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简介资料(99个)

  • 1、乐夫天命复奚疑
  • 2、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 3、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4、仅16字,一幅暮春景物图已跃然于眼前。尤其是一个“翼”字,将新生禾苗在清风中摇曳多姿之状写活,使整个画面显得生机勃勃。历来评论家都认为是工于肖物的传神之笔。
  • 5、乐琴书以消忧
  •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
  • 6、陶渊明,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
  • 7、但是,即使说困境与背谬注定要伴随人类的全部进程,在不同的阶段上,人还是要寻找不同的解脱方式。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诗意上的,人也要发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态。所以到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在他的这《饮酒》第五首之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
  • 8、陶渊明人。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其代表作有《述酒》、《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桃花源诗并记》,《士不遇赋》,《归去来兮辞》。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
  • 9、将有事于西畴介词结构后置
  • 10、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 11、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 12、盛名之下,准备挨骂。无名之辈,其实是幸福的。

  • 13、最能代表陶渊明耕读人生的作品,我一定会选《读山海经十三首》其诗中描写了一个耕读自足、俯仰宇宙的充实境界。
  • 1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15、遥谢荷翁,聊得从君栖。
  • 16、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 17、满足你对生活的所有美好向往
  • 18、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 19、陶渊明的耕读人生,对其后一千多年的古代传统文人影响深远,对我们的现代生活也有重要意义。今天的科技高速发展,农业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我们不可能复制陶渊明的人生,他的耕读人生成为一个理想范式,值得我们从中吸取精神力量。其现代意义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20、若想效仿陶渊明般“进退”
  • 21、我带着幼儿们进入屋室,早有清酿溢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
  • 22、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 23、携幼入室
  •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25、这首诗,尤其是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得到很高的称誉。然而简单地以这种美学境界来概括陶渊明的全部创作,又是偏颇的。因为事实上,陶渊明诗文中,表现焦虑乃至愤激的情绪,还是很多,其浓烈几乎超过同时代所有的诗人。但也正因为焦虑,他才寻求静穆。正像开头说的,这是在新的困境与背谬中所寻得的理念和诗意上的完美的生命形态。也许,人们能够在某个时刻,实际体验它所传达的美感,进入一个纯然平和的、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但这绝不可能成为任何人的全部人生。
  • 26、✦以心为形役:让心神为形体所役使。意思是本心不愿出仕,但为了免于饥寒,违背本意做了官。心,意愿。形,形体,指身体。役,奴役。✦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悲愁失意。惆怅,失意的样子。
  • 27、直到唐代,也就是陶渊明死后200多年以后,他的文学成就才真正开始被人们认识。李白在他的诗歌中多次咏及陶渊明。杜甫更推崇道:“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白居易也说:“篇咏陶谢辈,风衿嵇阮徒。”陶谢并提,已经超过钟嵘、萧统对陶的评价了。
  • 28、第轻物质,重精神。陶渊明选择躬耕,勤劳、节俭,把物质追求降到了最低。现代社会人们对待这两方面恰恰相反,重物质,轻精神。因此导致向自然无限地索取,无限地追逐利益,伤害自然的同时也伤害周围的人,最终伤害自己。这成为人们普遍存在的精神困境的根源。想要解决困境,必须将物质的负担卸下来,用阅读来涵养精神。
  • 29、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未知从此去,当复如此否?
  • 30、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真实,还是推崇文学的自然,都是为了酣畅淋离地表现人生。这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
  • 云气自然而然的从山里冒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手抚孤松徘徊。
  • 31、云气自然而然的从山里冒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手抚孤松徘徊。
  • 32、回去吧!田园都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 33、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家,心中欣喜,奔跑过去。
  • 34、“先锋时刻”:远心的诗
  • 35、其卷三《陶潜五子异母》条云:
  • 36、赵王畏秦,欲毋行
  • 37、可人生路漫漫,大志怎可灭
  • 38、天山是中亚东部地区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古名白山,又名雪山,冬夏有雪。故名,匈奴谓之天山,唐时又名折罗漫山,高达二万一千九百尺,长约2500km,宽约250~300km,平均海拔约5km。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为汗腾格里峰海拔博格达峰的海拔这些高峰都在中国境内,峰顶白雪皑皑。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
  • 39、✦请息交以绝游:息交,停止与人交往断绝交游。意思是不再同官场有任何瓜葛。✦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能努力探求什么呢?✦驾,驾车,这里指驾车出游去追求想要的东西。言,助词。
  • 40、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41、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 42、义熙十一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

