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条)晋平公炳烛而学
2023-05-18 07:41:09
9013
- 1、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炳烛而学?”
- 2、很多人总觉得,读书是年轻人的事。还记得几年前,我去书店买了一大撂书,在结账的柜台上碰到好几个年轻人,他们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我,仿佛在说:“这书肯定是买给他的儿子或者孙子读的?”后来,我就冒昧地问了他们这个问题,他们还真是这么说的,我感到大为诧异。其实读书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 3、【晋平公炳烛而学】师旷:名旷,因为他是盲音乐师,世称"师旷"。
- 4、绿茶含有儿茶素,有助抑制流行性感冒的入侵。
- 5、盲臣:师旷是一位盲乐师,故自称“盲臣”。
- 6、师旷:盲人音乐家;
- 7、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明"是形容词明亮。年老却好学,就好像明亮的蜡烛。
- 8、这两个词讲的都是劝对方学习的故事。但前者是因不愿意学而被劝学,是领导对下属的劝说,下属的学习是被动的,是在不想学的时候被劝说;而后者是因担心没有信心而被劝学,是下属劝领导学,领导的学习是主动的,是在想学但犹豫的时候被劝说。
- 9、多吃红辣椒、胡萝卜、南瓜、西红柿、洋葱、山楂等含β胡萝卜素的食品;
10、人力资源部加大对食堂的监督检查力度
- 1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 12、文言文精讲:智永与“退笔冢”
- 1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 14、文中的晋平公年欲七十想要学习,恐怕为时已晚,而师旷却劝他炳烛而学。接着师旷又打了三个比喻,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师旷很巧妙地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还是好得多。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 15、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 16、据《晋书》卷六十七《温峤传》载,传说晋代的温峤至牛渚矶,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人云,其下多怪物,温峤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衣者。后谓洞察奸邪、明烛事物之典。宋•苏轼《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将燃燕出潜虬。”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宋•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收起
- 17、点燃蜡烛。比喻老而好学。典出汉刘向《说苑建本》:春秋时,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已想学习恐怕晚了吧?”师旷答道:“我听人说,少年好学,像初升的太阳;长大以后好学,像中午的阳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比黑暗中行走要好得多。”清顾炎武《与汤圣弘书》:“弟以望七衰龄,犹希炳烛。”
- 18、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 19、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
20、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纪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回答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年少时喜欢学习,就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正午时的光芒;老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点燃蜡烛照明一样。点燃蜡烛照明和摸黑走路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 21、再看看我们现代人,我们做家长的总是希望孩子能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而有些人,自己一年都读不了一本书;我们一些做干部的,总是千方百计找机会去“深造”,以谋求在官职晋升上有更多的机会;我们有些人也喜欢办公室里放个书柜,家里弄个书房,然而买上一撂撂“大部头”“高大上”的书,其实有些人根本对书不感兴趣,而是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而已!时间一长,那些书便是“束之高阁”、灰涂一层。实在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 22、春季空气干燥,每天给身体补充水分、加湿空气是必要措施。
- 23、这里的摸黑走路意思是相对于毫无光源照明的情况下摸索着走路,能有一根蜡烛照着就会好走多了。“深层含义”谈不上,它只是用比喻说明了“想学习就要抓紧机会,努力越早,效果越好”。
- 24、晋平公问师旷说:“我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蜡烛的光亮,与摸黑走路比,哪一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 25、【晋平公炳烛而学】在春季流感爆发时间,应减少大型机会和集体活动;
