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汪曾祺(精选100句)

  • 1、仿佛天意,初夏时咬开一个草莓,就真的像吃下一颗红彤彤的心,勇气豪情顿时油然而生,一年余下漫长的日子里就能面对一切,担当一切。
  • 2、●散文欣赏|沈从文《时间》
  • 3、汪曾祺、张洁、范用在宴席。

  • 4、安土重迁,舍不得“挪窝儿”,这是因循守旧观念在居住上的表现;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是独门独院生存环境之使然;有窝头,就知足了,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这是自满自足的心态……
  • 5、春风沉醉的夜晚,遇见过你,从此东西南北风一样了,清晨也是夜晚了,不想你也是想你了。
  • 人生,是一场修行,也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 6、人生,是一场修行,也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 7、人无完人,应该多一些沟通、理解和包容。
  • 8、舂粉子。有一家邻居,有一架碓。这架碓平常不大有人用,只在冬天由附近的一二十家人轮流借用。碓屋很小,除了一架碓,只有一些筛子、箩。踩碓很好玩,用脚一踏,吱扭一声,碓嘴扬了起来,嘭的一声,落在碓窝里。粉子舂好了,可以蒸糕,做“年烧饼”,搓圆子。舂粉子,就快过年了。
  • 9、作家从北京人接人待物的细微之处,找寻着胡同文化的表象特征。并由这表象掘进内里,对深藏于胡同文化的实质作出了理性的概括判断:“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 10、我自诩坦荡,行走人间。我思考潮汐起伏,思考林间鸟雀,思考宇宙星光,思考冷暖人间。然后你来了。你是潮汐,你是鸟雀,你是星光,你是人间。
  • 11、他那时候心情也比较好,除了接送我去幼儿园,接送肯定是奉命,虽然他是户主,地位还是在我妈之后,他那时候还有时间陪我玩儿。我们住的地方离天坛公园很近,大概走十几分钟就到天坛公园南门,我印象里经常去天坛公园,有时候还晚上去,初秋晚上带我们去草丛里躺一躺,听听蛐蛐儿叫。那时候晚上除了正殿关门以外,其他好像没有人管,可以随便进。我印象挺深的,那段他还挺有闲情逸致的。
  • 12、至于那些缺点,只要无关乎原则性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 13、一件东西,要用得顺,也需要磨合,不能急,也不能太挑剔。慢慢试着去接纳、适应,最终得以习惯。当然,有时还需要那么一点凑合。

  • 14、斯真隐矣随寓而安同随遇而安,出自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寓而安,斯真隐矣。”随遇而安的意思是: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寓而安,斯真隐矣。”随寓而安同随遇而安。不过能够~——即有船坐船云云——则比起幻想太多的人们来,可以稍为安稳,能够敷衍下去而已。鲁迅《两地书》六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近义词:安然若素,安之若素,隐世无争,与世无争反义词:愤世嫉俗,悲观厌世,
  • 15、身在高楼广厦之中,却有山泽鱼鸟之思。
  • 16、简单地说,文化是人们生活意识、习惯、观念等的集合。说起文化,许多人可能觉得高深莫测。探讨文化问题,必定是学者专家的“专利”。而本文作者说起胡同文化,并没有很严肃地讨论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从琐碎的日常生活、风俗民情娓娓道出。
  • 17、磨合的意义,正在于根据各自的习惯,找到两个人都适合的相处方式。只有找到相处的平衡点,才能让彼此都感到舒服自在。
  • 18、不仅人与物的关系需要磨合,人和人在一起也是同样的道理,要合得来,处得顺,都需要给一点时间去接纳,更需要理解和包容。
  • 19、没有恨意的复仇者主人公复仇者和和尚都是没有名字的,通篇下来都是“复仇者”和“和尚”,这不禁会让人联想到卡夫卡的笔下的小说主人公K先生。
  • 20、胡同文化,作者:汪曾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想北平》是老舍创作的文学作品。作者身处异地,在战乱的岁月中,思念他挚爱的北平。通过北平与巴黎的对比,深深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眷恋之情。本文于2004年入选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
  • 21、后来,在沈从文作品的影响下,汪曾祺的写作水平节节攀升,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用事实向父亲证明,小说,确实也可以这样写。
  • 22、你年轻时也曾扬言,要饮遍世界的酒。老了却发现,白水才是最长情的。
  • 23、凡事都是这样,要能适应、习惯、凑合。

