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苏轼的这首诗,无疑抒发了他的一种禅悟后的空寂、旷达的心境。当然,对事物的理解因人而异,你从这首诗中看出什么呢?

    1、(唐诗三百首30)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3、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 4、这首诗描写了:荷败、菊残、橙黄、橘绿出处: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 5、(唐诗三百首52)祖咏《望蓟门》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亦有作“正是”)
  • 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亦有作“正是”)
  • 7、苏轼(1037-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 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9、(唐诗三百首6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10、2)残菊犹有傲霜枝:菊,老苏自喻。“傲霜枝”:喻自己的骨气,节气,不服输的豪气,不会沉沦。
  • 11、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 1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行后雨二首·其二》
  • 13、“荷枯叶尽”“残菊傲霜”“橙黄橘绿”一首看似平淡的小诗,却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荷败菊残”呈现出秋冬的萧瑟景象,渗透悲秋情绪,这两句字面相对,内容相连,是谓“流水对”。“已无”“犹有”形成强烈对比,菊花傲霜斗寒的孤高之态跃然纸上。正当读者为诗人笔下的残秋伤感之时,诗人却笔锋一转,满怀喜悦地劝勉朋友,请记住:一年中最美好的光景还是在橙黄橘绿的美好时节!这样,青黄杂糅,硕果累累的深秋“好景”展现在读者眼前,“黄”“绿”之炫目摇情的色彩,显露出勃勃生机,此句令人惊叹为神来之笔,给人昂扬之感。
  • 14、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 15、而作者乃从花写到枝,从枝叶写到果实,所谓“正是橙黄橘绿时”,乃金秋乍逝,百物丰收的季节,“橙黄橘绿”,又呈现一派熙熙融融景象,在前两句枯淡凄清的背景下突然出现了炫目摇情的色彩,真使人疑为神来之笔。然而作者除了用几个植物名称和几种简单明快的色调之外,再无其他噶枝蔓之句,这就给予作者一种踏实稳重、矜平躁释的美的感受。古人说:“情随事迁”。而东坡妙处,竟能用景移情,把日渐凋残的初冬一下子打扮成一片金黄翠绿,虽说用笔雅淡温柔,却具有不尽的蓬勃朝气。写冬景而能化凋谢零落为饱满丰硕,非贤如东坡诚不可臻化。
  • 16、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17、《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叹刘景文人生坎坷遭遇,勉励刘景文人虽老情怀未老,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却是年晚的收获季节.全诗饱含着对老朋友的痛惜与鼓励.本诗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诗人用荷花的“尽”来衬托菊花的“傲”;以荷尽的夏日和菊残的秋色来对比衬托由欣欣向荣的橘树装点的初冬,突出了朝气蓬勃的橘树,突出
  • 18、《赠刘景文》中表达作者对朋友鼓励的两句诗词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 19、✦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 20、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 21、【赠刘景文苏轼】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正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 22、(唐诗三百首34)孟浩然《留别王维》
  • 23、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 24、⑸正是:一作“最是”。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 25、(唐诗三百首5)沈佺期《杂诗》
  • 26、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 27、《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叹刘景文人生坎坷遭遇,勉励刘景文人虽老情怀未老,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却是年晚的收获季节.全诗饱含着对老朋友的痛惜与鼓励.本诗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诗人用荷花的“尽”来衬托菊花的“傲”;以荷尽的夏日和菊残的秋色来对比衬托由欣欣向荣的橘树装点的初冬,突出了朝气蓬勃的橘树,突出
  • 28、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 29、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 30、yīniánhǎojǐngjūnxūjì
  • 31、(唐诗三百首6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诗三百首67)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32、(唐诗三百首67)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33、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34、(唐诗三百首18)王之涣《登鹳雀楼》
  • 35、苏轼丨《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36、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 3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38、苏轼丨《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 39、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 4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41、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 42、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 43、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 44、蟠桃园,冬桃园各100亩分别出租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4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46、③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 47、苏轼(1037-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 48、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 49、3)一年好景君须记:“一年好景”:借喻,指当下的政治局势;“君须记”:老苏比刘老年少几年,此言发出,已是命令警告了。可见,老苏此时已经不再顾及什么人伦礼序了,这是最强烈的暗示,保命第切不可莽撞!
  • 50、(唐诗三百首18)王之涣《登鹳雀楼》
  • 51、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