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苦放不下(一百零一句)
2023-03-13 08:17:27
5843
- 1、在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要在人世间修行,这一生不会事事如意,要在磨难中前行,探寻自己这一生的意义和方向。
- 2、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 3、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 4、所以,当亲人逝去,爱人别离的时候,你要懂得忍受这番痛苦,看明白这世间既定的定律。
- 5、有一次,杨绛给钱钟书写了一封信,信上只有一个字:怂。钱钟书回杨绛的信里,同样只有一个字:您。
- 6、看别人是菩萨,唯我是生死凡天!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看众生的过错,永远污染你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
- 7、第一苦:钱财紧缺。威克林说:“人生是海,金钱是船夫。如无船夫,渡世维艰。”人生在世,衣食住行、人情往来、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等等,每一样,都需要真金白银来支撑。如果经济状况堪忧,就会活得辛酸又憋屈。
8、两人于2019年8月订婚,至今也才一年多。据被害女子哥哥说,这个邢某某是个不上进的人,订婚前把他妹妹哄得很好。还在订婚时发誓会好好工作的,要为买房做准备。谁知道订婚才半个多月,他就不上班了。
- 9、【人生三苦放不下】人生不过匆匆数十年,与其悲苦过一生,不如学会放下,知足,享受现在,好好的欣赏人生旅途的美景,让自己的人生不虚此行。
- 10、看视频上显示,该名女子先被男人脚踢和拳头猛打,打完后用刀一顿捅。捅破喉咙之后,女子坐在地上用手捂着脖子,男子还用手去推了她几下。她一下就倒地不起了!
- 11、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 12、把这一切当成是对自己的考验吧,当你逃避面对挫折的时候,那些困难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可是当你熬过去的时候,你就脱胎换骨了,不再会被轻易击垮,而是胸有成竹。
- 13、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 14、我们经常都会觉得与别人不合,却总是认为都是别人的问题,也总是不断把问题抛给别人,而不会反省自己。当我们不能反省自己的时候,这个心结就会越来越解不开。此时,我们就需要去学习佛法,去修行。修行,就是不断修证我们的语言、思想和行为,每天不间断的去审查自己。
- 15、做功德这种事情是滴水之功,久久方能见其成效,决非一蹴而就、能立竿见影的,是以我们平常要时时刻刻去行善、去积德,不要等到有事了,才想着临时抱佛脚。
- 16、我们要学会忘却,忘却伤害过自己的人,忘却纠结于心的往事……
- 17、人生很苦,要把人生的冷暖当成幸福的细水长流。
18、坏苦又作变异苦,乐境变坏的苦。对所爱的人或物,因死亡破坏的变化所生起的苦感。又身中地、水、火、风等四大互侵、互坏之苦,亦称坏苦。此外,诸可意之乐受法,生时为乐,坏时逼恼身心之苦,亦称坏苦。见《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
- 19、我们很多人都像这个小孩一样,因为心里有太多的不舍,所以痛苦万分。舍不断一个人,一段感情,一份工作……
- 20、你的世界是由你创造出来的。你的一切都是你创造出来的。你是阳光,你的世界充满阳光;你是爱,你就生活在爱的氛围里;你是快乐,你就是在笑声里;同样的,你每天抱怨、挑剔、指责、怨恨,你就生活在地狱里;一念到天堂,一念下地狱。你心在哪,成就就在哪!一个人活着快乐不快乐,喜悦不喜悦,关键在于你心。在处理事情之前先调理心情,分析事态时先分析自己目前的心态。
- 21、二者相生相对,相辅相成
- 22、柏拉图说:如果不幸福、不快乐,唯有放手,如果舍不得,放不下,是为痛苦。
- 23、如果说放得下和忘得了是学会选择生命的两重境界,那么舍得就是重新成就的第三重境界。
- 24、第六苦:放不下。生而为人,总是想抓住一些东西。比如:功名利禄、金钱富贵等等。于是,我们桎梏于得失,营役于名利,投入到捍卫、掠夺、厮杀,非常之累。
- 25、年少的时候,我们期盼着长大,因为长大就不用再听父母的唠叨,可以自己决定自己所有的事情,可是真的长大之后,就要承受背井离乡的苦,开始怀念家里的饭菜。
- 26、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 27、放不下、忘不了、舍不得是人生中的三重苦,而放得下、忘得了和舍得,则是离开痛苦,走向新天地的三重新境界。站在同一扇门前,望向另一个方向,你会发现人生原来别有洞天。
