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
2023-03-04 11:25:38
4496
- 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赋得古原草送别
- 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赋得古原草送别
-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4、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为:
- 5、书写专家:孟繁禧
6、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
- 7、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
- 8、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 9、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白居易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它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唐诗中名篇里的名句。
- 10、这首古诗,区区几句,完全彰显了白居易的所读经典之多,时文也不少的——他还借助了,当时唐朝流传最胜诗人的名句——可谓是浩渺博学。
- 11、“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12、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转发朋友圈,让更多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吧。
- 13、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 14、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 15、专心陪着孩子一起健康成长,为孩子独立搭建一个专属的知识框架,这还真的只能“私”到底了。我很希望能招到我特别喜爱的孩子和学生,我将把我一生的私人浅薄之学完全传递给他,供他未来参考所用。
16、用新生的翠绿来照亮古老的东西
- 17、白居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18、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草书贴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19、《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句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传诵千古。
- 20、把古诗唱给你听|《咏鹅》
- 21、《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7年,作者当时实龄未满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想求他在公众场合帮着扬扬名。“居易”这个名字根据词义可以解释为住下很方便。顾况看到白居易年纪轻轻,就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不易。”等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联时,顾况大为惊奇,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
- 22、供后人知晓,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离任前,白居易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以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事后再补回原数。当这笔基金一直运作到黄巢之乱时,当黄巢抵达杭州,文书多焚烧散失,这笔基金才不知去向。
- 23、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24、“晴翠”,绿得很阳光,绿得很媚人,绿得很青春,这便是“翠”。另外,“晴翠”,是指在阳光照耀下。后面“接荒城”,“荒城”不是荒凉的意思,春天怎么会有荒凉的东西呢?而是讲这个城市也是自古而来的,与“古道”相互对应。古原上草带着一个“古”字好了,指荒古以来的人民居落,“晴翠”接着它,实际上仍与先前一样,就把一种现实中不断生长、不断生死变化的草和一种亘古如兹的历史联系了起来。所以这两句虽然不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么警策,看了以后灼人眼目,但是它很有意味。
- 25、【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注释离离:繁盛的样子。
26、把古诗唱给你听|《黄鹤楼》
- 27、把古诗唱给你听|《明日歌》
- 28、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新生。业火不能把它烧尽,春风吹来它又重生。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又要为朋友送别,芳草青青像是满含别情。
- 29、传说自居易十六岁时由江南到长安考举人,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谒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看看他的姓名,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正贵,在这里居住可不太容易啊!”及至披阅白居易的诗,读到这首《古原草》,不由得赞叹道:“能做出这样的诗语,居亦易矣!”白居易从此名声大振。
- 30、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 31、诵读专家:雅坤
- 32、这便有了古原了,“远芳”还是指草,是从远处望去的。但是这个视野很平旷,写漫天遍地的草往远处蔓延的情形。往往到了春天,到了“春风吹又生”之后,这些草把古道都占满了,也就是大路小路旁都长满了这种芳草。这个景象放开去十分平旷。“侵古道”,这古道并非说这条马路是一历史文物,不是盖了、修了许多年的路,而是古来的道路,于是就把草和历史联系起来了。“远芳”它占满了古老的道路,也可以说“一岁一枯荣”一句在这里有个回想,即自古如此,芳草萋萋,所以春天时今天的道路边到处是这种翠绿的草,于是便提到了“晴翠”。
- 33、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 34、总结起来,白居易此次应试答卷的习作——前四句,写草;六句写草中的古原;八句用送别之境,点燃古原草的浓浓不舍之情。
- 35、白居易的这首诗——送别部分,就是借助词句而来。
36、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 37、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春风吹又生”,诗人送别友人是在春季。
- 38、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lílíyuánshàngcǎo离离原上草,yīsuìyīkūróng一岁一枯荣。yěhuǒshāobùjìn野火烧不尽,chūnfēngchuīyòushēng春风吹又生。yuǎnfāngqīngǔdào远芳侵古道,qíngcuìjiēhuāngchéng晴翠接荒城。yòusòngwángsūnqù又送王孙去,qīqīmǎnbiéqíng萋萋满别情
- 39、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 40、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 41、古诗赏析|黄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42、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出生日期:公元772年2月28日逝世日期:公元846年
- 43、把古诗唱给你听|《悯农》
- 4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是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 45、在杭州刺史任内,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因此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
46、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
- 47、形容那些代表历史正方向却被压制的东西
