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的古诗

  • 1、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 2、如果您觉得小听童对您的宝宝成长有益,请分享给您身边正在成长的宝宝们!!
  • 3、这首题图诗,着意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
  • 4、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里的“三两枝”写出了初春时节,,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所以,“三两枝”主要还是突出时令是早春!
  • 这是首题画诗,画是视觉的艺术,所以诗人不能直白写画中景象,那样诗就会成为画的附庸。诗是语言的艺术,诗人必须要用文字将画的意境提升,诗人在这首诗里最妙地是虚实结合,既实写“竹外桃花”“蒌蒿满地”等春景,又虚写“春江水暖”“河豚欲上”种种画外之意,让人观画忘俗,见诗生情。两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6、这是首题画诗,画是视觉的艺术,所以诗人不能直白写画中景象,那样诗就会成为画的附庸。诗是语言的艺术,诗人必须要用文字将画的意境提升,诗人在这首诗里最妙地是虚实结合,既实写“竹外桃花”“蒌蒿满地”等春景,又虚写“春江水暖”“河豚欲上”种种画外之意,让人观画忘俗,见诗生情。两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 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8、《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9、【惠崇春江晚景的古诗】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是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 10、品味诗意童年,见证快乐成长
  • 11、《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这首古诗的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 12、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 13、【惠崇春江晚景的古诗】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
  • 14、河豚们逆流而上的场景虽然未在慧崇的画里表现出来,但是凭借着诗人丰富的想象,河豚们回到江里孵卵的温馨场景跃然纸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瞬间转化为了有声的、活动的诗境。
  • 15、我们继续看诗的后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仍然是对物候的描写,在河滩上长满了成片的蒌蒿,芦苇也长出了短短的新芽。“正是河豚欲上时”,是说河豚在这个时候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洄游到江河中来。整首诗看下来,每行诗都是前一句描写静态的植物,后一句描写动态的动物,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让我们在读诗的时候,仿佛真的能看见惠崇的《春江晚景图》。
  • 16、不过这种手法并不是苏轼的原创,唐代诗人孟郊就写过“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用春雨后发芽的嫩草来表达春意的来临;杜牧也有“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的诗句,用大雁表明气温的回升,用梅花的香气写出余寒未退,这几句诗都与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有异曲同工之妙。

  • 17、《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
  • 18、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 19、次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写近处的水景。这一句历来被认为是神来之笔,其实也是化用了前人诗句。孟郊有诗“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杜牧有诗“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苏轼化用后,后来的张栻“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也都开始化用。惠崇图中应该画有鸭群在江中凫水,但诗人偏偏代入鸭的感受,用触觉感受代替视觉感受,把二维的画变成三维的虚拟体验,不仅真实,而且富含理趣。诗句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只有最接近底层才能获得真相。正是
  • 20、绿油油的蒌蒿长得满地都是,可爱的芦苇发出了芽,春风一吹,小芽就在风中翩翩起舞,欢快地唱着那美妙的属于这个季节的歌曲。
  • 2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22、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 23、赏析四:语言赏析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 24、“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优美的古诗吧!
  • 25、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这里的欲,是正要,想要的意思。
  • 26、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其二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所作的一首描绘早春时节桃花开放,鸭子在水中嬉戏的景象,显示了春天的活力,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 27、?快来和老师一起学习《惠崇春江晚景》的古诗解读、注释、作者介绍,轻松愉快学古诗吧!
  • 28、开放的桃花,江上浮游的鸭子,满地的蒌蒿和刚出芽芦苇。“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点活了画面《惠崇》,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1085年于汴京所作。原诗共两首。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即欧阳修所谓“九僧”之一。他能诗善画,特别是画鹅、雁、鹭鸶、小景尤为拿手。《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 29、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古诗眼前浮现的是:江南仲春景色。疏落的翠竹,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还有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 30、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 宋初九僧之能诗能画。
  • 31、宋初九僧之能诗能画。
  • 32、不负韶华,让我们一起继续诗海畅游吧!
  • 3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还能诗善画。苏轼诗的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34、惠崇春江晚景的古诗是:
  • 35、诗是东坡看到惠崇的名作《春江晚景》而写的。惠崇是宋朝初期著名的画家、僧人,他能诗善画,特别是画鹅、雁、鹭鸶、小景尤为拿手。《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东坡的诗也有对应的两首。不过最为大家熟知的还是其中描写鸭戏图的一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另一首是描写飞雁的: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 36、示例:三两枝的桃花、满地的蒌蒿、抽出短芽的芦苇