  • 24、在十七岁那年,汪曾祺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正值暑假,他趴在桌上给女孩子写情书。对于儿子的情窦初开,父亲见怪不怪,甚至还在一旁瞎出主意,并没有如临大敌的危机感。
  • 25、●散文欣赏|席慕容《写给幸福》
  • 26、我们 DNA 里的氮元素,我们牙齿里的钙元素,我们血液里的铁元素,还有我们吃掉东西里的碳元素,都是曾经大爆炸时千万星辰散落后组成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星辰。
  • 27、汪曾祺的孩子有时叫他爸,有时叫他老头子,连孙女有时也跟着这样叫。
  • 28、微店特惠零售《2020收获文学榜中短篇小说》,20部上榜中篇+短篇小说,70余万字,55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原价88元,现特惠66元,包邮。
  • 29、人们身处其中,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内心都会被隐隐动摇,对自身的处境感到不安。
  • 30、他说,这次旅行很愉快,我和同志们也相处得很融洽,没有一点隔阂,一点别扭。这次批判没有使我觉得受了伤害,没有留下阴影。
  • ●散文欣赏|孙逊《淡定是人生一种境界》
  • 31、●散文欣赏|孙逊《淡定是人生一种境界》
  • 32、要努力呀,为了想要的生活,为了人间的烟火气,为了今天的风和月。
  • 33、对待儿子汪曾祺的学业,父亲关心,但并不强求。

  • 34、当时正值桐花开放,“淡紫繁华,如同梦境”。
  • 35、《汪曾祺回忆录》是——汪曾祺一生回忆文章的总结集。分7个主题:自报家门、昆明忆旧、后半生、文坛梨园、人寰、旅食集、创作记历。
  • 36、汪曾祺也没让那人赔医疗费,只说:“没事儿,没事儿!你走吧!”
  • 37、甘家口是两间房,蒲黄榆变成一个小三居,大概增加十几平方米。那时候我们家闺女快生了,也没房子,正好他们改善了,孩子就住在那边了。那也是新华社的房子。
  • 38、"文化大革命",我是本单位第一批被揪出来的,因为有"前科"。
  • 39、他还认为:“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 40、原来,需要等到风住尘香花已尽,才可以看到风清月朗,花好月圆。
  • 41、●散文欣赏: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 42、随遇而安suíyùérān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寓而安,斯真隐矣。”:不过能够~——即有船坐船云云——则比起幻想太多的人们来,可以稍为安稳,能够敷衍下去而已。◎鲁迅《两地书》六:与世无争、随俗浮沉:愤世嫉俗、愤愤不平: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43、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 44、冬天吃的菜,有乌青菜、冻豆腐、咸菜汤。乌青菜塌棵,平贴地面,江南谓之“塌苦菜”,以菜味微苦。我的祖母在后园辟小片地,种乌青菜,经霜,菜叶边缘作紫红色,味道苦中泛甜。乌青菜与“蟹油”同煮,滋味难比。“蟹油”是以大螃蟹煮熟剔肉,加猪油“炼”成的,放在大海碗里,凝成蟹冻,久贮不坏,可吃一冬。豆腐冻后,不知道为什么呈蜂窝状。化开,切小块,与鲜肉、咸肉、牛肉、海米或咸菜同煮,无不佳。冻豆腐宜放辣椒、青蒜。我们那里过去没有北方的大白菜,只有“青菜”。
  • 45、你说要敬往事一杯酒,再爱也不回头,实际上就算你醉到黄昏独自愁,如果那人伸手,你还是会跟她走。
  • 46、不仅如此,汪曾祺爱唱戏,父亲就在家里给他拉二胡伴奏。后来,他的学校开园乐会,父亲还专门去学校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伴奏,陪着孩子们玩耍一下午。
  • 47、作者很清醒地认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在现代信息化社会,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日趋扩大,人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封闭”意味着思想保守、意味着行动落后。而“易于满足”“安分守己”等,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 48、汪曾祺《慢煮生活》经典语句介绍如下:
  • 49、年底、1966年初,又搬家了,跟着我妈他们单位改善住房,这回就搬到甘家口了。甘家口这段住得比较长,一直到1983年,是他在北京一个地方住得最长的一个地方,而且也是他的经历最曲折的时期。“文革”的时候被批斗、抄家都在这个地方,写样板戏风光的时候也是在这个地方,“四人帮”倒台以后他被清查也是在这个地方,在后来他写的一些有影响的作品,包括《受戒》《大淖记事》《异秉》,反正能说出名的,大都在甘家口这个时期。
  • 50、可以考证出来的大概就是这几个地方。比较确切的,而且我有印象的,首先是东单三条29号,东单三条29号和河泊厂13号都不是我记的门牌号码,因为我那时候太小,地方记得住,但是门牌号记不住,都是他自己写的自传材料里提到的,所以应该是比较确切的门牌号。东单三条那个院,一直到东方广场建的那一年才拆除,现在是东方广场的后身。现在的东单三条只有马路靠北边的房子还有,马路靠南边全都改建成东方广场,但是大体的位置我还有印象,靠近王府井工艺美术商店,把口儿那儿。
  • 51、他还写过一组人物散文,题目是《人寰速写》,总共三篇,有退休老头,有几个傻子,还有一群大妈,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每个人都活灵活现的,特别是《大妈们》那篇,把北京大妈的特点写出来,而且各是各的样,都不是坏人,但也有可乐的地方。他习惯观察最底层的人,对这些人有一种亲近感,不生分,不隔阂,不是说我要俯视你,我就是想描述你们的生活。用平视的视角,同时写得很平实,不人为拔高。
  • 52、其实,这是他父亲为人随和、平等待人的结果。
  • 53、你要来了,我对谁都微笑,对讨厌的人也有礼貌。恨不得把每一个等待你的黄昏都蘸了糖吃掉。

