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黄云和北风的诗句,关于黄云的诗句(51个)

  • 1、霜花如钱风格格,万里黄云度沙碛。——胡奎《木兰辞》
  • 2、黄云高阙芳菲少,紫塞长城氛祲多。——杨慎《交河令行赠袁子变》

  • 3、邺城苍苍白露微,世事翻覆黄云飞。——李颀《郑樱桃歌》
  • 4、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高昌为高昌第十一》
  • 5、乌鸦盘舞黄云乱,早与商量雪意生。——范成大《次韵袁起岩常熟道中三绝句·小雨萧寒破晚晴》
  • 十月雷惊蛰,黄云接地阴。——杨弘道《阻隆曲寨》
  • 6、十月雷惊蛰,黄云接地阴。——杨弘道《阻隆曲寨》
  • 7、唯有农家爱春尽,黄云堆麦雪抽丝。——张嵲《次韵惜春》
  • 8、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高适《蓟门行五首》
  • 9、河洲尘沙起,有若黄云浮。——储光羲《效古二首》
  • 10、麦熟熟,黄云肩堆满屋。——方岳《三禽言·麦熟熟》
  • 11、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高适《蓟中作》
  • 12、黄云护灵芝,丈人非独醉。——敖陶孙《袁同史丈令赋所欲醉皓堂诗以为后日数椽张》

  • 13、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岑参《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
  • 14、苍苍落日黄云西,驱马城边寻古道。——张耒《自南京之陈宿柘城》
  • 15、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江淹《古离别》
  • 16、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阳寻旧师。——李商隐《东还》
  • 17、山阳渎口悲风起,白日欲裂黄云死。——张萱《迷楼怀古》
  • 18、赤光来照夜,黄云上覆晨。——张说《奉和圣制千秋节宴应制》
  • 黄云驱匹马,惊风击饥鹰。——屈大均《为故黄靖南侯参军陆生作》
  • 19、黄云驱匹马,惊风击饥鹰。——屈大均《为故黄靖南侯参军陆生作》
  • 20、黄云满坞沙田稻,白雪漫山荠菜花。——楼钥《过苍岭·黄云满坞沙田稻》
  • 21、雉雏高飞夏风暖,行割黄云随手断。——高启《打麦词》
  • 22、桑乾西去出长城,白草黄云疋马轻。——王汝玉《送山西行都司断事》

  • 23、悠扬落日黄云动,苍莽阴风白草翻。——李频《送边将》
  • 24、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李颀《古意》
  • 25、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罗隐《即事中元甲子》
  • 26、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李白《乌夜啼》
  • 27、稻陂正满绿针密,麦陇无际黄云平。——陆游《丰年行·南村北村春雨晴》
  • 28、挂梁龙骨经时蛰,井井黄云秋已及。——陈傅良《送郡守汪充之移治严陵》
  • 29、龙支城头暮吹角,黄云蔽天沙草薄。——曾棨《龙支行》
  • 30、青衫白发尊前酒,紫塞黄云马上诗。——萨都剌《送南安镇抚赵南山捧表西省》
  • 31、黑风不作黄云交,将军宴客具行庖。——王彝《癸酉岁徐枢密第赏雪》
  • 笑黄云出塞,青衫拭泪,恩怨事,君休道。——王恽《水龙吟·丙戌八月十二日宴李氏宅,郡侯扎忽》

    32、笑黄云出塞,青衫拭泪,恩怨事,君休道。——王恽《水龙吟·丙戌八月十二日宴李氏宅,郡侯扎忽》

  • 33、开帘望天色,黄云暗如土。——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 34、马度黄云塞,雕飞白草原。——谢榛《隆庆道中有感》
  • 35、帛书不系雁南飞,衰草黄云澹无色。——潘纯《复龙洲先生墓》
  • 36、黄云飞旦夕,偏奏苦寒声。——马戴《塞下曲二首》
  • 37、幽燕沙雪地,万里尽黄云。——李白《送崔度还吴》
  • 38、旌旗日落黄云戍,弓剑霜寒白草原。——李汾《避乱陈仓南山回望三秦追怀淮阴侯信漫赋长句》
  • 39、将知白雪上方饭,出自黄云负郭田。——释正觉《机禅人发心丐田》
  • 40、绿水千肠咽,黄云四面平。——寒山《诗三百三首》
  • 41、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贾至《燕歌行》
  • 42、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43、每望南峰如对君,昨来不见多黄云。——皇甫冉《寄刘方平》
  • 44、坐看黄云呈上瑞,田家无处不忻忻。——吴芾《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稻苗初穗出纷纷》
  • 黄云压地秋离离,西风摇落千杨枝。——宗臣《江上访朱氏》
  • 45、黄云压地秋离离,西风摇落千杨枝。——宗臣《江上访朱氏》
  • 46、城头落日黄云起,断草飞蓬满千里。——李新《出塞·城头落日黄云起》
  • 47、紫塞惊瞻苏武庙,黄云愁拂李陵碑。——黄省曾《上皇北狩歌一首》
  • 48、麦畦就熟黄云委,秧垅初齐绿浪生。——赵蕃《建德道间》
  • 49、四山紫雾千寻合,万顷黄云一望平。——倪岳《癸卯七月望前二日谒陵道中喜晴一首》
  • 50、会当劳以三日霖,绿浪黄云看掀舞。——赵蕃《次韵毕叔文苦旱叹》
  • 51、黄云随袜知何处,招得冰魂付北枝。——姜夔《绿萼梅》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