- 26、春秋时期,晋国有个乐师叫师旷,眼睛失明,但善弹一手好琴,精于辨音。有一天,晋平公问师旷,我已经70岁了,还想学习,恐怕已“暮”了,先生你看呢?师旷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接过晋平公的“暮”字说道:“暮,何不秉烛乎?” 晋平公有些不解,怔怔地望着师旷。
- 27、师旷的分析告诉我们: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学习的状态是有所不同的,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但他的分析同样告诉人们:不管怎么样,学习对人总是有好处的,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 28、励志小故事回复关键字:大字报+姓名,姓名+名字,早安、晚安、笑话、日标签,1至5数字。方法如下图↓↓↓↓↓↓↓↓
- 29、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30、《说苑》,西汉刘向撰。刘向曾领校秘书,本书就是他校书时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按类编辑的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 31、贞宗年间,内宫失火,楼榭亭台,付之一炬。贞宗命晋国公丁渭修葺宫廷。丁采取了“挖沟取土,解决土源;引水入沟,运输建材;废土建沟,处理垃圾”的施工方案,不仅“省费以亿方计”不定期大大缩短了工期
- 3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 33、师旷:晋国的乐师。因为他是盲音乐师,世称“师旷”。
- 34、孙权劝学,讲述三国东吴名将吕蒙听从其主孙权的劝告而读书学习的历史故事。炳烛而学,为师旷劝谏晋平公不要因为年老而放弃学习所设之比喻。这两个词讲的都是劝对方学习的故事。但前者是因不愿意学而被劝学,是领导对下属的劝说,下属的学习是被动的,是在不想学的时候被劝说;而后者是因担心没有信心而被劝学,是下属劝领导学,领导的学习是主动的,是在想学但犹豫的时候被劝说。
- 35、人生最难说服的是家人,所以说身教大于言传;人生最难赚的是金钱,所以才会小富由勤、大富有命;一生最难看清的是人心,所以才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生最难得到的是成功,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要为而不争;人生最难说清的是幸福,所以古人告诉我们要知足;人生最难预测的是自己寿命,所以要学会选择,懂得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在快乐、健康、平安中过好每一天,笑对苦难,向死而生。
- 36、上文“臣闻之”中的“之”是代词,它指代。
- 37、此文出自西汉刘向所著的《说苑》
- 38、炳烛而学,为师旷劝谏晋平公不要因为年老而放弃学习所设之比喻。
- 39、充足的睡眠是最基本和最重要得的基础;
40、匡衡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了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用书映着光来读书。当地有一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里十分富有,书又很多,匡衡就给他家作雇工,辛苦劳动而不要求报酬,主人感到奇怪,就问匡衡,匡衡回答说:“希望可以读遍主人的书。”主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 41、师旷回答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好啊!”
- 42、晋平公向师旷询问道:“我年纪七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 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 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蜡烛的光亮,与摸黑走路比,哪一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啊!”
- 43、师旷说:“臣虽双目失明,但还不至于眼里没有君。臣的话自有臣的道理,怎么敢戏弄国君呢?”
- 44、解释:①暮:晚。②安敢:怎么敢。③善:好。
- 45、文言文精讲:邹忌讽齐王纳谏
- 46、众所周知,毛泽东同志一生纵横天下,波澜壮阔,得益于他书剑双修,学用兼擅。正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使他具备了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深邃辩证的哲学思想、高山仰止的情操风范,沛然如瀑的诗意才情…我最喜欢他这么一句话:“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不愧是一代伟人,他仅用十个字就回答了一个千年之问“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读书就是为了运用,用于内则“修身、齐家”,用于外则“立业、成才”,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社会,成为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
- 47、晋平公年逾七十想要学习,担心为时已晚,而师旷却劝他炳烛而学。接着师旷又打了三个比喻,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
- 48、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的确如此。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绛先生在一篇《读书苦乐》里,这样写道:“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这就是杨绛先生热衷于读书的原因。她说书包罗万象,从过去到现在甚至延伸到未来,一以贯之,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书的世界里随意阅历,随时
