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 1、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__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 2、诗篇示宗武,春色酌瞿唐。
  • 3、一朵祥云捧日,万象生辉。
  • 4、今年大作中秋事,月色何孤我辈人。曹勋《中秋雨过月出•欲遣清风扫乱云》
  • 5、多病可知零件坏,得钱难补半生贫。
  • 半夏文学的全体老师恭祝大家
  • 6、半夏文学的全体老师恭祝大家
  • 7、胡为亦趁槐花忙,不共中秋醉明月。章甫《送杨德隽赴漕司试》
  • 8、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 9、雪屋银山满上头,年年伟观近中秋。李处权《观潮二首•雪屋银山满上头》
  • 10、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____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 11、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 12、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 13、《新年作》唐代:刘长卿
  • 14、译文:城里还有夕阳而城外却下雪,相聚十几里天气却如此不一样。是否知道造物主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是人心中的苦难还没有磨平。御史府的楼台倒影在水中,茅屋松竹流泻进阵阵寒意。有棉被不要担心睡觉冻僵,多一点耐心总会等到天明。
  • 15、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____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 16、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 17、多病可知零件坏,得钱难补半生贫。
  • 1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____晏殊《中秋月》
  • 19、魄满中秋天浩荡,光圆三五夜迢遥。屠隆《长安明月篇》
  • 20、明年此夕知何处,自古中秋不可双。李处权《中秋对月》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 21、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 22、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 23、霄汉此夜中秋,银蟾离海,浪卷千层雪。吕洞宾《酹江月》
  • 24、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____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 25、魄满中秋天浩荡,光圆三五夜迢遥。屠隆《长安明月篇》
  • 26、入楼早月中秋色,绕郭寒潮半夜声。方干《寄杭州于郎中》
  • 27、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
  • 28、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 2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30、一朵祥云捧日,万象生辉。

  • 31、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 32、中秋璧月圆,宜赴广寒约。卫宗武《次韵酬李黄山》
  • 33、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
  • 34、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
  • 35、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 36、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 37、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____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 38、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 39、(现在)丹陛下排列着森森戟戈,长廊里回荡着丝竹乐声。
  • 40、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 41、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 42、既雨中秋望,纖毫桂影分。苏泂《咏月•既雨中秋望》
  • 43、佳月中秋已无及,菊花十月未为迟。赵蕃《在伯考试未归有怀•相逢共问别来诗》
  • 44、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 45、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 46、自古中秋月最明,凉风届候夜弥清。金庸《丘处机之未成诗》
  • 47、欲知真歇与真休,一轮皎洁中秋月。张继先《休歇歌》
  • 48、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 49、明月近中秋,云扫天宇净。陆文圭《和陆振之见赠韵》
  • 50、中秋月魄两相照,玉壶皎洁无纖芒。程安仁《西湖四景》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 51、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 52、寻常月是中秋月,中秋月是寻常月。释师范《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寻常月是中秋月》
  • 53、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____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 54、胡为亦趁槐花忙,不共中秋醉明月。章甫《送杨德隽赴漕司试》
  • 55、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 56、久客未还乡,中秋倍可伤。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 朱庆馀《旅中秋月有怀》
  • 57、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 58、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 59、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