  • 54、陌生的环境,难免叫人不太适应,与其抱怨,不如调整自己,让心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只有这样,才会让生活变得有趣好玩起来。
  • 55、●散文欣赏|老舍《我的母亲》
  • “如约而至”是个多么美好的词,等得辛苦,却从不辜负。
  • 56、“如约而至”是个多么美好的词,等得辛苦,却从不辜负。
  • 57、我常幻想着“风雨故人来”的境界,在风飒飒雨霏霏的时候,心情枯寂百无聊赖,忽然有客款扉,把握言欢,莫逆于心。
  • 58、由于新疆、西藏运费较贵,每套需补收30元运费差,请新疆、西藏的朋友酌情下单。
  • 59、苹果的优越感,是数据线给的
  • 60、但他并没有因为胡同文化日趋没落而痛心疾首,相反以一种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样的时世交替。其次,作者对胡同的没落,是深怀叹惋之情的,毕竟对多年生活的胡同、四合院有很深的感情,受过胡同文化许多的熏染。作者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许多和胡同文化水乳交融,比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等,正合作者清心淡泊的性格。
  • 61、作者大半生都在北京度过,耳濡目染了北京文化,对北京文化自然会流露出喜爱之情。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许多都是作者所推崇的,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已等,所以他能对此产生共鸣。但作者又不是一味地肯定、沉迷,而是有所批判,有所反思。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文化,给予理解,表达无奈。虽然知道它走向终结是必然的,但主观上是怀着伤感情绪的。
  • 62、我们那里生烧煤的铁火炉的人家很少。一般取暖,只是铜炉子,脚炉和手炉。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里面烧的是粗糠。粗糠装满,铲上几铲没有烧透的芦柴火的红灰盖在上面。粗糠引着了,冒一阵烟,不一会,烟尽了,就可以盖上炉盖。粗糠漫慢延烧,可以经很久。老太太们离不开它。闲来无事,抹抹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一个脚炉。脚炉里粗糠太宴了,空气不够,火力渐微,就要用“拨火板”沿炉边挖两下,把粗糠拨松,火就旺了。脚炉暖人。脚不冷则周身不冷。焦糠的气味也很好闻。
  • 63、他还说:“到了美国,我的第一感觉,是我绝对有把握活着回去,而且会活得很愉快。”