28、有人问:师父!要如何达到无念呢?很简单!就是无所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达到无念,应当无所执著。所以,诸位!放下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课,并不是说只有在大殿念念佛,或者是法器打得很好啊,或者是说你每天持着咒语,这样子,师父跟你随喜,跟你赞叹。重点在哪里?重点在离念,离妄念,重点在应无所住,这个是修行的根本。那么无所住,你听不懂,就是讲放下、再放下。
- 29、《涅盘经》中说:“八相为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这是比较通常引用的说法。但另外还有是: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别出以下八苦:“寒苦、热苦、饥苦、渴苦、不自在苦、自逼恼苦、他逼恼苦、一类威仪多时住苦。”《增一阿含经·四谛品》中有一个说法:“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还有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都是大同小异了阿弥陀佛。
- 30、人总是要在困难中,磨砺自己的内心,锤炼自己的毅力,困难的时候不妨多忍耐,跨越过去,就会看到新的天地。
- 31、生活中有些“不懂”是因为不主动,而有些“不懂”是因为不在乎。
- 32、八苦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
- 33、【人生三苦放不下】人生的沉浮与放下的豁达,在词中体现得酣畅淋漓。放下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给自己一个安心的家园。
- 34、学会放下,才能有所追求,懂得放下,才能走得更远,什么都不愿意放下的人,才会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 35、生活中,我们常像这位徒弟一样,因为在心里背负了太多的不必要的重担,而痛苦不堪。
- 36、)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
- 37、看透了,却做不到——有人说,朋友之间看透不说透,才叫好朋友,可是,很多人看透了世态炎凉,却做不到冷静的回避,虽然心里面很苦,嘴还是很硬的。
38、听来残酷,但是细细思量却是最好的结局。
- 39、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 40、只有懂得舍,才能有得。
- 41、亲人虽然逝去,你的未来仍需要建设,带着亲人对你的爱和希冀,将生命好好延续下去,好好过活,努力生活。
- 42、世事有轮回,人生有因果。
- 43、低谷期的时候,别丧气,要相信这一切不过都是暂时的,只要你扛过去,你的处境肯定会发生转变。
- 44、总有些路,是要自己走的,父母也不能帮衬我们一辈子,在父母年老的时候,我们还要照顾他们,所以趁着年轻的时候多看看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只有吃过背井离乡的苦,才能够真正成长,才懂得了父母的不易,才懂得珍惜。
- 45、与其相互制肘,不妨放弃执着,以全新的自我迎接全新的世界。大江大海,自在逍遥。
- 46、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 47、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48、换了一把银斧头,樵夫说也不是。
- 49、殊不知,追求幸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自己的欲望。
- 50、岁的生命就这样没了,男子在大街上名目张胆地杀人,一定要严惩!别说订婚了退婚,连结婚了都可以离!但是这起事件很明显不是因为彩礼钱问题了,希望警方查清动机!
- 51、惠子很生气,责问庄子居然不痛哭流涕,反而在灵前载歌载舞,简直是对妻子的侮辱。
- 52、有一种苦,是你得不到对方,又放不下对方的苦,所以就是爱而不得的苦。人生中有些人的感情,注定是没结果的,在错的时间遇到爱的人,是所有人都痛不欲生的事情,你既爱而不得,又无法舍弃,这大概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
- 53、动一念善,就是福;若是有一念怨、恨、贪、瞋、痴,这粒粒种子都是将来的障碍业报。所以贪、瞋、痴、慢、疑、怨、恨都不可存在心上;这每一粒恶的种子都会令人起烦恼心。
- 54、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活过、爱过、写过。这应该是这位著名作家最为满足的事情。
- 55、人生在世,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起起落落,分分合合总是常态,当你累到撑不住时,停下歇一歇,但千万别放弃,因为人活着无坦途,累是必经之路。
- 56、细数起来,人生何止千难万苦:天伦之憾,风月之愁,黍离之悲,袍泽之恨,哪一件不是放不下、忘不了也舍不得的苦?