- 49、目前,还不清楚iPhone8是否会配备这种声波成像技术。不过,根据此前曾有预测称,iPhone8将使用面部识别技术取代TouchID。苹果将在iPhone8上配备革命性前置3D镜头,实现面部识别功能。
50、晋平公认为年龄七十岁了,想要再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用比喻论证分析: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学习的状态是有所不同的,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但他的分析同样告诉我们:不管怎么样,学习对人总是有好处的,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 51、刘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讲的是读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讲的是读书可以使人从中获得精神营养。高尔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讲的是读书可以使人类精神整体上升、进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的是读书可以救国,也可以富民强国。
- 52、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53、有一天,晋平公对晋国的乐师师旷说:“乐师,寡人的年纪已经70岁了,很想学习,恐怕为时已晚了。”
- 54、此句出自“晋平公炳烛而学”的典故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暮:晚、迟。恐已暮矣:恐怕已经晚了。
- 55、晋平公到了老年,反思自己平庸的一生,忽然产生了一种要求学习的强烈欲望,但又感到来日不多,怕学不好,因而心情十分矛盾。
- 56、此文出自西汉刘向所著的《说苑》扩展资料文章赏析:
- 57、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 58、匡衡“凿壁偷光”,苏秦“悬梁”、孙敬“锥刺”,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祖逖“闻鸡起舞”,扬时“程门立雪”,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司马光“圆木警枕”,李密“牛角挂书”,范仲淹“断齑画粥”,董仲舒“目不窥园”,江泌“映月读书”,董遇“三余读书”,欧阳修“三上读书”等等。
- 59、扩展知识:晋平公年逾七十想要学习,担心为时已晚,而师旷却劝他炳烛而学。接着师旷又打了三个比喻,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
60、文言文精讲:晋平公炳烛而学
- 61、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 62、实际上,我们都是在一种心中有希望之“光”、有美好梦想的快乐感受中不断提高的,而学习本身充满了快乐。特别是学有所悟的激奋与微笑,总能使我们感到眼前一亮、天宽地阔的愉悦。通过学习我们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知识、补足了精神之钙,激活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潜能,它让我们在向美而行的旅途中,看见更加开阔的世界。我们依靠学习走到今天,同样我们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 63、孰与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摸黑走路。孰与:连用表示比较。
- 64、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炳烛而学?”
- 65、年2月24日,人力资源部再一次召集食堂的两家供应商负责人就员工近期对食堂提出的问题进行沟通解决,比如菜量偏少、大荤配菜多和排队时间长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人力资源部和食堂两家负责人进行了讨论,对能立即改善的问题,食堂负责人表示会马上进行改善,对于一些需要双方配合的问题,比如公共区域的卫生状况,两家表示会认真打扫好自己所负责的区域,维护食堂的干净整洁。
- 66、师旷:对君主酒后的胡言乱语,敢于直谏,是一位刚直忠正之臣晋平公:酒后乱言,狂妄自大,不是一个圣明之君;但他能知错就改,能虚心接受臣子的意见,不失为一个明理之君。
- 67、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 68、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 69、晋平公想:我说时间晚了,是指年纪大了,而不是指时间到了夜晚,他却让我点亮蜡烛,这不是开玩笑吗?
70、外媒曝光,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日前通过了一项苹果在2016年8月申请的“声波成像”专利。
- 71、坚持体育锻炼,提高集体的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发生;
- 72、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蜡烛的光亮,与在昏暗中行走比,哪一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啊!”
- 73、师旷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他博学多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心里亮堂着呢。晋平公问师旷说:“你看,我已经70岁了,年纪的确老了,可是我还很希望再读些书,长些学问,又总是没有信心,总觉得是否太晚了呢?”
