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顾炎武的名言(99句)

  • 1、出自:清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扩展资料主题思想:
  • 2、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顾炎武
  • 3、出自《日知录·卷三》。全国都在发狂,反而把那些不狂的人当作狂人。
  • 4、正由于顾炎武在治学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他的思想和学术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终于和同时代的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共同创立了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实精神的新思潮、新学风,他们都以早期启蒙思想家载入史册。

  • 5、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 6、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 7、明朝灭亡后,年仅三十二岁的顾炎武誓不损节,不为清朝服务,还参加抗清复明的“复社”。每年端午节,他总是在门前悬挂一块红色的蔓菁,在里面塞上一点蒜青,并在后面挂一块白布,白布上写着“避青”二字,意思是“不直国朝恶而避之”。
  • 8、顾炎武以社会教化做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 9、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顾炎武
  • 10、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 11、句意: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瀚的知识面前面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就骄傲自满。
  • 12、《顾炎武全集》收录了顾炎武现存可证的全部著作,包括经部9种、史部17种、子部5种、集部3种等共34种,约1200万字。该套书涉及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内容,全面反映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及成就,为学术界研究顾炎武及其思想学术奠定了基础。
  • 13、【顾炎武的名言】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顾炎武
  • 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以八个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意为保护一个国家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 15、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 16、顾炎武曾六次从家里步行至南京明孝陵哭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往返数千里,不辞跋涉之苦。又在漂泊各地途中,两次到北京昌平县长陵哭吊明成祖朱棣,六次到明思陵哭吊明代末帝朱由检。
  • 1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什么了?就是国家的兴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国家尽到自己的力量和贡献,不能漠不关心,一个人如果国家的兴亡都不关心的话,就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得《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
  • 18、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 19、意思: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 20、礼义廉耻,是谓四维。——顾炎武
  • 21、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顾炎武
  • 22、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 23、水为地险,酒为人险。——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二十八》。
  •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25、“经学自有源流,自汉而六朝、而唐而宋,必一一考究,而后及于近儒之著,然后可以知其异同离合之指。”……“鄙俗学而求六经”……“治经复汉”。
  • 26、译文:士大夫们的无耻,其实就等于国家的耻辱。
  • 27、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 28、认识: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
  • 29、读音:tiānxiàxīngwáng,pǐfūyǒuzé
  • 30、厄塞:险要的地方。曲折:详细情况。或:有的。即:靠近,引申为走向。
  • 十一: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 31、十一: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 32、六: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 33、“古之人君,未尝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财源塞而必损于民。”
  • 34、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经学家,初名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傭,号亭林,学者称亭林先生,昆山人,出身于江东望族。少年时参加“复社”,和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嗣母王氏殉国后,参加昆山、嘉定一带人民的抗清斗争。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清初三大儒”。其诗沉郁苍凉,有强烈的爱国精神。生平著作40多种,累计400多卷,主要著有《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现存的诗歌还有420首。

  • 35、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顾炎武
  • 36、“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 37、出自《日知录·卷七》。古人追求永久的名声,现在的人追求当代的名声。
  • 38、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 39、“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中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 40、“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 41、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顾炎武
  • 42、“东风吹江水,一夕向西流。金山忽动摇,塔铃语不休。水军十一万,虎啸临皇州。巨舰作大营,飞舻为前茅。黄旗亘长江,战鼓出中洲……沉吟十年余,不见旌旆浮,忽闻王旅来,先声动燕幽。阖闾用子胥,鄢郢不足收。祖生奋击揖,肯效南冠囚。愿言告同袍,乘时莫淹留。”
  • 43、顾炎武有很多是名言名句,一:官多则乱,将多则乱,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三: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四: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纂刻,亦何益哉。五: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六: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七: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九: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十: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十一: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 4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日知录》,但是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 45、句意:生命还没有一堆土所拥有的地方大,但人要有容纳"四海"和"天下"的心。
  • 46、年,千灯中心校以实施“顾炎武实践教育课程进课堂”课程改革项目为抓手,编制《顾炎武家风家训》校本教材,并在学校一至六年级开设课程,邀请专家学者在学校开设讲座,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展馆、顾炎武故居等地的参观体验和实践活动,组织征文、演讲、书画比赛等活动,将顾炎武精神内化到每个学生的内心。
  • 47、十: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 48、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
  • 49、字面的意思就是龙到晚上还行雨,树到暮春还开花。寓意就是上面的,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
  • 50、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顾炎武
  • 51、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 52、官多则乱,将多则乱——顾炎武
  • 53、五: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 54、提起顾炎武,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确不愧是我国17世纪有影响的爱国思想家;不仅如此,他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识渊博,又是一位开一代风气的著名学者。其治学方法的特点是既认真读书,又进行实地调查,思考问题,勇于创新。

