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老子主张的“以反求正、以曲求全”的“道”。

  • 1、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 2、虽说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主要传承自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和卢梭,但他同时熟读《道德经》⑦,很难说其中没有受到误译本的影响。一百年之后,黑格尔这种“国家是目的,人民是手段”的政治理念终于结出了恶果,被希特勒大肆发挥利用并四处宣讲,于是包装出了一句纳粹的经典言论:
  • 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 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不自以为能看见,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求自己的荣耀,所以大功告成。不自以为大,所以为天下王,实际上是在强调因循自然。
  • 6、不自以为能看见,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求自己的荣耀,所以大功告成。不自以为大,所以为天下王,实际上是在强调因循自然。
  • 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 8、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9、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 10、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 1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 12、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 13、是以圣人被(pī)褐(hè)怀玉。
  • 14、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gòu),是谓社稷(jì)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 15、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 16、如果你治理国家是用邪门歪道,这个国家就会沉渣泛起,各种妖魔鬼怪全来说话。治理一个国家如此,管理一个企业何尝不是如此。
  • 17、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8、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 19、所谓“直而不肆”则是说我们要为人直率,但不可过于放肆。
  • 20、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 21、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22、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 2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 2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2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 26、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 27、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
  • 28、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2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 3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 3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32、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 33、老子的话,可以看作他提倡要经常保持“常无”的状态,去理解虚无之中“道”的奥妙,常保持有的状态,去观察可名之物蕴含的道理。
  • 34、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 35、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 36、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 37、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
  • 38、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 3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40、原来,老子所讲的道德,跟我们所熟悉的道德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平时听到比较多的是关于道德的教条,而老子所说的道德却揭开了天地万物与人生的秘密。
  • 4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 4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 43、这就是所谓可以讲出来的道理是普通的道,可以去命名的事物是常规的事物的道理了。
  • 4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4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 46、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 47、“道”字怎么写?先写首,然后走之,就是知行合思想和行为统一。《道德经》分成道篇和德篇,所以称其为《道德经》。在我看来,道篇是对大千世界万物规律的阐述,而德篇是你知道这些规律后你如何去实现。
  • 48、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 49、说到这里,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有“道”吗?在不确定是否有“道”的情况下,我们的“德”是真的还是假的?这就是我想跟大家说的《道德经》的第二个方面的主题。
  • 5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