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简介(100个)

  • 1、作者的审美情操,在绝句中含而不露。意象的灵动和思维的发展,组成了这首绝句的灵动之美。有人会从这首诗中读出颓废,他们认为,既然千年之后万事皆空,何必还要孜孜以求?有人却感到应该振作精神,纵然不能青史留名,也要实现人生的价值,人活一世,不可虚度一日。朋友们赞成哪一种观点,欢迎分享!
  • 2、石头城是金陵的古称,在六朝时代一直是国都,唐高祖时被废弃不用。悠悠千载,却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悲叹。刘禹锡回顾这二百年的沧桑变化,也是感触颇深。

  • 3、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赠户部尚书。
  • 4、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收束全篇,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 5、⒉惟吾德馨
  • 《杜工部草堂诗话》:上自齐梁诸公,下至刘梦得、温飞卿辈,往往以绮丽风花累其正气,其过在于理不胜而词有余也。
  • 6、《杜工部草堂诗话》:上自齐梁诸公,下至刘梦得、温飞卿辈,往往以绮丽风花累其正气,其过在于理不胜而词有余也。
  • 7、这首诗一出,他留在京城的职位又黄了,被打发到苏州、汝州、同州当刺史的闲职,但他游山玩水,填诗作赋,交友唱和,早将名利置之度外。
  • 8、第一层以类比的方式引出文章主旨。文章开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大气之语开篇,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似有些突兀,但回头一看,却又浑然一体,因为上面的对比句恰好为这句的引论铺下了基础。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
  • 9、全诗简洁明快、沉郁悲慨又充满豪情,不仅凭吊了刘备的英雄故事,更抒发了诗人矢志改革图强,不惧失败、不甘沉论的决绝之心。
  • 10、就如上面我们提到的《陋室铭》中,他就提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而且自封为德馨,就如同现在很多人标榜自己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一样。你看,刘禹锡根本不用别人帮忙,自己就把牛皮吹得鼓鼓的,把自己标榜成道德模范了。
  • 11、⒊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12、职业: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 13、⒈名:名词活用动词,出名。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14、你们以为我永远不能回到权利中心了吗?
  • 15、我在披风沐雨时,你们在哪里?
  • 16、会昌二年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
  • 17、最后两句可是厉害,大意是说,玄都观里再多的桃树,那都是我离开后才栽的。字面意思说的是桃树,实际上即使是个傻子也明白,这是实实在在表达对朝廷上那些官员的不屑。
  • 18、刘禹锡故居自宋代以来,明代、清代都对陋室进行过扩建和重建。1986年,陋室由安徽省、和县拨款修葺。同年,陋室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5多亩。2008年,安徽和县斥资千万元改造刘禹锡陋室铭故居。
  • 19、年,65岁的刘禹锡因患足疾,向朝廷上书辞官。三起三落,就此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 20、【刘禹锡简介】振臂犹堪呼一掷,争知掌下不成卢。
  • 21、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 22、你李绅都已经司空见惯了,就不能把这个美女送给已经想断肠的苏州刺史吗?

  • 23、府在刘禹锡墓的基础上,耗巨资建设了占地280多亩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刘禹锡公园,并免费向市民开放。刘禹锡墓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城东二十里铺乡狼窝刘村南高地上,古称檀山。墓北距郑州至上街公路约70米,坐北面南,有圆形土冢,冢高约5米,周长约20米。据民国《荥阳县志》载:“刘禹锡墓在檀山。”
  • 24、其他方面的论文如《答饶州元使君书》、《论书》、《答道州薛郎中论方书书》、《答道州薛郎中论书仪书》,都征引丰富,推理缜密,巧丽渊博,雄健晓畅。二是杂文。一般因事立题,有感而发,如《因论》七篇;也有的是“读书有所感,辄立评议”,如《华佗论》、《辩迹论》、《明贽论》等。
  • 25、《江南文脉》诗词篇07王安石《泊船瓜洲》
  • 26、刘禹锡,江苏徐州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唐贞元九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长期被贬,晚年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故有“诗豪”之称。此外,还从民间歌谣中汲取营养创作了大量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竹枝词”。有《刘宾客集》存世
  • 27、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 28、永贞革新、诗歌创作目录1人物生平▪早年生活▪贬谪生涯▪晚年生活2文学成就
  • 29、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被白居易称赞为“诗豪”,意思指诗人中的豪杰、出众者的意思。
  • 30、刘禹锡曾在《赠乐天》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虽然自己中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但晚年相对比较发达,就像严寒之中的冬青树,虽然栉风沐雨,却不改苍碧本色。下面介绍刘禹锡有感于白居易的诗作,题写了一首七律,饱含哲理,启迪深刻。
  • 【刘禹锡简介】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
  • 31、【刘禹锡简介】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
  • 32、白居易一生经历坎坷,既有江州司马的凄楚记忆,也有担任杭州刺史的志得意满。乐天晚年厌倦仕途,潜心修行,他在这首诗里表现出一种不胜宦途沉浮之感。