  • 37、古诗意思: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 38、宋代苏轼所作的《惠崇春江晚景》全诗注音如下:
  • 39、读《惠崇春江晚景》,完成填空练习。
  • 40、《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两幅画作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
  • 41、《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第二首诗题“飞雁图”。第二首诗为“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 42、蒌蒿满地芦芽短,
  • 43、关键词:上指逆江而上。
  • 44、这首诗除了对画面有了生动的描述之外,还虚实结合,富含哲理,引人深思,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拓宽了画的意境。
  • 45、综合频道每周五晚19:45
  • 46、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是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 47、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 48、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 49、最直接的就是,我们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你家附近新开了什么店,或是什么老店关门了,你家对门来了什么邻居,楼下的马路在施工,准备扩建等等这一系列变化;
  • 50、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 51、蒌蒿、芦芽、菘菜三种菜
  • 52、目前小学生已经开始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该版本语文课本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
  • 53、必背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54、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 55、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57、“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这一句大体写惠崇所绘的“飞雁图”,大雁北飞,有几只雁不舍这春天美景,差点脱离了队伍。并且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依依不舍的几只归雁比作了“北归人”,使画中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 58、⑸依依:不舍之貌。《楚辞》"恋恋兮依依。"归人:回家的人。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59、当时福建建阳有一名僧人,叫做惠崇,他和苏轼是好朋友,也能诗会画。他曾经画过两副《惠崇春江晚景》图,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而苏轼这首《惠崇春江晚景》就是为慧崇的第一幅“鸭戏图”所题的诗。
  • 60、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诗词乐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是《惠崇春江晚景》,一起来了解古诗里的故事吧!
  • 61、更待江南半月春。gèngdàijiāngnánbànyuèchūn。
  • 62、惠崇是北宋初“九僧”之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北宋初。建阳人,还有说淮南人。能诗善画。惠崇擅画鹅、雁、鹭鸶,尤长于小景。惠崇作品多画寒汀远渚、水鸟飞集,将山水与花乌相融合,形成禅意盎然、荒率虚旷的小景山水,当世人称“惠崇小景”。惠崇生前便有画名,而且在其死后五十年左右达到了鼎盛,沈括、王安石都曾写诗赞美他。王安石曾说“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他的画现在还有些遗存,但没有这幅《春江晚景》。也有人说,原画应该是《春江小景》,所以诗的原题应该是叫《惠崇春江小景》,后来
  • 63、这里是所有小朋友展示自我的舞台
  • 64、诗到了第四句,就更进一步给大雁以人的情感。"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诗人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大雁恋恋不舍是因为南方比北方温暖,所以诗人就写下了大雁认为北方很冷,而且远远地就知道了沙漠风多雪多;这还不止,最后一句诗人进一步写大雁希望在江南多呆几日。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惠崇的绘画由"定格"转变成了"录像",使大雁北飞的情景充满着人的情感,是颇有新意的。
  • 65、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人。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
  • 66、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

  • 67、《西河诗话》:“与汪蛟门舍人论宋诗。舍人举东坡诗‘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不远胜唐人乎?予曰:此正效唐人而未能者。‘花问觅路鸟先知’,唐人句也。觅路在人,先知在鸟,以鸟习花间故也,此‘先’,先人也。若鸭,则‘先’谁乎?水中之物,皆知冷暖,必先及鸭,妄矣。”
  • 6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69、诗到了第四句,就更进一步给大雁以人的情感。“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诗人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大雁恋恋不舍是因为南方比北方温暖,所以诗人就写下了大雁认为北方很冷,而且远远地就知道了沙漠风多雪多;这还不止,最后一句诗人进一步写大雁希望在江南多呆几日。
  • 70、关键词: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 71、传递时代正能量,开启美好新希望
  • 72、▶️天水部分地区迎来入秋首场降雪,未来一周天气↘
  • 73、元丰八年,也就是公元1085年,宋哲宗即位,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变法新势力被打压,反对变法的苏轼也因此被召回京城汴梁。《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就是苏轼在元丰八年,在汴京为僧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
  • 74、春天的朝气和生命的活力
  • 75、怎么样,这下大家知道一个有文化的吃货是多么的可怕了吧?小包从今天起也要努力啦,不然再遇到好吃的,只能说一句“好吃好吃”,也太无趣了吧。
  • 76、赏析五:诗歌结构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诗的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 77、《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六:“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
  • 78、正是河豚欲上时。zhèngshìhétúnyùshàngshí。
  • 79、天水广播电视台少儿栏目品牌升级
  • 80、竹外桃花三两枝,zhúwàitáohuāsānliǎngzhī,
  •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 81、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 82、《惠崇春江晚景》《huìchóngchūnjiāngwǎnjǐng》
  • 83、“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
  • 8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85、蒌蒿满地芦芽短,
  • 86、依依还似北归人。yīyīháisìběiguīrén。

  • 87、《惠崇春江晚景》的古诗诗意是竹林外盛开着两三枝早开的桃花,春天江面水暖,应该是那浮水的鸭子最先知晓。满地都是嫩嫩的蒌蒿、短短的芦芽。这正是河豚逆江而上的时节。《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通过对春天江面景物的描写为我们揭露了生活中的哲理。江岸上是竹林外盛开的桃花,江面上是浮水的鸭子,满地蒌蒿、短短芦芽,表达了诗人在生活细节的观察入微和春天的喜悦之情。只有身临其境,才知道真实的感受。
  • 88、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苏轼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略显幽寂,与海棠自甘寂寞的性格相合。后两句用典故,深夜苏轼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苏轼是一个性情中人。
  • 89、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本组诗中的第二首诗一般鲜为人知,但其创作水平也是很高。
  • 90、段话或一首诗描写图上的景物。
  • 91、好啦,最后让我们再来念一遍这首吃货诗人苏东坡的诗吧。
  • 92、⑴惠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⑶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 93、《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这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诗文如下:
  • 94、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 95、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 96、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 97、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景物的特点,
  • 98、惠崇:福建建阳僧,
  • 99、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 100、⑴惠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