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朱淑真【推荐101句】

  • 1、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 2、秋天的夜里,诗人听到一只失群寒雁可怜的哀鸣,不觉起身仰望。
  • 3、①秋气: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②烛花:烛芯烧焦结成的花状物。
  • 4、婚后不久,她就因为失望而写下了诗歌《愁怀》:“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依。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
  • 5、朱淑真,祖籍歙州。与李清照齐名。

    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于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 6、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于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 7、一个落第诗人却成为皇帝,留下一句千古名句,成为张艺谋电影名
  • 8、经典诵读|金缕衣·杜秋娘
  • 9、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 10、【秋夜朱淑真】带着日间田野劳动后的轻微疲乏和快意安恬,怀着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欣然自适,两位乡居老朋友在这宁静美好的秋夜不期而遇,怎能不叫人开怀呢?
  • 11、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仅供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敬请谅解,并请及时告知我们。
  • 12、秋天的夜晚,秋雨淅沥,秋虫飞舞,总会勾起人的情思,这个秋夜,你又在思念谁呢?
  • 13、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译文: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在依然是那么明亮
  • 14、这一句明写屋内月色之凄美,暗表人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 15、宋朝时,写词的人很多,而且出了许多著名的女作家,朱淑真就是其中一位。朱淑真是钱塘人,她称自己为幽栖居士。朱淑真年轻的时候就很会写词和绘画。在宋代的才女中,只有她才能和李清照比作诗填词。不过,她比李清照稍差一点。朱淑真年轻时有个理想的意中人,也很有才华,和她非常好。可朱淑真的父母不让她和意中人结婚,而把她嫁给了一个商人。在古代,女子要结婚都得由父母做主。朱淑真的丈夫只懂得挣钱,对朱淑真作的诗、词和画都不感兴趣。朱淑真感到很孤独,她只有等到丈夫出去做生意,才关起门来填些词,诉说自己心中的悲哀。她写的

  • 16、不由得想起李清照晚年所写的那首《声声慢》,一为痛失爱人,一为所遇非知己,那痛彻心底的孤独与胸中的空洞,却是相同的。朱淑真最终因抑郁早逝,传说淑真过世后,她的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
  • 17、huāpin jiǎn yùsāngeng。
  • 18、“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即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了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却是那么的明亮。本来月色的皎洁是高远、喜人的,可一个“凉”字,便道尽了月色的凄美。如此一来,我们便可得知,朱淑真所能想到的绝不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而是没人能“共剪西窗烛”的凄凉。
  • 19、yě jiǔ wú miàn qiu qiqing, zhu
  • 20、秋夜,王国维忧虑自身命运和国家前途
  • 21、pu chu àng mǎn wú tong yué
  • 22、秋夜,庾信望着大雁,想念家乡
  • 23、全诗像是一则宰辅日记,反映着作者从政生活的一个片断,展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怀抱、气度和风采。
  • 24、朱淑真是南宋有名的女诗、词人之她命运不幸,嫁给一个市井商人为妻,情绪时时抑郁苦闷而又无可奈何,她只有寄情于诗。
  • 25、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 26、经典诵读|望庐山五老峰·李白
  • 27、后人给朱淑真的诗集作序,说她“嫁为市井民妻”,但根据考证,她的丈夫应该不是普通市民,而是一个小官吏,朱淑真所不满于他的,并不是无财无势,而是才学不能相称,心灵无法沟通。婚后不久,她便因失望而发出了这样的抱怨:“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依。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
  • 28、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 29、秋夜,李德裕骑行长安街头
  • 30、这个秋天,韦应物与兄弟分隔两地,思念油然而生,难得的是,韦应物在思念兄弟时,表示从政爱民才是职责大事。
  • 经典诵读|增广贤文·第2则
  • 31、经典诵读|增广贤文·第2则
  • 32、初秋时节,暑热依旧,陆游不能安睡,想到中原未复,感慨万千。
  • 33、经典诵读|秋山·张籍
  • 34、经典诵读|劝学·颜真卿
  • 35、朱淑贞,号幽栖居士,钱塘人。南宋女诗人、词人。现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传世。

  • 36、译文: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
  • 37、次句紧承“无眠”,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如何打发漫漫长夜呢?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欲三更”接续“夜久”两字,极写思妇饱受孤独寂寞煎熬之苦
  • 38、诗人在耕作一天之后的晚归途中,与王处士相遇,一个“喜”字透露出诗人开怀的心理。
  • 39、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 40、朱淑真到底是在和丈夫离异后才另觅爱人,还是在无爱的婚姻中出轨,并无明确记载。但根据她实在娘家的情况来看,她最后应该已经跟丈夫分居,纵使没有得到正式的休弃,不算“大归”,事实上已经离异。后考证其因与情人分手而“悒悒抱恨而终”,“其死也,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有人据此猜测她又可能是投水自尽,死于湖中,尸骨都不能安葬。
  • 41、惟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
  • 42、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
  • 43、他感慨:只有信奉佛教,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生的悲哀,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
  • 44、意象:无眠,欲三更,凉满,缺处
  • 45、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该句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月在梧桐缺处明”,展现了一幅高远、疏朗的秋夜月色图。皎皎月华,她似乎忆起了曾经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与浪漫;而如今,“瘦尽灯花又一宵”的时刻,没谁能与她“共剪西窗烛”。想超脱而不得,“月”之明,恰好照出了人心深处无法擦拭的黯淡。“梧桐缺处”,这一背景形象的定格,暗含了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

