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我们仨(98个)
2023-03-29 20:40:46
1983
- 1、我以为肚里怀个孩子,可不予理睬。但怀了孩子,方知我得把全身最精粹的一切贡献给这个新的生命。
2、我们仨中走了两个,只留了杨绛一人。品尽了丧女丧夫之痛的杨绛却没有倒下,因为他们仨在一起的幸福快乐时光足以照亮各自的人生,也足以温暖杨绛的余生。
- 3、钱瑗:她思维灵活,视野开阔,为人也非常较真,注重格物致知。女儿圆圆一向孝顺父母,对父母百般体贴。圆圆也肯委屈,能忍耐。小时候,圆圆十分乖巧、听话。长大了,她会照顾、陪伴父母,会像“妈妈”一样管着母亲,她始终是父母的安慰和骄傲。
- 4、钟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 5、“假如说,人事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 6、可是她这一停,就再没有能够重新拿起笔。
- 7、就连徐志摩也曾说过: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8、女院长就为我介绍了斯班斯大夫。他家的花园洋房离我们的寓所不远。
- 9、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
- 10、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 11、然而,每当你想家的时候,你最先想到的绝不会是吵架,而是那些珍贵而又美好的回忆。
12、钟书很郑重其事,很早就陪我到产院去定下单人病房并请女院长介绍专家大夫。院长问:“要女的?”
- 13、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 14、因为杨绛的丈夫和女儿先于她去世,杨绛在2016年去世,这样他们三人就在2016年在地下相聚了。
- 15、杨绛的《我们仨》,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等于是全书的引子;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用现实与幻想交错的方式,把三个人最后相聚的时光写成小说;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正式的回忆录,记载了钱钟书、杨绛、钱瑗一家人的悲欢离合,由于是杨绛本人第一人称所写,既是大家手笔,琐事描写也颇为细致,与其他的钱钟书、杨绛传记相比有无可取代的优势。书中的附录、插页等等有大量的照片、手迹、图画等等,温馨动人,饶有趣味。定价十几块钱,还是很值的。
- 16、《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03年7月。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 17、可杨绛一家是不一样的。他们用乐趣点缀了那段艰苦岁月,关系不仅没有变差,反而更加和谐。
- 18、【杨绛我们仨】1997年早春,钱瑗去世。
- 19、创作背景据该书编辑董秀玉回忆,该书的最初设想,是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女士写父女俩,钱先生写他眼中的母女俩。到1996年10月,患病的钱瑗已经非常衰弱,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下来。躺在病床上,钱瑗在护士帮助下断续写了5篇,最后都不能进食了,还在写。杨女士见重病的女儿写得实在艰难,劝她停一停。这一停,钱瑗就再没有能够重新拿起笔。1998年,杨绛的丈夫钱钟书逝世。一生的伴侣、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
- 20、《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03年7月。
- 21、但矛盾总是会来的。钱钟书被家人要求去蓝田教书,可以方便侍奉父亲。而杨绛认为他在清华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且工作未满一年,怎么也不应该换工作。钱钟书也不愿意丢弃了清华的工作,但是他的亲人都主张他去,他也觉得应当去。是不是很熟悉的矛盾,或许在普通家庭早就吵起来了,但其实这件事很平淡的就过去了。
22、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 23、《我们仨》不算小说,应该是自述性的回忆性散文。其介绍为:《我们仨》是杨绛所著散文集,于2003年7月首度出版。作品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 24、或许会有人说,吵吵闹闹的家庭,关系不会变得很好吗?
- 25、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 26、杨绛说自己化作一个梦,飞到钱瑗的身边,一次一次的梦,每次不同的感受。钱瑗病情好起来的时候她的梦就轻快一点,钱瑗的病情严重的时候,她的梦就那么的劳累、沉重。仔细想想,或许她是真的知道钱瑗的病情,但是害怕锺书知道才故意说成的是梦见的。
- 27、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 28、他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
- 29、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 30、钱钟书和女儿阿圆玩闹,阿圆理直气壮地喊:爸爸做坏事,当场拿获!“做坏事”就是在她屋里捣乱。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跃然纸上,尤其是小女儿阿圆的可爱调皮,让人忍俊不禁。
- 31、杨绛见重病的女儿写得实在艰难,劝她停一停。
32、面对这样深情又无奈的告别,虽然不舍,却也无计可施。只是,既是送别,千里送君,终须一别。留不得,也留不住。所幸这场"梦"宽限了告别的时间。
- 33、后来天遂人愿,二人果然有了阿媛。钱钟书心满意足,又对杨绛说:“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媛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媛呢?”
