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四军,到解放军……

  • 1、《战城南》唐代:李白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 2、华夏民族崛起在长征的路上
  • 3、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 4、首联起句“大军西去气如虹”写红军主力长征的气势。红军主力即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6日至1936年10月19日,历时两年之久进行战略大转移,四渡赤水,两占遵义,胜利到达陕北,的确气势如虹。次句“一局南天战又重”,指当时红军因错误的军事路线而导致与敌人正面开战,损失惨重,而在危难之际,陈毅同志带着腿伤站了出来,决定化整为零,分散突围,留下了革命的火种,“南天战又重”就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 5、《十六字令三首》现代:毛泽东
  • 喜山城遵义,红旗飘舞;主席掌舵,风正开航。
  • 6、喜山城遵义,红旗飘舞;主席掌舵,风正开航。
  • 7、译文: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 8、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 9、《清平乐·六盘山》近现代:毛泽东
  • 10、《江城子·忆长征》——近现代李志民
  • 11、《江城子·忆长征》——李志民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身居京华,常盼归鸿早。抽出心丝填旧句,写往事,万年骄。
  • 12、《七律》——乌兰夫
  • 13、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你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你雪山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
  • 14、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 15、译文:西风猛烈,长空中一群群大雁南飞,一阵阵鸣叫,霜花满地,残月在天。天将破晓,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 16、《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
  • 17、上联:过草地红军历尽千苦下联:翻雪山将士阅遍万险横批:一往无前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路跋涉千山万水神州大地工农联盟十三亿人民心共渡风雨险阻多娇山河横批军民齐心共创和谐跨越五岭攀登乌蒙志壮千山强渡金沙飞夺泸定功盖万年。
  • 18、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该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
  • 19、我想展开天马行空的翅膀,
  • 尾联是对全诗的总起和展望。“物到极时终必变”讲的是自然规律:物极必反。诗人借用这个自然规律,寓指一切中外反动势力必将最终覆灭。然后用“天翻地覆”形容局势的变化,形容变化极大或闹得很凶,这里象征中外反动派的灭亡、革命的正义力量取得最终的伟大胜利。“五洲红”更是直接寓指全世界革命事业的到来。
  • 20、尾联是对全诗的总起和展望。“物到极时终必变”讲的是自然规律:物极必反。诗人借用这个自然规律,寓指一切中外反动势力必将最终覆灭。然后用“天翻地覆”形容局势的变化,形容变化极大或闹得很凶,这里象征中外反动派的灭亡、革命的正义力量取得最终的伟大胜利。“五洲红”更是直接寓指全世界革命事业的到来。
  • 21、草丛、泥潭覆盖脚下的路
  • 22、颈联是对颔联的转承和递进。作者的视角由全国的局势转到赣南的油山,转到游击战中。蒋介石欲置游击队于死地,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实行惨无人道的围追堵截,“日搜夜剿”是当年险情的真实写照。敌人白天搜查、夜晚清剿,陈毅同志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有路不能行,有觉不能睡,还要面对敌人的偷袭,但陈毅同志凭借对党的忠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顽强地坚持了下来。“人犹在”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讽刺!搜也好、剿也罢,游击队仍然活跃在抗敌前线。次句是对前句的回应。正是由于敌人的“日搜夜剿”,才导致我军的“万死千伤”,然而,红军游记队
  • 23、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24、【长征的诗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请给我好评吧谢谢

  • 25、蒋介石曾屡次妄图凭借水的天险阻挡和消灭红军,例如湘江、金沙江、大渡河等;而相对来说,红军则对山更有感情,尤其是毛泽东,对山的感情更深。
  • 26、1《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现代:毛泽东
  • 27、一次等待,多少人已白发苍苍
  • 28、凭栏:本名李石宝星火雩都驿驿友火炬手一介书生,耕耘杏坛近二十载,未曾桃李天下,幸亦树人些许。声名不显,痴于文字。偶有闲暇,涂鸦二三酸文,以供自娱,聊增闲趣。
  • 29、历史上把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 30、1934~1936年间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 31、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 32、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 33、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 《过草地》——张爱萍

    34、《过草地》——张爱萍

  • 35、我为那些惨烈的反击、突围,
  • 36、一片送给欧洲,一片赠予美洲,一片留给日本。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
  • 37、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 38、一舟老师的父亲是一名老红军,名叫周秀清,原名周高汉,是毛泽东校友,徐特立学生。1934年10月前夕,其父在井岗山曾为徐特立(毛泽东老师)和毛泽东传送往返信件,后参加红军,毕业于抗大。
  • 39、我看见,无数只裹满泥巴的草鞋,
  • 40、陡坡起步添奇迹,弯道超前上快巴。
  • 41、天人之际岂容针,至理何烦远去寻。凶焰炽时焚更烈,恩波流处浸还深。长征戍卒思归意,久旱苍生望雨心。祸福转来如反掌,可能中夜不沉吟。
  • 42、两河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圣代止戈资庙略,诸侯不复更长征。
  • 43、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 44、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 45、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没有照抄照搬国外理论,而是立足本国实际制度、政策、方针、路线,并与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理论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坚决而持久的斗争,最终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
  • 46、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
  • 47、译文:长征路迢迢万里,风萧萧,雨飘飘。崔浩气比天,一千军势如潮水。为了洗雪国家的耻辱洒热血,真理在,恨不能消融。梦见断推窗听鼓角,冷月色皎洁,流萤高。身在首都,常看归鸿早。抽出心丝填原句,写往事,万年骄傲。
  • 上联:过草地红军历尽千苦下联:翻雪山将士阅遍万险横批:一往无前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路跋涉千山万水神州大地工农联盟十三亿人民心共渡风雨险阻多娇山河横批军民齐心共创和谐跨越五岭攀登乌蒙志壮千山强渡金沙飞夺泸定功盖万年。
  • 48、上联:过草地红军历尽千苦下联:翻雪山将士阅遍万险横批:一往无前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路跋涉千山万水神州大地工农联盟十三亿人民心共渡风雨险阻多娇山河横批军民齐心共创和谐跨越五岭攀登乌蒙志壮千山强渡金沙飞夺泸定功盖万年。
  • 49、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
  • 50、去年此际赋长征——清曾国藩《岁暮杂感十首》
  • 51、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52、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 53、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 54、一片送给欧洲,一片赠予美洲,一片留给日本。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

  • 55、《战城南》唐代:李白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