  • 33、刘禹锡还曾有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的名句使人在感慨之余,有了振奋的激情。作者用自然界的运动、和人类社会的变迁画面,牵引着人们的感喟,也启示人们需要振作。
  • 3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卧龙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
  • 35、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 36、本名刘禹锡别称刘宾客、诗豪字号庐山人
  • 37、东隅有失谁能免,北叟之言岂便无。
  • 38、结果只是螳臂当车,宦官权贵以及手握兵权的藩镇军阀一反扑,不仅逼迫皇帝禅位,还将他们纷纷贬官。带头的王叔文被赐死,王伾被贬后病亡;剩下的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均被贬为边远八州的司马,是轰动一时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刘禹锡突然从人生巅峰跌到了谷底,之后他一被贬就是长达23年之久。
  • 39、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诗中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 40、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变革集团的成员之一。
  • 41、刘禹锡还干过更牛的一件事,他在苏州任上写过一道诗:
  • 42、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与韩愈、柳宗元等人关系莫逆。因与朝廷权贵政见不同,长期被贬在外地为官,因作品中多有高扬开朗之风,被称为诗豪。刘禹锡的仕途坎坷,多次被贬,长年在边远地方执政,对时政多有不满,诗歌中经常出现讽刺、抨击政敌的内容。《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这两首诗即是针讽刺政敌之作。

  • 43、老刘深知挫折和失败难以避免,关键要振作精神,争取建功立业的良机,同时还要坚定信心。振臂一呼,也能掷地有声;一直争执下去,自己也不会成为像尊卢那样的古代君王。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以及自强不息的高洁品质,确实值得后世学习。
  • 44、刘禹锡的一生,在政治上,是斗争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是在被打击中不断反击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他自立门户,不断创新,写出大量雄浑苍劲的诗歌。同时,他又以诗歌作为武器,无情地嘲讽和打击着他的对手。他虽然不断地被排挤,被打击,被流放,但从没低头认输,反而是愈挫愈勇,豪情万千。
  • 45、一代诗豪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荥阳市政
  • 46、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 47、应属自然死亡吧,虽然他早期遭贬谪,但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所以应该自然死亡吧。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生于嘉兴,彭城或河南洛阳人,汉族,自言系出中山。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
  • 48、刘禹锡,擢进士第,入为监察御史,后因王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此间与白居易相识相知,唱和相酬。刘禹锡出身书香世家,博览群书,被贬期间诗作多讽托幽远,但整体诗风豪爽健朗,白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刘禹锡“诗豪”之称自此沿用至今。《全唐诗》录其诗十二卷。
  • 49、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望洞庭》,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
  • 50、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 51、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赠户部尚书。
  • 52、我在为民请愿的时候,你们在哪里?

  • 53、③五铢钱:汉代通行的钱币。诗人借此表达刘备志在恢复汉室。
  • 54、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 55、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
  • 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董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于淳熙十三年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
  • 56、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董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于淳熙十三年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
  • 57、明眼人一看,此处桃树千株,不是暗指十年来在政治上投机取巧而得意起来的新贵么?要是我老刘当年没被贬,哪还有这些小人得志的机会?
  • 58、刘禹锡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赠户部尚书。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
  • 59、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
  • 60、由于刘禹锡的辞赋多数创作于贬谪时期,因此逐臣之悲与怀才不遇便成了其辞赋创作的重要主题,骚怨情怀是其主要的情感寄托,同时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也贯穿始终。此外,除了反映贬谪愁思的作品,其辞赋还有应试科举所作的律赋——《平权衡赋》,怀古伤今的《山阳城赋》,悼亡的《伤往赋》,描写景物风俗的《楚望赋》。作为唐代重要的文学家与哲学家,刘禹锡的诗歌成就较高,是唐诗研究的重要领域,而诗文又为当时的文学主流,故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必然要受到其诗歌创作影响的。例如刘禹锡诗歌的主题便影响着他辞赋的主题,许多在其诗歌中描绘的场景画面、
  • 61、⒈无案牍之劳形
  • 62、《沧浪诗话》:大历后,刘梦得之绝句,张籍、王建之乐府,我所深取耳。

