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精选101句)

  • 1、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 2、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 3、白居易,字乐天,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诗坛上的地位,足以与杜甫、李白比肩。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郑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此时李唐王朝藩镇割据,连年战火,民不聊生。

  • 4、最朦胧的诗:《花非花》
  • 5、一天,他与友人谈起50多年前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及相关遗闻传说,不胜感慨,于是为之作歌,由此被呼为“《长恨歌》主”。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7、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 8、这种默契,足以在一刹那慰藉人的心灵。
  • 9、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10、而后面的四句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11、注释: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桂花:此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种,这里写的是春天开花的一种。
  • 12、他是矛盾综合体,前半生锋芒毕露,后半生纵情山水……
  • 13、白居易曾先后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在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 1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颈联有回到了眼前的景致,一切景语皆情语,和前两句不同的是这一句写的景致充满了一种悲伤凄凉的氛围。远处芳草漫过的古道,已经很少有人走过了;阳光下的野草一直蔓延到荒城边上。
  • 15、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 16、注释: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野渡:郊野的渡口。
  • 17、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诗。
  • 1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19、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20、【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 21、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 22、时光流转,春亦匆匆。趁着这个最美好的春赏时节,当然要做最赏心愉悦的事,才不辜负好岁月。
  • 2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24、翻译:古原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昌荣。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遍地滋生。远处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阳光下的绿色连着荒城。我又在这里送友人远去,萋萋芳草尽是离别之情。
  • 2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2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27、本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 28、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 29、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30、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3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32、最悲苦的诗:《卖炭翁》
  • 33、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

  • 34、元和十一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
  • 35、《而庵说唐诗》: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干古无双。
  • 3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37、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及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注释:诗题《唐诗别裁》作《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诗体名,多为应制、科举试帖诗作。相传这首诗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唐张固《幽闲鼓吹》载白居易到长安应试,携诗作往谒顾况,顾以他的名字开玩笑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看白的诗作第一首《草》,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白居易以原上草喻别情,想象别致,情味隽永。“野火”两句传诵千古,不仅突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也表现了对于新生事物的赞
  • 38、他,就是苏东坡的偶像,被日本人奉为文殊菩萨,人称“长恨歌主”,泪湿青衫的“江州司马”——白居易。
  • 39、《花非花》颇有一股“朦胧”味,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意象之间又故意省略了衔接,显出较大的跳跃性,文字空灵,精炼,使人咀嚼不尽,显示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功力。
  • 40、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41、总有人会抱着一种乐观的心态来看世界,哪怕寒风彻骨,哪怕大雪将至。
  • 42、绝美的诗文中,藏着最深的哀伤。
  • 43、《历代诗法》:天光工影,无复人工。

  • 44、白居易后来考中进士,当时了左拾遗,杜甫也曾任左拾遗。
  • 45、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 46、【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黄周星《唐诗快》卷二: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
  • 47、崔颢的一首《黄鹤楼》诗,使武汉黄鹤楼名扬天下。
  • 48、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 49、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50、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 51、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
  • 52、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 53、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 54、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中。
  • 55、我又在这里送别友人远去,萋萋芳草尽是离别之情。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56、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57、唐诗是唐代文人的智慧之作,也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之你对唐诗了解吗?
  • 58、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59、哈喽,各位观众老爷,大家好,我是随手谈诗。一路走来写过了好多读诗心得,今天起打算分享一点有趣的诗词冷知识。第一期就从唐诗中被创作最多的内容——送别诗写起吧。
  • 60、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 6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62、《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 63、白居易算得上唐代大诗人中在世时最为显达、仕途最为顺遂者,也因此成了一位大生活家。

  • 64、山川雄阔苍凉,边疆战士处境孤危,可是,这一群平凡的戍卒,知晓自己承载着边关的守卫重任,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悲而不伤、婉而能壮的风格,正是盛唐气象。
  • 6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66、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无瑕的,总有一些遗憾,那就随它去吧。
  • 67、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 68、注释:潜: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重:读作zhòng,沉重。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 69、此诗有人誉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 70、“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是《赋得古原草送别》。
  • 71、全诗共分三章。第一章,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姑娘,从而引起的爱慕的感情和求婚的愿望。第二章,描写小伙子求婚,苦于无法,求之不得,因而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第三章,描写小伙子结婚成梦,梦想成婚的欢乐场景。
  • 72、————/END/————
  • 73、注释: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蹊:小路。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 74、“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 75、译文:长安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注释:呈:恭敬地送给。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曾任水部员外郎。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最是:正是。处:时。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 76、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叫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相传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白居易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 77、古原上长满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重新茂盛起来。
  • 7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79、《静夜思》是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流传非常广泛,它几乎是全世界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这首诗明白如话,读起来琅琅上口,表达的是人们普遍共鸣的思乡之情,所以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炎黄子孙最熟悉的古典诗歌。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 80、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道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 81、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道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 8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83、本文没有明确的季节指示,诗句中有春季和冬季的情景,但是只是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 84、捎带一提哈,杨柳在古诗词中的意象有很多种,除了送别之外,怀人怀乡也会用杨柳来表达,最著名的就是王之涣那首《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今天主要说送别,就不赘述了。
  • 85、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 86、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诗意却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 87、孟浩然《春晓》(卢纶《塞下曲》(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杜甫《春夜喜雨》
  • 88、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 8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90、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 9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92、唐朝人作送别诗往往开篇点题,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开头说“故人西辞黄鹤楼”,就点明了送别的主题和送别的地点;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又点明了对方要去的目的地。
  • 93、一千多年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诗人一生也只留下了两首诗,因此被誉为孤篇横绝全唐。

  • 94、唐诗三百首不够爽?这里有怪咖金圣叹选批的唐诗六百首
  • 9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本来是一句古诗,但是在电视剧《旋风少女》是师父曲向南从火海中把戚百草救出所唱的歌曲,目前没有歌名,只是电视剧中的小插曲。
  • 96、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与友人聊天得来的灵感。
  • 97、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 98、《唐诗笺注》:诗到自然,无迹可寻。“花落”句含几许惜春意。
  • 99、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100、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10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