- 57、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58、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
- 59、人生没有不劳而获的成果,没有偶然或侥幸的成功,因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果"聚合而成的。就好像一个农夫在春天很努力的去耕耘、播种、灌溉、施肥、除草的过程,到秋天才会有收获。而人人向往的福报也是这样,需要很认真的去耕种才能得到,不可能只凭空口的祈求就能实现。
- 60、有鉴于此,依止具德的善知识,通过正确的佛法引导,牢固树立起正信正行,是修学佛法、迈向解脱的重要保障。
- 61、障碍大慈悲心的是嗔恚,持大慈悲戒即可破除嗔恚障,纵然有人无缘无故地来侮辱我们,亦应以慈悲心修大慈悲戒,做起来很难,但不是做不到。遇到逆缘应立即觉悟,不觉悟,慈悲心永远发不起来。常常觉悟,悲心即增长,嗔恚心即渐渐消除。
- 62、而儿子的手之所以卡在罐子里拿不出来,是因为儿子的手中紧握着一颗糖果,他舍不得放下,只要他肯放下手中的糖果,他的手就能从罐子里拿出来,但是他舍不得。
- 63、重情重义,必有天佑你!
- 64、人生很苦,但也别忘了勇敢。
- 65、有一个樵夫在河边寻找自己掉下去的斧头,河神出现后,给了他一把金斧头,问是不是这个,樵夫说不是。
- 66、佛说:“人生有三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这三苦都是这短暂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是上天给予的历练。忍受过去了,你便度过了这人生的劫。
- 67、人生第七苦——怨憎会苦
68、谢邀。人有三苦:得不到,放不下,舍不得。离别就是三苦之一。但也要看跟谁离别,异地恋的恋人离别最苦,凄凄惨惨的。最怕的还是此去经年再无相见之日。而与他人的离别就显得云淡风轻了。所以,我最喜欢再见两个字,因为再见就意味着以后可以再次见面和下次在见!但我也最不喜欢这两个字,因为还有一句:再见,再见,再也不见!
- 69、末世的大多众生不仅不感恩善知识的慈悲摄受和教诲,还恶意毁谤救护他们的人。如世间的狗掉到厕所里了,有人要救它,它以为人要打它,反而要张牙舞爪咬救它的人。
- 70、)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
- 71、四曰死苦,死亡之痛苦也;
- 72、我们放不下,忘不了,其实,都归于舍不得。
- 73、如此一来,求而不得,或者所得非所求,便成了人生常态。这其中的心酸和痛苦,自然是不可与人言说,只好独自消化。
- 74、佛弟子为什么不提倡算命?“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佛教的法印,鉴别佛法与外道的法模。佛法以三世因果为依据,以无我无法为解脱。算一次命强化一次自我,增加一次执着,徒在相上打转,不过梦里造惑。真修行当处处淡化自我,在在体会般若,让心无所住着。顺逆皆方便,祸福当过客,随缘作主,立处皆真,平常随道,无心作佛。
- 75、福地福人居,福地是配有福人居住的,关键看你是不是福人。福人呢,也正好是能居到福地的,那你要是无福,你居在福地以后,就会被这个地克。
- 76、“因为我砍树劈柴,只需要一把破斧头啊。”
- 77、虽然人人都在叫苦,可是为什么没有人因为苦,而轻易地离开这个世界,可见,还是甜多于苦,生活还是美好的。咱们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好好地活着吧!
