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句再以闻“羌笛”吹奏述征戍之苦的《关山月》名曲,以声写情,句首冠一“更”字,使主人公的思乡之情倍增不堪,故逼出最后一句:“无那金闺万里愁。”
2023-05-12 18:05:23
5119
-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2、甲申年七月西站送客现代/殊同
- 3、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 4、赏析
- 5、李白的诗境界阔大,爽朗高远,全诗一气流转,把别情写得豁达大度,新颖别致,不落窠臼,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
- 6、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 7、相关材料
8、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延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 9、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10、一般的诗歌中只有一个人物形象,而赠别诗往往有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要走的人,一个是送行的人。所以在读诗的过程中要明确谁是要走的人,谁是送行的人;两个人分别是干什么的,走的人为什么要走,各自的际遇如何;两个人的关系是朋友、亲属,还是恋人等;诗中的主语常常被省略,要结合语境补出主语,是你,是我,还是我们。怀人诗一般是作者怀念朋友或家人。
- 11、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 12、赠别诗与怀人诗中的虚与实
- 13、《送李十五》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 14、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15、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 16、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 17、答题前要懂得把愁、怨、恨“物化”──化虚为实,用形象来加以表达的创作方法,这是另一个关键。
18、《送李十五》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 19、无论是朋友为自己送别,或者是自己为朋友送别,都不是第一次了。对于分离的感受,没有人比他自己更加清楚。痛过了就习惯了,他反而倒要写诗来安慰朋友,说自己并不太伤心。其实内心的伤痛,已经尽在不言中。
- 20、相关材料
- 21、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 22、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 23、芙蓉楼送辛渐作者:王昌龄 (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 24、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 25、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 26、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 27、译文
28、天末怀李白唐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同,一片冰心在玉壶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29、芙蓉楼送辛渐作者:王昌龄 (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 30、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 31、译文
- 32、……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何必念钟鼎,所在烹肥牛。为君啸一曲,且莫弹箜篌。徒见枯者艳,谁言直如钩。岑家双琼树,腾光难为俦。谁言青门悲,俯期吴山幽。……
- 33、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 34、黯黯:同“暗暗”;
- 35、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 36、相关材料
- 37、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38、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在仕途中接连多次遭贬,史书上也没有记明,只是在他被贬龙标时提到他“不矜细行”。
- 39、咸:都。
- 40、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 41、甲申年七月西站送客现代/殊同
- 4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4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 44、《送胡大》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送狄宗亨》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 45、穿:磨破。
- 46、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 47、咸:都。
48、《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掉。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 49、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 50、穿:磨破。
- 51、《送李十五》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 52、赏析
- 53、在王昌龄寓湘期间的赠别诗里,“湘”“楚”意象常常出现。耐人寻味的是,泛指湖北湖南的“楚”与单指湖南的“湘”在诗人笔下却被赋予不同的色调。
- 54、今人引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多用来表示自己志趣高洁。
- 55、译文、赏析/严勇、音频/张佳
- 5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 5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58、赠别诗的共性是表达尚未离开时的恋恋不舍或者美好祝愿,离开后的思念、孤独寂寞,但每一首诗又具有个性,需要准确把握。怀人诗抒发的是对友人家人的思念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