- 74、常听人们说世间和出世间,很多人以为世间就是我们住的那个世界,出世间就是到另外什么地方去,这是不对的。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就是出了家也在这个世界。得道的阿罗汉、菩萨、佛都是出世间的圣人,但都是在这个世界普度大家,可见出世间并不是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世是有时间性的,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在这一时间之内的叫世间。佛家以为可变化的叫世,在时间之中,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有到没有,好到坏,都是一直变化,变化中的一切都叫世间。世还有蒙蔽的意思,一般人不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要怎
- 75、上文“臣闻之”中的“之”是代词,它指代“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句话。
- 76、均衡摄取蛋白质、糖分、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
- 77、为什么书籍有如此大的魔力呢?连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全才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苏东坡都讲“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呢?因为书是人类知识的记述、智慧的集萃、文化的传承!
- 78、晋平公炳烛而学:何不炳烛乎?炳烛之明善哉!张溥与七录斋:朗诵一过即焚之日沃汤数次以故名高一时
- 79、注意气温变化、保持水分摄入
80、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会有好处。
- 81、晋平公作为一位国君,政绩不平凡,学问也不错。在他70岁的时候,他依然还希望多读点书,多长点知识,总觉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太有限了。可是70岁的人再去学习,困难是很多的,晋平公对自己的想法总是自信心不足,于是他便询问他的一位贤明的臣子师旷。
- 82、今天全网又在纪念汪国真,而和汪国真同一年诞生的简化字,也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在万物互联的今天,看看那些六十年前被简化了的汉字,是否充满了玄机呢,君不见親却不見为亲,愛而無心却做爱,產不仅仅是人生产,厰內空空也变厂,導而無道却能导,雲而無雨也为云,没有門户也開関,鄉裡再無青壮郎,兒無头脑也是儿,孝子不變意确变,孝老变成了孝顺小。
- 83、晋平公想到这里,就对师旷说:“乐师,寡人虽无太大作为,但怎么说仍是你的国君,哪里有做臣下的戏弄国君的呢?”
- 84、切忌积累压力,保持心情愉快,患上感冒的几率会相对降低。
- 85、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学无止境,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 86、师旷说:“我听说过几句话,不知君侯有兴趣听没有?”
- 87、师旷说:“有几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好学,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光辉灿烂,前途无限;一个人在壮年时期好学,就像中午的太阳一样,光辉正盛,大有前途;一个人在老年时期好学,好像蜡烛的光亮一样,它的光亮虽然不如太阳的光辉,不也比在黑暗中走路更强吗?”
- 88、炳烛而学一词为师旷劝谏晋平公不要因为年老而放弃学习所设之比喻。
- 89、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90、小寓言大智慧: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不应该取笑那些勤奋好学的老年人,相反,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他们的精神。
- 91、晋平公说:“此话怎讲?”师旷回答说:“我听说,人在少年时代好学,就如同获得了早晨温暖的阳光一样,那太阳越照越亮,时间也久长;人在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好比获得了中午明亮的阳光一样,虽然中午的太阳已走了一半了,可它的力量很强、时间也还有许多;人到老年的时候好学,虽然已经日暮,没有了阳光,可他还可以借助蜡烛啊,蜡烛的光亮虽然不怎么明亮,可是只要获得了这点烛光,尽管有限,也总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了吧?”
- 92、安有:哪有。安:怎么。为人臣:做臣子的。戏:戏弄,开玩笑。
- 93、善哉:说得好啊。善:好。
- 94、一处朗诵爱好者撒欢的天地
- 95、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 96、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其君主的呢?”
- 97、晋平公说:“近日寡人心中苦闷,也无人跟寡人说真心话,近臣都是一些溜须拍马的献谗之辈,你能跟寡人说真心话,寡人当然有兴趣听了。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 98、文中的晋平公年欲七十想要学习,恐怕为时已晚,而师旷却劝他炳烛而学。接着师旷又打了三个比喻,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
- 99、解释:①暮②安敢③善
100、晋平公,姬姓,晋氏,名彪,即位之初,与楚国发生湛阪之战,获得胜利。后来,令祁黄羊举贤,祁黄羊先后推荐仇人解狐和儿子祁午,留下“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美誉。二度有疾,鲁昭公元年,求医于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