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寻找与作曲编曲歌手歌星等能人合作,共同打造新一代华语新篇章。

    1、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韦庄《稻田》

  • 2、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 6、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 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 8、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杨慎《出郊》
  • 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1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 11、这唐诗的题目是《辋川别业》,写的就是王维隐居在终南山之时看到的田园景色。开篇直接就写自己已经一年没有来到这里,归来的时候正好赶上附近的农民春耕。“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农家少闲月,春耕更是忙的不亦乐乎。

  • 12、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 1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 14、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 15、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 16、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姚合《庄居野行》
  • 17、写着这些人是为了干什么呢?“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原来王维来到此地,就是为了和这些人谈论古今往事,坐而论道。
  • 18、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王维《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开门省禾黍,邻翁水头住。今朝南涧波,昨夜西川雨。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不问水边人,骑牛傍山去。——于濆《山村晓思》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徐矶《新凉》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孟浩然《田园作》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
  • 19、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王维《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开门省禾黍,邻翁水头住。今朝南涧波,昨夜西川雨。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不问水边人,骑牛傍山去。——于濆《山村晓思》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徐矶《新凉》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孟浩然《田园作》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
  • 20、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2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 2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 2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长歌行》
  • 24、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 25、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 26、农民把收获的粮食装上船,送到官府缴赋,粒粒如珠的粮食都是血汗凝成,白白地送给了那些管官仓的人,更可恨的是他们还要在份额之外巧取豪夺,明是该交一斛,实得缴纳两钟(宋朝之后,1斛为5斗,1钟为34斗),一家老小为求活命,只好以糠屑充饥。
  • 27、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28、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
  • 29、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30、淇上田园即事(王维)
  • 31、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 32、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 33、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 34、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 35、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 36、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 37、农民把收获的粮食装上船,送到官府缴赋,粒粒如珠的粮食都是血汗凝成,白白地送给了那些管官仓的人,更可恨的是他们还要在份额之外巧取豪夺,明是该交一斛,实得缴纳两钟(宋朝之后,1斛为5斗,1钟为34斗),一家老小为求活命,只好以糠屑充饥。
  • 38、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王维《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开门省禾黍,邻翁水头住。今朝南涧波,昨夜西川雨。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不问水边人,骑牛傍山去。——于濆《山村晓思》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徐矶《新凉》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孟浩然《田园作》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
  • 39、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 40、田园风光的五绝,自然是找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作品。陶渊明是田园诗之祖,但是在他那个时代,还没有绝句的概念,所以作品一般比较长。绝句在唐朝盛行,而唐朝的山水田园诗代表诗人,一个是孟浩然,另一个就是王维。各选一首五绝。孟浩然的《春晓》几乎无人不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维的绝句很多,但是佛意作品较多,有些脱离田园色彩,我们找一首相对比较接地气的《山中》: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两首作品都是古体诗,并不遵守格律,但是格式上是五言绝句,也是难得的好作品。
  • 41、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 42、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 43、更多好玩有趣的视频等着你哦~~
  • 44、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 田园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其特色在于描写农村的朴实生活和田园的风光,至唐代的发展结合山水诗派出现山水田园诗派。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
  • 45、田园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其特色在于描写农村的朴实生活和田园的风光,至唐代的发展结合山水诗派出现山水田园诗派。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
  • 46、【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 47、“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春天的春风是轻柔的,吹拂着杨柳依依,带给这世界无限的柔情。滴滴春雨随风飘下,滴滴答答,回到了池塘之中。春风春雨或许带来几分凉意,但是在诗人的眼中,却同样充满柔情。
  • 48、绝句二首(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49、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可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 50、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 51、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 52、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 53、写着这些人是为了干什么呢?“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原来王维来到此地,就是为了和这些人谈论古今往事,坐而论道。
  • 54、范成大,南宋绍兴年间进士,因与宋孝宗意见不合,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在石湖度过了长达十年的晚年生活,写下了《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范成大在任地方官时,关注民生疾苦,积极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深为百姓爱戴。他以写田园诗著名,但又与传统的许多田园诗不同,他不是用牧歌式的情调单纯地美化田园生活,也不是用逃避现实的隐逸情调赞美乡村的平和,他真正对农民的辛苦、希望、苦难和欢乐有深切的了解,并有深厚的同情。《四时田园杂兴》共分五组: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每组十二首。结合组诗,在《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初读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