78、终日比较,使我们心绪难以安定,不能自在;也使得很多人都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自己生活真正的意义。
- 79、就这样,过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过去了,这件事一直压在他的心中,让他痛苦不堪,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跑到师傅面前问他:
- 80、人生的痛苦,大部分来自于对所有执念无法放下的烦恼,生活充满了沉重的枷锁与束缚。
- 81、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和求不得,是精神上的痛苦。怨憎会,就是和怨恨、憎恶的人或事物在一起,无法摆脱,是一种痛苦;爱别离,和自己亲爱的人分离,是一种痛苦;五阴炽盛,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炽’,火热也。盛,众多也。阴,障蔽也。
- 82、能够被人读懂是一种幸福。让每一个日子都溢满真情,让每一次回眸都有花香飘落在衣襟上。
- 83、不要为自私找借口,而要为慈悲找理由。人之所以痛苦,在于承受得太多,比如自私的人源于自我。当我们在同样的痛苦面前,如果是为了大众,反而会坦然接受,不是痛苦减少了,而是承受的面更宽了,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正的愿力,那么在同样的困难面前,他一定会采取消极态度,不乐于担当,所以,真正智者并不是担当本身,而是担当后面支撑他的理由。面对总总考验,只要我们拥有正知正见。依然如故之自在。
- 84、行苦,行即诸行之行,色心诸行,粗重所随,谓一切亲染种子,恒与身心随转,令不轻畅故。是故诸行自体是苦,说名行苦。
- 85、你的自我大于法,大于上师,大于修行,你就会离开道场,离开上师,离开法。你的苦就是你的自我,你为什么觉得待在道场痛苦,是你的自我不干,不愿意消失。但你要知道,跟着你的自我,你永远轮回,永远痛苦。跟着上师,才能出离。
- 86、卖豆腐:三更睡五更起,做驴子的工作,得仅能糊口的小钱。
- 87、还有一苦是“五阴炽盛”苦。八苦之一。是人的五阴不调,常常炽盛如火,各种欲火烧身,人时时刻刻受这种苦的煎熬,而不得自在。人一出生,就在遭受这种苦,没有间断。南无阿弥陀佛
88、有的人,在世界给予的困苦中不堪忍受,郁郁寡欢,最后选择浑浑噩噩地活着。而有的人,不论世界以怎样的姿态面向他,他都能够坚忍地过活。
- 89、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应该受的,就要欢喜受;应该做的事,即使做起来困难重重,也必须去做。与人相处应多结一些好缘,多起一些欢喜心、感恩心、满足的心,这些都是将来造福的因缘。
- 90、作家贾平凹说: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
- 91、行苦即行事勤苦。亦即除可意非可意以外的舍受法,为众缘所造,难免生灭迁流,故圣者观见之,于身心皆感逼恼,故称为行苦。一切有漏之行皆无常而生灭迁流,故皆为行苦所摄。
- 92、人生有三苦,悟透这个字,你就赢了——忍。
- 93、同样道理,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拼命地追求、索取,以为这样便可以得到幸福。
- 94、若不忆念死亡,你会发现毫无时间修行;若不信业报,你不会舍弃不善;若不畏惧轮回,也毫无出离心,你不会获得解脱;若只想为自己解脱,你毫无机会获得佛果。人与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财富与贫困,实际上是消福与培福;表面上看是人脉的差距,实际上是人品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气质的差距,实际上是道德修养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容貌的差距,实际是心地上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与人都差不多,但实际上是内心境界大不相同!你的心态能够维持在一定程度上,就真的可以改变你自己的命运。
- 95、答:就是没有般若的基础,如果有般若的基础,我们一定就发菩提心了,念佛法门的修学纲领八个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是觉悟,发菩提心你要有觉悟的心,般若就是觉悟的心。所以我们没有般若,心是迷不是觉,菩提心发不起来,这念佛功夫不得力,烦恼断不掉,妄想除不掉。由此可知,参禅离不开般若,学教离不开般若,念佛同样也离不开般若。再说得明白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无论哪一桩事情都离不开般若。懂得般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行持,处事待人接物,都叫菩提心,都是在修般若波罗蜜,穿衣吃饭也是,待人接物也是,没有一样不是。没有
- 96、常常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处处与人比较,总觉得自己得到的不如别人的好,常常陷入纠结,所以痛苦。
- 97、小和尚说:“师父!人死了以后,念经、拜佛、超度有用吗?”老和尚说:“石头丢到湖里,石头能浮在水面上吗?”小和尚说:“师父!石头不可能浮在水面上。”老和尚说:“如果把石头放在水中的船上呢?”小和尚说:“这样把石头在船上,石头自然不会沉入水中了师父。”老和尚说:“恶业如同石头放入水中必会堕落,超度就是承借佛力把恶业放在船上。法不孤起,仗境而生。”
- 99、人一旦到了某个年纪,就会发现,一切难舍的,最终还是都要舍得,不管多么不舍,还是留不住。
- 100、佛语有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 101、你有多大智慧,你就得多大的解脱;没有智慧,你就束缚。谁束缚你?你自己束缚自己,你会自己找些绳索给自己带上,那是你自己的事儿。佛教导我们的法,都是帮助我们解脱的。所以戒律不是束缚,戒是把那些扰乱,障碍你道业的染缘都遣除去,你自然就清净,解脱,最终成就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