- 34、"他现在故意慢慢的走,让我一程一程的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句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 35、"1997年春8月阿媛去世。1998年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那么轻易的失散了。"
- 36、家庭百态,终究不过是一个“趣”字。家庭的趣,平平淡淡,温温润润,却又给人震撼,那是最珍贵美好的记忆。
- 37、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 38、杨绛在与钱钟书订婚前,曾经劝他征求父母的意见。
- 39、在这样的家庭,生活怎能不美好,关系又怎能不和谐呢?家庭最美好的模样,就是在一地鸡毛中,添加了无限乐趣。
- 40、真正过得好的日子不就是这样,像春天之于四季,不炎热,也不寒冷,是恰好的温度吗?
- 41、我只怕人不如书好对付。他们会看不起你,欺负你,或者就嫉妒你,或者又欺负又嫉妒。
42、她提笔记下自己的失去,并以此来劝告世人:要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 43、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 44、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第一遍看完之后,心情非常压抑。但是第二遍看完,忽然又觉得无比温暖。一开始会让人觉得有点玄幻,读起来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感觉好像在现实中,又像是在虚拟中。但是,她的写作手法却给人无比真实的感觉。后面基本记录着二人或单人的日常小美好,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就会思考很多。仅仅读了一遍,你就会发现其中蕴涵的道理很多,就像一座开采不完的宝山。
- 45、【杨绛我们仨】《我们仨》中开篇的古驿道上相聚相失,当中写到的古驿道、客栈、小船,其实是指钱钟书最后住院直至逝世的日子,古驿道就如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黄泉路,而在黄泉路与另一个世界之间,横亘着忘川河,所以杨绛先生用船来指代钱钟书所住的病房,文中写到船在渐渐漂向下游,其实就是暗喻钱钟书的生命在慢慢接近尾声——接近河的另一端。仔细看文中的描述,再对照钱钟书及钱瑗先后入院的过程,不难发现这一章古驿道说的就是“我们仨”最后相失、天人永隔的那段时日。茫茫黄泉路,踽踽独行人——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送别了挚爱的亲人,
- 46、作为夫妻,钱钟书与杨绛也吵过架,在出国的轮船上因为法文读音而吵架,结果输的人觉得很无聊,赢的人也觉得无趣,但他们并没有各持异议,遇事两人商量,觉得没有争吵的必要。他们平静,所以幸福,幸福的他们仨常常互相安慰互相帮助共度难关。
- 47、即使钱钟书也有不亚于杨绛的悲伤,却还能分出心神来宽慰她,可见伉俪情深。只是不久后,这个总是能在她低谷给予她安慰和温暖的怀抱的丈夫也没有。他终究没能敌过病魔的侵扰,抱憾离世。
- 48、杨绛也是这样想的,她说:
- 49、《胡适文集》共十二卷高清晰北京大学出版社胡适文集rar35MB用电驴下的!保证可以下!下不了你找我收起
- 50、据该书编辑董秀玉回忆,原本该书的最初设想,是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绛先生写父女俩,钱钟书先生写他眼中的母女俩。
- 51、不知道的事情,别问”
52、在那么艰苦的岁月中,把生活过成了童话,有这样的乐趣伴随,他们的关系怎么会不和谐呢?
- 53、我要问!我爱的好好的突然被判了死刑我为什么不克不及问。
- 54、在异国留学时日子总是艰苦的,离家远走,不复在父母庇荫之下。
- 55、"钟书大概是记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梦中的杨绛凄凄惶惶找不到钱钟书,大声呼喊而无所回应;梦中的告别,悄无声息,不留给人一点追逐的余地。而梦醒之后,她庆幸身边人还在。只是告别却已无可阻止地拉开了序幕。
- 56、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
- 57、人的一生要去做许多件事,有很多计划,但却不是每一个,都能完美的走完过程,并且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许多事情都是中途戛然而止。于是便积累了许多的遗憾。并且而这一停止,便永远不得再回头。
- 58、在家庭的第三个成员出生后,他们的生活更是添加了许多乐趣。
- 59、有时候觉得这个时候的杨绛是劳累的,丈夫病了,女儿更加的严重。一个是自己的爱人,一个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但是从文中我们也能看出,或许是由于某些不确定的因素,她不能两者兼顾,这种感觉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感受。
- 60、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 61、"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遭遇的伤心事,悲苦得不知道怎么样才好。只会恸哭,哭个没完。钟书百劝慰,我就狠命忍住。"
62、重新找房子,搬新家是探险。
- 63、二:每个客栈,都可以休息、方便、进餐,勿错过。
- 64、俗话说得好:少年夫妻老来伴。
- 65、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 66、然而不懂得知情识趣的家庭,就像一个一点就燃的炸药桶,伤人伤己,情感也在相处之间一点点被磨灭。
- 67、“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 68、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像新生婴儿般包在法兰绒包包里,脚后还有个热水袋。肚皮倒是空了,浑身连皮带骨都是痛,动都不能动。我问身边的护士:“怎么回事儿?”
