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

    1、1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 2、慈母有败子。
  • 3、用法律约束作为社会为人处世的准绳,开始施行的时候人们一定感到很累,因为没有人愿意被约束生活。但时间长了,人们都按法律准绳去生活工作,虽然自己自由的空间小了(因为有法律约束),但留给别人不受侵害的空间就会大。有了规矩,有了方圆,大家会感到生活有序带来的舒适度,因此长期发展是有利的。
  • 4、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 5、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
  • 宰相之耳,待天下之心识而后能发。
  • 6、宰相之耳,待天下之心识而后能发。
  • 7、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 8、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
  • 9、【韩非子名言】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 10、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 11、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 12、过而不听于忠臣,而独行其意,择灭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 13、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 14、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 15、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
  • 16、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矣。——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 17、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
  • 18、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 19、(感悟)出自《韩非子·大体》。这两句大意是:不要吹开皮上的毛发去寻找其间的小疤痕,不要洗掉污垢去细察难以知晓的毛病。
  •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 20、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 21、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 22、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
  • 23、(感悟)出自《韩非子·显学》。这两句大意是:宰相一定从基层州部兴起,猛将一定从基层卒伍发端。
  • 24、(感悟)自出《韩非子·显学》这几句大意是:听到某种说法,没有用事实进行验证就加以肯定的人,是愚蠢的人;不能够肯定的事情却引来作为依据,是欺世骗人。
  • 25、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26、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 27、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 28、(感悟)出自《韩非子·功名》。这几句的大意是:一个人右手画圆形,左手又要画方形,那么一定不能同时画好两种形状。
  • 29、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 3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 31、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 32、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
  • 33、因可势,求易道。
  •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 34、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 35、浅薄而易见,漏泄而无藏,不能通群臣之语者,可亡也。
  • 36、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 37、是所谓道路以目,国人莫敢言。
  • 38、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 3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 40、(感悟)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大意是:以肉去除蚂蚁,不但没有把蚂蚁除掉,反而会引来更多的蚂蚁;用鱼驱逐苍蝇,不但没有把苍蝇赶跑,反而能招致更多的苍蝇。
  • 41、不知足者之忧,终身不解。

  • 42、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 43、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 44、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 45、(感悟)出自《韩非子·显学》。这两句大意是:宰相一定从基层州部兴起,猛将一定从基层卒伍发端。
  • 46、比喻要定出人们共同遵守的准则,就应当客观公正,不受外来的干扰。
  • 47、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 48、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 49、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
  • 50、过而不听于忠臣,而独行其意,择灭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 51、这是对自我吹嘘、弄虚作假的至诚忠告。如果违反客观事实自我吹嘘,弄虚作假,必定会被事实揭穿,被民众识破。虽然时代更替,岁月流逝,但韩非的思想今天听来仍然振聋发聩。

  • 52、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
  • 53、(感悟)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大意是:以肉去除蚂蚁,不但没有把蚂蚁除掉,反而会引来更多的蚂蚁;用鱼驱逐苍蝇,不但没有把苍蝇赶跑,反而能招致更多的苍蝇。
  • 54、《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提供了理论根据。
  • 55、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