  • 64、其实,他们并没有变。只是结婚后,两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空间压缩,来自各自的原生家庭的生活习惯显现,生活在一起难免起冲突。再加上在同居生活中,个人私密性缺失,各自缺点暴露,在日积月累中被人为放大,才会让他们忽略了对方身上原本的优点。
  • 65、白岩松曾说:“一半海水一般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 66、他探亲的时候我们已经搬到那了。那次探亲我印象挺深,好像他对下放劳动挺兴奋的。比如刨粪,他干过这个活,感觉很新鲜。冬天领着一些人去张家口市区刨粪,溅了一身冰碴子、粪水。我妈听了之后就皱眉头说不臭吗?他说都冻上了,没味儿,冰碴儿溅到身上,一抖都下去了。这个场景到现在我的印象都很深,他没有把劳动当成很苦的事,他写那段经历的文章是《随遇而安》,那是他的心里话。
  • 67、【随遇而安汪曾祺】只有放下世事纷扰、放下怨憎恨,心与景同频,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融。
  • 68、只要爱还在,给对方一些时间,两个人齐心协力,心往一处靠,劲往一处使,路往一处走,生活必然会越来越好。这大概就是汪曾祺“适应、习惯、凑合”的生活哲学。
  • 69、【随遇而安汪曾祺】汪曾祺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 70、要说当代汉语世界里文字最质朴、有趣的作家,沈从文、汪曾祺师徒肯定榜上有名。
  • 71、当时甘家口两间房,三十多平方米,我们五口人住得挺满的,只有小屋有一个桌子可以写字。小妹汪朝在工厂当工人,三班倒,晚上十点上班,上班前她要睡一觉,那时候老头儿进入了创作旺盛期,止不住地想写东西,但是又没地儿写,汪朝睡觉的时候他就在外面转悠,一会儿说几点了?她是不是该起来了。我们说你再待会,没到时候。因为汪朝睡不好觉老爱发脾气。他就一圈又一圈转,一会儿问一次,到点儿没有?看他那个模样,我就开玩笑说,你们看老头儿是不是跟母鸡憋个蛋没处下一样,鸡憋蛋就四处转悠。我们就管他写东西叫“下蛋鸡”。刚开始他不接受,最后也
  • 72、在《巍山微视》开设专栏《好书推荐》
  • 73、如果时运不济,就试试勇气。

  • 74、河泊厂时期,我已经进了幼儿园,而且是全托,所以对他们的日常起居以及创作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但我印象特别深的,好像每次周末去幼儿园接我,周六接,周日送,全是我们家老头儿的事,我妈好像没怎么干过这个事。那时候房子大一点,东单三条的时候是一间,河泊厂的时候有两间房。
  • 75、本文从作品的主人公“复仇者”和写作者汪曾祺老先生两个方面,通过对作品内容本身的分析和对王老先生生平性格的了解,去分析《复仇》的表意内涵,以及一个作家的大爱。
  • 76、国会街5号是一个比较洋式的四合院,但周围都是胡同,住的都是真正北京胡同人家。周围还有几个小酒馆,老头儿没事也经常去喝喝酒,喝上二两,小酒馆里什么人都有,他也经常和这些人聊聊闲天,但从来没动过念头写写这些事情,这些感受,在当时的时代大环境下,他绝对不可能动这个念头,那时候什么都讲究革命化,这种市井生活,在一般人的概念里毫无价值,有什么可写的?没有后来的时代变化,他也写不了后来的东西。
  • 77、《汪曾祺散文集》是2018年11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汪曾祺。内容简介:《随遇而安》经历过曲折岁月的汪老,用笔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随遇而安、恬淡安闲的美好世界。通过这些文字,去探寻人性中至真至善的一面,用温情和纯净来洗涤这尘世的苦闷、忧郁和惶惑,自在而活。《自得其乐》汪老写草花鱼鸟、生活琐事,总能从朴素生活中找到凡世之乐。正如汪老所言,“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嘛呢!”《活着多好呀》人生实苦,他却给生活加了一层糖衣,在平常中找寻趣味与美感。汪老写生活琐事、
  • 78、放眼文学界,我们见多了那种暴露隐私、吸引眼球、刺激感官欲望的所谓文学作品。尽管短时间内似乎能够引起一些关注,但是这种关注是消极的,于文学和社会而言都有着巨大的危害。
  • 79、《复仇》是汪曾祺早期的作品,讲述了一个“遗腹子”为父报仇大半生最终放弃报仇的故事,更深层次上作者是要通过这个故事来表达自己内心对整个民族的良知,希望民族的下一代能够放下仇恨,谨记祈福和希望。
  • 80、从黄昏回来的人,都背着自己的故事。
  • 每周四为大家推荐一本图书
  • 81、每周四为大家推荐一本图书
  • 82、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 83、编选思路:首选汪先生生前回忆文章;从散文卷、谈艺卷选取回忆性质的文章;注重细节——作家的敏感、飘忽记忆与观察,体现作家特有的回忆录气质;内容重复的,选最好的;文坛梨园,选名家,以写人为主,见性情;创作记历,是其文学生涯的漫忆与回顾。