- 69、钱瑗是钱钟书和杨绛的独生女。他们原本是一家四口——钱媛的第一任丈夫在特殊时期自杀,在《我们仨》中杨绛先生有过轻描淡写的记录,他只是对杨绛先生说了句:“妈,我有些受不了。”当是指心灵上的那一份煎熬,也包括肉体上的折磨。
- 70、钱钟书见杨绛为了生活琐事这般操劳,于心不忍。不得化作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好免除夫人的诸多劳苦。
- 71、文中的客栈是哪说实话我也不是很清楚,或许是钱钟书的病房,也或许实实在在的存在。锺书的那条船或许是医院,也可能真是存在吧。我更偏向于前者,这样杨绛和钱瑗的探望才那么的合理。
72、同样的,第二张也有着大量的梦境,包括所谓的古驿道或许也是虚幻的。开始的时候写的是钱瑗、钱钟书和杨绛先生的生活往事,在杨绛先生看来,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不会自己做饭,也时常的慵懒,不相干任何的事情。但是对于家来说,她有着无比的热心,她的女儿钱瑗,她的老公锺书,她等着他们的回来,但最后他们失散了。
- 73、都说人与人之间是需要距离的,即使关系再亲密,像夫妻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也不能决定对方的人生。有时候知情识趣,各退一步,换位思考一下,日子才能过得好。
- 74、☑免费领!明月山百万电子消费券来啦!
- 75、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 76、钱钟书是杨绛和女儿学问上的老师,可在生活中又需要杨绛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
- 77、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例如阿瑗小时才五六岁的时候,我三姐就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钟书最小。”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
- 78、《我们仨》是杨绛创作的散文集,于2003年7月首度出版。
- 79、“一:太阳落到前舱,立即回客栈。驿道荒僻,晚间大门闩上后,敲门也不开。
- 80、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
- 81、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莫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82、时间是那么慷慨,给还能安然在世的人,许多机会去追悔和反思;它又是那么吝啬,将死之人,想多留一分一秒,也不能如愿。
- 83、父母的恩情,像天一样高、像海一样深。做子女的,穷尽一生也报答不完。善待父母,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教养。
- 84、我们对女儿,实在很佩服。我说:“她像谁呀?”钟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她在大会上发言,敢说自己的话,她刚做助教,因参与编《英汉小词典》,当了代表,到外地开一个极左的全国性语言学大会。有人提出凡“女”字旁的字都不能用,大群左派都响应赞成。钱瑗是最小的小鬼,她说:“那么,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这个会上被贬得一文不值的大学者如丁声树、郑易里等老先生都喜欢钱瑗。
- 85、《我们仨》书中,钱瑗为父母做菜
- 86、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 87、我很羡慕娃娃挂在床尾,因为我只能听见阿圆的哭声,却看不到她。护士教我怎样给娃娃洗澡穿衣。我学会了,只是没她们快。
- 88、该书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 89、法律顾问单位: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
- 90、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 91、可世事无常,对很多人来说,有些离别却是不会给人一丝机会说再见的。这世间聚散的许多人,只如夜幕上的点点繁星,我们不过打个盹,一睁眼,霞光万丈,星辰全无,再无归期。因此,珍惜当下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92、阿圆懂事后,每逢生日,钟书总要说,这是母难之日。可是也难为了爸爸,也难为了她本人。她是死而复苏的。她大概很不愿意,哭得特响。护士们因她啼声洪亮,称她MissSingHigh,译意为“高歌小姐”,译音为“星海小姐”。
- 93、阿圆长大后,我把爸爸的“欢迎辞”告诉她,她很感激。因为我当时还从未见过初生的婴儿,据我的形容,她又丑又怪。我得知钟书是第四次来,已来来回回走了七趟,怕他累坏了,嘱他坐汽车回去吧。
- 94、杨绛最善于把各种对立的因素和谐的统一起来,达到恰到好处的理想状态。三是和哀而不伤的抒情笔调,通过情景交融古典手法,分载过于深重的死别的悲情,把丰富复杂的情感寓于景中,通过意象比喻、象征、暗示、尽显古典文化的韵味。
- 95、钱瑗对杨绛说:娘,前面的路黑,你胆小,我先去给你点一支蜡烛;钱先生说:绛,怕你走路磕磕绊绊,我去给你点亮另一支蜡烛;杨绛说: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 96、据该书编辑董秀玉回忆,该书的最初设想,是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女士写父女俩,钱先生写他眼中的母女俩。到1996年10月,患病的钱瑗已经非常衰弱,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下来。
- 97、人能够凝炼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 98、《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于2003年7月首次出版。扩展资料1998年,杨绛的丈夫钱锺书逝世。一生的伴侣、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