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三十三岁时考中进士,先后在中央和地方做过一些小官,他为人个性豪放,不拘小节,遭人议论诽谤,先后两次遭遇贬谪。后来在安史之乱中,他在南方避难,不幸被权贵所杀,去世的时候大约60多岁。古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后来又有人说诗人不幸诗家幸,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因为有不幸的经历,所以才能造就杰出的诗人和作品。王昌龄就是这样,他的一生看似很平凡,也很不幸,但是他的作品却不平凡,却非常的杰出,他的诗歌气质青刚俊爽,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这首从军行,在这一组诗中,也是佳作中的佳作。
2023-05-18 10:29:10
1313
- 1、此心安处是吾乡,王昌龄的晚年基本是在湖南度过的。也许,恰恰是湖湘这样一片远离烦嚣、淳朴干净、山灵水秀的大地,才是最适合诗人安放一颗诗心的归处与乐土。
-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 3、如今的学生知道王昌龄,多半是因为他的军旅诗。比如,《出塞》和《塞下曲·二首》。他的传世诗作不多,但是品质非常好。
- 4、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在仕途中接连多次遭贬,史书上也没有记明,只是在他被贬龙标时提到他“不矜细行”。
- 5、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6、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 7、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 8、唐代诗评家对王昌龄诗歌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与他同时代的《河岳英灵集》收录他的诗十六首,是所有诗家之最。然而与他巨大声名成反比的,是他在官场上的地位,终其一生最高只当过八品官。
9、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 10、唐前的诗文传统中,多以“楚”为偏远蛮荒之地,是谪臣孤苦流落之所。故此,在王昌龄笔下,“楚地”“楚城”“楚客”“楚云”“楚水”等“楚”意象,都被投映上飘零落魄的愁惨凄苦之感。而写到“湘”时,也许由于诗人身在湖湘,对湖湘的一点一滴都有着真实而亲切的体验,“湘”在王昌龄的诗里是美的,是宛转而多情的。“潇湘”“衡湘”“三湘”“湘山”“湘沅”,“湘”意象投映的是浪漫的惆怅,深绵的情致,譬如“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湘”的美是澄澈而纯净的,这澄澈是洞庭的秋波,是沅水的清纯。
- 11、王维 《送别》《九月九日忆山东讯》
- 12、赏析
- 13、在王昌龄寓湘期间的赠别诗里,“湘”“楚”意象常常出现。耐人寻味的是,泛指湖北湖南的“楚”与单指湖南的“湘”在诗人笔下却被赋予不同的色调。
- 14、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 15、再说辛渐吧,他真够幸运。从关西馆到芙蓉楼,王昌龄前前后后写过三首诗送他,中间隔好几年。要知道谪仙人李白也不过才得了一首《巴陵送李十二》。
- 16、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 17、“不到潇湘岂有诗”,自古以来,湖南便是一片孕育无限诗情的热土,历史上许多诗词名家在游历湖南时,留下了一批流传千古的诗词名篇。
- 18、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19、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 20、黯黯:同“暗暗”;
- 21、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 22、赏析
- 23、王昌龄谪居的龙标,即今天的洪江市黔城镇
- 24、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 25、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 26、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 27、咸:都。
- 28、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29、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 30、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31、王昌龄爱写月亮,「秦时明月汉时关」「碎叶城西秋月团」「广陵新月海亭秋」,他的明月是唐诗中最为晶莹而高远的那一轮。一篇小文,聊聊王昌龄。
- 32、黯黯:同“暗暗”;
- 33、译文
- 3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35、如今的学生知道王昌龄,多半是因为他的军旅诗。比如,《出塞》和《塞下曲·二首》。他的传世诗作不多,但是品质非常好。
- 3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 37、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在仕途中接连多次遭贬,史书上也没有记明,只是在他被贬龙标时提到他“不矜细行”。
- 38、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39、然而,就在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当王昌龄遇到大赦时,却在回乡的途中被一个叫闾丘晓的亳州刺史杀害。史书寥寥一笔,带过了这位“七绝圣手”的一生,连他的死因都没有写明白。
- 40、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 41、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 42、咸:都。
- 43、赏析
- 44、诗的第一句另有一个版本是“沅水通波接武冈”,沅江是洞庭湖的支流,湖南第二大河。王昌龄用沅水可以畅通无阻地流向龙冈,来表达龙标与武冈之间的交通便利。
- 45、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 46、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 47、此心安处是吾乡,王昌龄的晚年基本是在湖南度过的。也许,恰恰是湖湘这样一片远离烦嚣、淳朴干净、山灵水秀的大地,才是最适合诗人安放一颗诗心的归处与乐土。
- 48、诗作意译:江水一路流通至湖南的武冈,为你送别,也不怎么觉得感伤。一道青山隔开了两地,可是云、雨和明月,依然笼罩着两乡。
49、谁能料到,一代“诗家天子”,却是人间落拓客。仕途一生不顺的王昌龄,在被贬龙标之后并没有从此变得颓废。他仍然对生活抱有极大的期望,继续呼朋唤友高调地进行他的诗歌创作。本篇所提到的这首《送柴待御》,就是在这个时间创作出来的。
- 50、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 51、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52、《送窦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 53、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 54、咸:都。
- 55、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 56、译文
- 57、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