  • 84、汪曾祺|平装版《汪曾祺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 85、在父权至上的旧社会,汪曾祺父亲的观念,不可谓不超前。
  • 86、散文选本《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收录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汪曾祺的多篇经典散文。这些散文不管是写凡人小事还是谈花鸟虫鱼,均于不经心中设传神妙笔,非常适合青少年和广大读者阅读。
  • 87、那个房子还可以,是民间艺术研究会自己买的四合院,老头儿到那儿也算是升了一点官儿,给他这个房子,相对好一点,北房给了两间,除了正厅以外,靠西边的一间也是我们家的,里边当卧室,外边作为客厅,可以在那吃饭,来客在那会客,有两间房,比东单三条好多了,而且是正房。
  • 88、在《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一书中,收录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汪曾祺关于人生、饮食、花草树木的多篇经典散文,如《花园》《关于葡萄》《翠湖心影》《泰山片石》《果蔬秋浓》等。这些经典散文都具有流转生动的语言、真挚关怀的情感和自然旷达的思想,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似水空明淡泊,阔远生动的美好境界。
  • 89、我曾踏花而来,在炊烟袅袅的黄昏。
  • 90、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 91、他还想写一个长篇,“从变态心理角度写汉武帝。我收集了一些材料,抄在一个本子上,塑料封皮,抽烟不慎,烧掉了,再也没兴趣收集那些材料了。”
  • 92、如果夜太凉,你可以焚香,煮茶,或者思念,总有一种暖,挂满你我回忆的老墙,不要去依靠,会有时光剥落。
  • 93、你要相信,和对的人在一起,真的可以扫落你生命里的尘埃,让你即使身陷谷底,也可以一抬头,就看见满满灿烂的星光。

  • 94、汪老给宗璞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两句,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 95、汪曾祺曾师从沈从文,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也有很深的造诣,注重作品当中的意境美,言有尽而意无穷。而意境美恰恰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核心,所以说汪曾祺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96、汪曾祺曾师从沈从文,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也有很深的造诣,注重作品当中的意境美,言有尽而意无穷。而意境美恰恰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核心,所以说汪曾祺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97、北方厨房——一个家庭的烹饪史/蒋韵
  • 98、最后竟然闹到要离婚的地步。
  • 99、说了一堆感受,才来介绍本书的结构。本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叫作“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在这章里,汪曾祺回忆了自己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等等家人;第二部分是“自得其乐,随遇而安”,是对其身边人的描述,有小人物也有一些“名人”;第三部分是“汤和天气好”,写景;第四部分是“日日有小暖,至味在人间”,写食物。让人颇为玩味的是,在女儿汪朝的叙述中,汪曾祺是个很喜欢喝酒而且一喝还无法控制自己的“老头儿”,但是在他的文字中,却找不到半个与酒有关的字,而多的是对天下美食的叙述,实在是很有趣,这种对酒的刻意回避是出于什么目的
  • 100、汪曾祺鱼的寓意:其实就是“态度决定一切”。乐观的人,他能面对现实,用开朗豁达的态度,有效的措施来改变不利的局面,享受改变带来的快乐;而悲观的人,毫不进取,安于现状,面对问题总是推诿、回避,就会酿造死气沉沉的工作气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