- 48、《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 49、《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来的题目叫《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全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的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句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传诵千古。
- 50、把古诗唱给你听|《相思》
- 51、
- 52、远处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阳光下的绿色连着荒城。
- 53、
- 5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形象的描绘了春草的茂盛、原野的阔远及春日的和煦。“古道”、“荒城”紧扣题中“古原”,用人事的代谢与自然界的光景常新作对照,以“侵”、“接”二字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极其传神。最后两句将友人依依惜别之情化作触手可及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如在眼前。
- 55、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56、【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 57、萋萋:茂盛的样子。这两句借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
- 58、责任编辑:卢坤霞审核:罗运锋
- 59、白居易人,后迁下邽。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 60、这是唐代白居易写的一曲,也是生命的赞歌。原文如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 61、意思是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 62、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 63、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赋得是什么意思?赋得:用古诗或成语作诗。诗名前通常有“赋得”字。这是古人作诗或文人聚会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著,这首诗表达了朋友的离别之情,通过描写古代平面上的野草,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首野草颂,然后又可以看作是一首生命颂,前四句重点讲述了野草生命的历时美,后四句以同步美为主,整首诗构图严谨,语言自然流畅,对仗保持得很好,山水诗和谐,二人意境完美;这首诗是一首以“古原草送别”为主题的诗。
- 64、《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 65、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 67、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子。
- 68、《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赋得是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的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句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
- 69、第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 70、野yé火huǒ烧shāo不bù尽jìn,
- 71、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 72、古诗赏析|送元二使安西
- 73、这也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 74、把古诗唱给你听|《一字歌》
- 75、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的意思如下: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芳香古老的道路上弥漫,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离别之情如茂盛的野草,充塞胸怀。
76、唐人的咏物诗,往往仅在最后一句才能见到作者的本意。白居易一向提倡作诗要通俗易懂,但也不反对用隐喻的办法。《古原草》这首诗题目标有“送别”二字,很显然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篇。而通篇几乎都在写草,实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显示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谊。情深意切,所喻尤为巧妙,不愧为、白居易的成名作。
- 77、草/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7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四联均紧扣“离别”起承转合,诗中的离情别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现,又具有深刻的哲理、开阔的意境、高昂的格调,不愧为古代送别诗中的上品。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三首送别诗中,诗人将叙事与写景相结合,借物抒情,情景交融,生动地表达了送别时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 79、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80、最后以“凄凄满别情”,将这份春草的盎然之势,古原的不灭之情,都给予了相思不舍的真情。
- 81、今天要讲的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必背古诗中的一首
- 82、好了,今天聊爸的国学私塾,唐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就讲到这里了,下周继续。
- 83、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 84、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 85、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86、
- 87、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88、白话文:古原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昌荣。
- 89、我很想告诉孩子们一个真相——这首古诗,其实不是白居易送别朋友的写作,虽然内容很感人,很形象,很丰满,还有深深的离别惆怅之情。但不是,就不是!
- 90、从这里我们完全可以看到考生在应试时候的局限,也可以体会到考生年少,并未更多生活经历,而导致大部分的情感和见识,都是从书本,经典之中获得的。
- 91、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 92、把古诗唱给你听|《春晓》
- 93、出自《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 94、面对古老的原野上那生生不息的小草,白居易看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写下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千古名句,为后世代代相传。
- 95、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96、这首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诗的前两句写在一望无际的古老郊原上,草木繁盛,一岁岁,一年年,枯荣交替,不知经历了多少春夏秋冬。这两句平平淡淡地如实写来,看似无奇,实则揭示了那片古老草原上草木繁荣与枯败的自然规律。诗人以以“离离”二字冠于句首,则给我们造成一种春草繁茂的印象。“离离”是用来描写一种果实累累,枝繁叶茂的状态。所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二句的重点在“荣”,而不在“枯”。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草木的顽强生命力,而且揭示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象征人在逆境中顽
- 97、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 98、
- 99、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 100、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