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古诗【精选99例】

  • 1、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 2、《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侧看则峰峦起伏。从远处和近处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 3、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 4、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
  •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
  • 6、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
  • 7、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 8、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前两句概括写出诗人移动位置,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姿态各不相同,不仅写出了庐山的雄伟险峻,而且为后两句议论作了铺垫。
  • 9、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此诗反映出当局者迷的哲理,局中人常常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就是由于受到认识条件限制的缘故。

  • 10、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 11、从正面看是山岭,从侧面看则是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 12、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
  • 13、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 14、点击图标播放或暂停文章朗读
  • 15、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 16、《咏鹅》骆宾王《咏柳》贺知章
  • 17、“知诗人”是要了解作者的,或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 18、《小儿垂钓》胡令能《竹枝词》刘禹锡
  • 19、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

  • 20、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 21、试题答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诗人就在庐山中想对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 22、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各不同:各不相同。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缘:因为;由于。
  • 2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 24、这首诗的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特征,后两句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既表现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又点出了深刻的哲理:观察问题要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 25、译文及注释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各不同:各不相同。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 26、苏轼(1037—北宋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作诗清新自然,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填词开豪放一派,气势雄浑,豪迈不羁,摆脱了绮艳柔蘼的风尚,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 27、“横”是什么意思?各不同是什么意思?
  • 28、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传情达意的手法。
  • 29、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意:横看是蜿蜒山岭侧看是险峻高峰,远近高低看过去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之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深处在这层峦叠嶂深山中。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

  • 30、从低处看,庐山像。
  •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
  • 31、《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
  • 32、师:还有哪位同学,想补充下,哦,你说,他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你们呀,可真是黄金搭档。
  • 33、看来,整首诗是围绕一个“看”字来写的,诗人从哪些角度看了?
  • 34、峰: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 35、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
  • 36、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
  • 37、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 38、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
  • 39、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 40、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 41、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
  • 42、丢三落四雷欣宇
  • 43、三杨乐
  • 44、清代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苏轼的《题西林壁》正形象化地说明了这一道理。
  • 45、——要认识大自然很难。
  • 46、“解诗题”即了解诗歌标题的意思,很多古诗从标题中就能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 47、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48、《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这首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 49、即可收听往期。图示如下:

  • 50、从高处看,庐山像,
  • 51、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 52、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 53、听诗、读诗、背诗的本质,其实是一种爱的教育,也是我们华夏民族流传千年的教育方式。给孩子早期的诗歌启蒙,不仅可以让他们领略中国文字和古诗词的音节之美,更可以锻炼孩子的吐字、用气,提升他们的语音语感,对这个时期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 54、《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 55、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
  •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形象的描绘之中。
  • 56、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形象的描绘之中。
  • 57、全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58、《滁州西涧》韦应物《别董大》高适
  • 59、师:说道苏轼,哪位同学先来给大家介绍下诗人。哦,你说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字子瞻,与苏辙、苏洵并称“三苏”,你的文学储备可真丰富,好,请坐!

  • 60、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 61、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 62、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 63、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 64、小朋友们知道春晓这首古诗的意思吗?知道作者是谁吗?他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出这首古诗吗?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中国古诗吧!
  • 65、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 66、今天古诗的意思你们理解了吗?
  • 67、《赠汪伦》李白《早发白帝城》李白
  • 68、西林:西林寺,在庐山。
  • 69、《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写景,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 70、为什么会这样呢?苏轼想了想,还不是因为我们身处庐山之中,不能跳出遮蔽,看到庐山真正的样子吗?于是苏轼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下了这首《题西林壁》。
  • 71、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 72、在后台直接回复“唐诗”
  • 73、【题西林壁古诗】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 7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75、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以理语入诗,写得既有情趣,又有理趣。元丰九年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改任汝州刺史,他特地过江登临庐山,游山十余日,并在西林寺写下这首题壁诗。诗人从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受出发,勾画出庐山的千姿百态,秀美迷人。但是,这不是一首纯粹讴歌壮丽山河的写景诗,作者在措写景物中,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 76、“漫画”老师,丫丫老师教你写出“漫画感”
  • 77、【题西林壁古诗】《从军行》王昌龄《竹石》郑燮
  • 78、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 79、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 80、在前两句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 ——横着看像是山岭一样,侧着看像是山峰一样巍峨远看近看风景各不相同。看不清庐山的真景实貌,只是因为我在山中。
  • 81、——横着看像是山岭一样,侧着看像是山峰一样巍峨远看近看风景各不相同。看不清庐山的真景实貌,只是因为我在山中。
  • 82、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 83、古诗题西林壁的意思: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原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84、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 85、这就是今天要背诵的古诗
  • 86、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 87、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 88、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 89、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早发白帝城》

  • 90、——横、侧、远、近、高、低。
  • 91、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它应当以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饱满丰富的感情感染人、教育人。但是,诗歌又十分讲究立意和造境,讲究通过饱含感情的艺术形象表现深刻而明确的思想。因此,好的诗并不排斥议论和说理。宋人多“以议论为诗”,明代的何大复说:“宋诗言理”,清代的吴乔说:“宋诗主于议论”,在宋代诗歌中,确实出现了不少味同嚼蜡的作品,但也有不少议论精辟、充满理趣的佳作。
  • 92、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 93、他走到一处向远看去,庐山像一条绿色的大蛇,绵延逶迤,郁郁葱葱;等他走上一会儿,眼前的景色却变了,刚才连绵的山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耸入云的奇峰,像锋利的剑一样直插云霄。苏轼不禁感悟,从不同地点、不同方向看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庐山面貌都是不同。
  • 94、——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95、宋苏轼三苏《惠崇春江晓景》横侧远近高低庐山在正面看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在侧面看都成了一座座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形状、姿态是不同的。
  • 96、太直来直去,对于诗歌来说,有时是致命伤。我们现在尝试写一首讲道理的现代诗,因为写古诗要学平仄押韵等,对我们来说比较难。比方说,你要说一个道理“坏事有时可以变成好事”,如果让你来写,你会怎么怎么来写呢?
  • 97、好的哲理诗是怎样的?就像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题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 98、全班同学带着感情,齐读整首诗。
  • 99、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