  • 6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64、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 65、梦得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时间772年去世时间约842年主要作品《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主要成就永贞革新、诗歌创作
  • 66、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生于大历七年,其父、祖均为小官僚,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
  • 67、长庆元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刺史。
  • 68、诗人认为,凡事贵在变化,无论是工作还是写诗,都需要创新。同辈们也曾有过辉煌,后来却逐渐地变得黯淡无光,也慢慢地被世人淡忘。
  • 69、后两句又转而描写月亮,大诗人李白就曾这样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刘禹锡也望月兴叹,他甚至会可能想到蟾宫中的嫦娥见多识广,看见石头城上的残破景象,一定也会不忍直视。
  • 70、刘禹锡人,是匈奴人的后裔。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 71、③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刘梦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两代的毛晋、惠栋、何焯、冯浩、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数是抄本,流传不广。现通行刘禹锡集版本:《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丛书集成》本《刘宾客文集》。此外,尚有校点本《刘禹锡集》。今人卞孝萱著有《刘禹锡年谱》,对刘禹锡的生平和各种史料多有考订。
  • 72、②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例句: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西汉·刘安《塞翁失马》

  • 7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74、孟浩然在唐代被称为:诗隐
  • 75、前两句就点出山河无恙、人生无常,诗人站在石头城上放眼眺望,只见潮水翻涌、浪花飞溅,可是这座空城却显得如此荒芜,以至于让奔腾不息的江潮也感到了寂寞。
  • 76、刘克庄:“雄浑老苍,沉着痛快”指出刘诗风格之“豪”。以“精华老而不竭”一语指出了刘禹锡人品之“豪”
  • 77、元和十四年因母丧才得以离开。
  • 78、苏州刺史是谁?刘禹锡也。
  • 79、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 80、《汉宫春·立春日》辛弃疾|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 刘禹锡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
  • 81、刘禹锡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
  • 82、唐代很多诗人都有称谓,比如李白称为诗仙,杜甫称为诗圣,刘禹锡也有一个称号,叫做诗豪。何之为豪呢?因为刘大诗人性格直爽,有什么话从来不拐弯抹角,为人处事显得特别牛气。从吹牛这个角度来看,有唐一代的诗人,基本无人出其右。

  • 83、世上争先从尽汝,人间斗在不如吾。
  • 84、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 85、唐代的很多诗作非常含蓄,作者并不直露地说出自己的感慨,而只是单纯地描写景物,却让读者去细细咀嚼。作者通过一些灵动的意象组合,启迪人们进行联想,但这些联想既有实质的内涵,又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 86、《岁寒堂诗话》:李义山、刘梦得、杜牧之三人,笔力不能相上下,大抵工律诗而不工古诗,七言尤工,五言微弱,虽有佳句,然不能如韦、柳、王、孟之高致也,义山多奇趣,梦得有高韵,牧之专事华藻,此其优劣耳。
  • 87、刘禹锡,其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刘胜,七代祖刘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生于大历七年其父、祖均为小官僚,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在做诗方面,曾得当时著名诗僧皎然、灵澈的熏陶指点。
  • 88、《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 89、经过讽诗一事,对手们对刘禹锡甚是“照顾”,将他贬到偏远的广东连州,又辗转到四川夔州,十年后,刘禹锡才从“巴山楚水凄凉地”来到还算富庶的安徽和州。
  • 90、你们以为我会老死异乡吗?不,刘郎又杀回来了。
  • 91、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
  • 92、就在知县为自己的下马威窃喜时,刘禹锡家门口却贴出这样一幅字: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有江可望,有帆可看,水天相接,去哪里找这样可以安静思考的“江景房”?

  • 93、不过乐天又感到有些悲观,虽然说局面落后,未必就会输掉比赛。但是人生就像爬杆,一旦到了顶端,不仅难以持久,而且会因为体力耗尽,而有跌落的风险。最后,乐天以大自然的荣枯进行比喻,山苗与林叶,迎春先绿,但早熟也必然早衰。
  • 94、《三唐诗品》:五言体杂不一。有如“深春风日净”、“昔听东武吟”等篇,宛转徘徊,取涂乐府;“秋江早望”、“谪居悼往”,则结休允晖。若“水禽残月”,模休文之韵思;“楚望苍然”,结韩卿之茂体。余或放言理,失于音调,未求刻意,累在才多也。《女儿》作楚挽之哀词,《泰娘》谱新声之凄奏,七言此其选矣。《聚蚊》、《百舌》托意深微,亦得乐府遗意。律体独多,莹瑕间采。
  • 95、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题为《刘梦得文集》,属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
  • 96、⒍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例句:苔痕上阶绿
  • 97、他的诗多为隐居田园之作,抒发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因此得此称号。
  • 98、世称刘宾客。他长于诗文,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 99、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著《天论》三篇,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著作。他为抒发政治上遭倾轧的愤懑,写了大量精警含蓄、发人深省的政治讽刺诗和怀古诗。《竹枝词》等描写江南风土人情的诗,具有民歌的清新自然、生动活泼的韵味。当时白居易称他为“诗豪”,历代诗人对他也很推崇。他的散文长于议论,也有名。
  • 100、可惜啊,以前的桃树不仅没有了,玄都观也要完蛋了,就连种桃道士都不见踪影了,没有对手的寂寞,是会很寂寞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