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说回来,陶渊明也是真的心大。

  • 1、勤靡余暇,心有常闲。
  • 2、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 3、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崑华,邈然兹道绝。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陶渊明《形影神三首·影答形》
  • 4、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 5、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晨风清兴,好音时交。矰缴奚施,已卷安劳!陶渊明《归鸟·其四》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 7、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 8、桃花源诗陶渊明嬴(yín)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qǐ)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yān),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qì)。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zǔ)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r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yì)。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niè)清风,高举寻吾契(qì)。
  • 9、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陶渊明《停云·其四》
  • 10、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於皇仁考,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陶渊明《命子·其六》

  • 1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12、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陶渊明《饮酒·其十》
  • 13、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新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
  • 1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 15、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 16、桃花源诗陶渊明嬴(yín)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qǐ)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yān),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qì)。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zǔ)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r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yì)。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niè)清风,高举寻吾契(qì)。
  • 17、好读书,不求甚解。
  • 18、wèi guǒ ,xún bìng zhōng 。hòu suí wú wèn jīn zhě 。
  • 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
  • 19、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
  • 20、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21、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陶渊明《饮酒·其四》
  • 22、《桃花源记》约作于永初二年(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和平安宁与世无争的桃花源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也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本作原是《桃花源诗》的序但现在《桃花源记》出名程度已远远超过《桃花源诗》
  • 2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2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 2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26、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真实,还是推崇文学的自然,都是为了酣畅淋离地表现人生。这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陶渊明对社会人事的虚伪黑暗有极清醒的认识。
  • 27、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陶渊明《停云·其四》
  • 28、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29、《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
  • 30、在此文中更体现了陶渊明忧国忧民的思想,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作者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廹,没有战乱从平等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

  • 31、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男女女的衣着打扮。
  •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 32、《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 33、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 34、《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 35、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 36、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陶渊明《咏贫士·其一》
  • 3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3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39、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 40、【陶渊明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 4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42、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43、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 44、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 45、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 46、少时壮且厉,扶剑独行游。
  • 47、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内战的愿望,与向往生活在这种世外桃源的思想感情。
  • 48、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陶渊明《拟古·其九》
  • 49、《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写的是同一个内容,但侧重点不同《诗》比较质朴,《记》有新奇曲折的情节,写得细致生,引人入胜,表现出一个形象化的生活境界,而不是一种抽象的政治议论。这同作者熟悉农村生活并具有精湛的艺术修养有密切关系。
  • 50、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51、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 52、【陶渊明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