  • 55、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 译文:全国都在发狂,反而把那些不狂的人当作狂人。
  • 56、译文:全国都在发狂,反而把那些不狂的人当作狂人。
  • 57、礼义廉耻,是谓四维。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 58、在中国历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响着时人及后世?
  • 59、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 60、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顾炎武
  • 61、出自《秋风行》。人生富贵就像白驹过隙,转眼就会逝去,只有人的荣辱之名像金石一样永存。
  • 62、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
  • 63、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 64、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顾炎武

  • 65、“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分之国;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而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以为如此,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不知有司之官,凛凛焉救过之不及,以得代为幸,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 66、顾炎武,本名顾绛,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南直隶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王夫之、黄宗羲、唐甄并称为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
  • 67、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 6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69、出自《亭林文集·卷病起与蓟门当事书》。把苦难的老百姓拯救出来,为子孙后代开创太平盛世,这是我们的责任。志士仁人以国家太平为己任,直到死为止。
  • 70、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 71、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 72、A格物致知B尊崇道统C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
  • 73、译文:古人追求永久的名声,现在的人追求当代的名声。
  • 74、顾炎武的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75、译文:英明的君主求贤才时很辛苦,但用人时就很轻松了。
  • 76、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顾炎武《日知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以兴趣始,以毅力终。——顾炎武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顾炎武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顾炎武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顾炎武《顾炎武诗选》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顾炎武《日知录》
  • 77、一国皆狂,反以不狂者为狂也。——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三》。
  • 78、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 79、文以少而盛,以多而衰。——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九》。
  • 80、年10月16日,昆山市一中成立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该课程基地以顾炎武精神的社会责任意识为核心价值,实施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通过多样的课程和实践活动,将顾炎武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人格风范和脚踏实地的学风融入校园,浸润师生心灵。
  • 顾炎武的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天下无不可之风俗。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 81、顾炎武的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天下无不可之风俗。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 82、译文:水可以导致地势险要,酒可以使人陷于危险。
  • 83、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 84、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 85、原句: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86、炎武小学和亭林中学都是以顾炎武名字命名。炎武小学的“戏曲班”先后摘得三朵“小梅花”,收获13项全国大奖,更打造了炎武小学在老百姓心中的良好口碑。
  • 87、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 88、出自《精卫》。我宁愿填平东海,即使身体沉人海底,此心也不更改,只要大海没有填平的日子,我的填海之心就不会断绝。
  • 89、“今天下之大患,莫大乎贫……善为国者,藏之于民……有道之世必以厚生为本”。
  • 90、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
  • 9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92、“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
  • 93、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 94、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

  • 95、崇祯十六年,成为国子监生,加入复社。清兵入关后,先后依托于弘光政权、佥都御史王永柞、唐王朱聿键、诗社,组织反清活动。扩展资料: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成为开启一代学术先路的杰出大师。
  • 96、古人求没世之名,乡人求当世之名。——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七》。
  • 97、保护一个国家的系统不凋落靠的是达官权贵和帝王将相,而保护天下则需要每个人都付出努力,远的不说,就说我们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每一个劳动人民,之所以可以推翻封建主义,那是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之士带的头,之所以可以打退日本人,这是我们全中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有了大家的众志成城,所以才有了我们最后的胜利,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 98、【顾炎武的名言】句意:我想要去填平东海,即便身体被海水淹没也在所不辞。能够将东海填平,我的心愿永远不会停止。
  • 99、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