庸的三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