  • 46、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 47、意象:无眠,欲三更,凉满,缺处
  • 48、宋代才女朱淑真的作品秋夜全诗如下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译文秋意漫漫,天气清凉,诗人辗转反侧难成眠,频频剪这频频结成预兆喜事的灯花,猛然意识到天已三更了。铺床欲睡,枕席冰凉,满床月光冷影,蓦然抬头向窗外一望,窗外的梧桐树枝丫稀疏,月影在梧桐树叶间若隐若现,原来床上月光是从梧桐缺处射近来的。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而室内,又由室内到室外,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
  • 49、【秋夜朱淑真】诗中描写了秋夜清远疏淡的景色,意境开阔,同时写出时序更迭引起诗人心事未了的惆怅。
  • 50、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 51、经典诵读|杨柳枝词·白居易
  • 52、一天一首诗:杜荀鹤《旅舍遇雨》
  • 53、戳蓝字“每天一首古诗词”关注我们哦!
  • 54、朱淑真,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祖籍歙州,宋代女词人。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是朱熹的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她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善诗词。她的诗词多是抒写个人爱情生活,前期笔调明快,文辞清丽清婉,后期则忧愁郁闷,有颇多幽怨之音,后世人把她称之为“红艳诗人”。
  • 55、我们今天听到的这首《秋夜》里,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渐凉。剪了很多次烛花,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

    李德裕是唐武宗会昌年间名相,此诗就写于他为宰相期间。
  • 56、李德裕是唐武宗会昌年间名相,此诗就写于他为宰相期间。
  • 57、经典诵读|笠翁对韵·九佳第1则
  • 58、语文学科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宋词鉴赏正文朱淑真《蝶恋花|送春》阅读答案试题解析去处,把它找回来,像黄庭坚在词中透露的:若有人知
  • 59、经典诵读|观游鱼·白居易
  • 60、他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却用这书,让唐朝诗人风光了1000年
  • 61、经典诵读|笠翁对韵二冬第1则
  • 62、经典诵读|秋日·秦观
  • 63、经典诵读|赠花卿·杜甫
  • 64、秋天这个季节,时常给人一种凉薄凄冷的感觉。
  • 65、经典诵读|笠翁对韵·十一真·第1则

  • 66、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 67、铺床凉满梧桐月,
  • 68、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而室内,又由室内到室外,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 69、秋夜,欧阳詹想念好友,写诗相赠
  • 70、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 71、秋夜,王绩遇见朋友,闲适开怀
  • 72、值班责编:洪岩、林军、陈国胜
  • 73、第三句中的“凉”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凉”字照应题中的“秋”字,既写天凉,也写心境之幽寂。诗人由室内的月影,过渡到室外的月影。再运用顶针手法,写由望床上之月到望天上之月,融情于景,造成了缠绵的情调。写月光,不从正面写,而是写梧桐叶间若隐若现的月影,桐与月交织成一个纡徐婉曲的深邃意境。
  • 74、明末第一才子张岱,迷倒无数女人,有趣,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
  • 75、朱淑真〔宋代〕

  • 76、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 77、中原人民在金人的铁骑之下,一年又一年的盼望着王师归来,可是,南宋统治者却早已把他们忘得干干净净,诗人为遗民呼号,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 78、经典诵读|山亭夏日·高骈
  • 79、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 80、还有网罗好声音的i听电台
  • 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而室内,又由室内到室外,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秋夜中第三第四句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场景由室内转而户外,空间顺序
  • 81、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而室内,又由室内到室外,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秋夜中第三第四句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场景由室内转而户外,空间顺序
  • 82、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
  • 83、这首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而室内,又由室内到室外,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
  • 84、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的作用:表现手法在诗歌中主要是为了使诗人立场观点更清晰,抒情更淋漓尽至,如“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使XX更为突出”,更侧重抒情和议论;而修辞手法在诗歌中主要是为了使文字语言生动传神,便于理解
  • 85、每一位文人,都是资深的旅行家;

  • 86、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
  • 87、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酒在冰凉的床席上,
  • 88、纵观朱淑真的这首诗,先从屋外的漫漫秋夜,写到室内的频剪烛花,又从室内的“铺床凉”,写到室外的“缺处明”,可谓层层深入,反复渲染了朱淑真作为一个思妇的孤寂苦闷之情。总的来说,《秋夜》是朱淑真水平很高的一首诗,无一“情”字,却处处含情,能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空间。
  • 89、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 90、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在依然是那么明亮
  • 91、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 92、遥知是夜檀溪上,月照千峰为一人。
  • 93、秋意漫漫,天气清凉,诗人辗转反侧难成眠,频频剪这频频结成预兆喜事的灯花,猛然意识到天已三更了。铺床欲睡,枕席冰凉,满床月光冷影,蓦然抬头向窗外一望,窗外的梧桐树枝丫稀疏,月影在梧桐树叶间若隐若现,原来床上月光是从梧桐缺处射近来的。
  • 94、大家好,欢迎收听厦门音乐广播《我爱古诗词》,我是宋颖。在厦门,如果说十月的秋风还并不寒冷,那十一月,就是真正秋意渐浓的时节了。
  • 95、经典诵读|早发白帝城·李白

  • 96、众所周知,由于古代特定的社会情态和生活遭遇,女子能文者屈指可数。但并不是说女子就一定逊色于男子。像我们所熟悉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便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更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实在宋代,除了李清照之外,朱淑真亦是有名的一位才女。朱淑真,号幽栖居士,自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工于诗词。
  • 97、秋天雨夜、寂静无人,王维思悟佛法
  • 98、直到南宋淳熙九年有一个名叫魏仲恭的人,将朱淑真的残存作品辑录出版,并为之作序。现存传世的《断肠集》、《断肠词》,都是劫后余篇。
  • 99、经典诵读|雨晴·王驾
  • 100、经典诵读|秋江·道潜
  • 101、词中之帝李煜诗词全集:一生经历大起大落,句句写透人生的本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