  • 43、《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卷三;
  • 44、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 45、陶渊明29岁出仕之前,受到家族以及乡邻隐逸之风的影响,一直在田园生活中读书。他出仕之前是否躬耕,并无直接的文献证明。他曾说“弱年逢家乏”,20岁时江西荒年,家里便十分贫乏。他29岁出仕,“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受不了作小吏的牵绊,不久便此致回家。这以后,他“躬耕自资,遂抱羸疾”,也就是说29岁便已经开始躬耕的生活,甚至因此而瘦弱多病。我们可以猜测,陶渊明出仕之前也应该是经常在田园耕作的。
  • 46、“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 47、“方宅”二句,如同现代白话。“狗吠”“鸡鸣”这样的俗语,也用人诗中,更使人感受到农宅的气息。诗人用他的白描艺术绘出了一幅恬适的农宅风情图。
  • 48、义熙元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此时的渊明,政治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
  • 49、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 50、其卷五《靖节公田之利》条云:
  • 51、在论述陶渊明的作品之前,有必要对他的思想略作述说。
  • 52、在两宋时代,《归去来兮辞》被人们所再发现、再认识。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宋庠说:“陶公《归来》是南北文章之绝唱。”评量了此辞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李格非说:“《归去来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朱熹说:“其词意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尤怨切蹙之病。”则指出了此辞真实、自然、冲和的风格特色。宋人这些评论,是符合实际的。

  • 5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54、市面上诗词鉴赏类图书琳琅满目,但大多是“一家之言”的单向度的解读。“中国古典诗词品汇”丛书则注重梳理历代诗评家的歧见异说,揣摩不同的理解,衡长较短,融通众说,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帮助读者抵近真相,吃透诗义。
  • 55、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 56、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 57、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 58、《饮酒二十首并序》:“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卷三;《感士不遇赋并序》:“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卷五;
  • 59、乐夫天命复奚疑
  • 60、撰稿|徐公持播讲|方明
  • 61、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 62、陶渊明,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

  • 63、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而归复自然的第一步,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自古及今,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大抵是人们所追求的基本对象,也便是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尺度。尽管庄子早就说过,这一切都是“宾”,即精神主体的对立面,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终究无法摆脱。而陶渊明似乎不同些。他当时刚刚从官场中退隐,深知为了得到这一切,人们必须如何钻营取巧、装腔作势,恬不知耻地丢去一切尊严。他发誓要扔下这些“宾”的东西,回到人的“真”性上来。
  • 64、“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 65、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
  • 66、杨瑞芳评《我命中的枣红马》||来自“他者”生命的壮美
  • 67、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 68、G、木欣欣以向荣H、问征夫以前路
  • 69、陶诗的写作年代多数难以确定。陶集中除第三卷有九首纪年诗及《游斜川》诗序说“辛丑正月五日”之外,其余作品都很难确定写作年代。同一首诗,或以为作于早年,或以为作于晚年。不知作品的写作年代,必定影响到正确的解读。
  • 70、陶渊明耕读人生的另一面是“读”,相对于躬耕的沉重,诗书相伴是他生命中空灵又自在的一面。他56岁作《五柳先生传》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清代学者林云铭指出,陶渊明是“好读书亦不知有章句”他强调的是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功夫,而着重“会意”,即以一己之心直接与古人相接,领悟、神游古人文中的玄理、意趣,所谓:“衡门之下,有琴有书”;“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 71、《归园田居五首》:“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卷二;
  • 72、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 73、到最艰难的时候,他甚至在饥饿的驱使下向人乞食!苏东坡读到他的《乞食》诗时说,“不但我为他感到悲痛,这世上的人谁不为他感到悲痛啊!”
  • 74、陶渊明一生始终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他在一首诗中说,“夏天经常饿着肚子,寒冷的晚上没有被子,因此刚刚天黑就盼着鸡早一点叫,天亮了就好了;自己从不怨天尤人,只是这眼前的日子也得过啊!我也不想身后留什么名,那些东西对我就象过眼的烟云一样;当我心中感概万千时,就自己唱一首悲伤的歌曲。”
  • 75、《归去来兮辞并序》:“…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乐乎天命复奚疑。”,卷五;
  • 76、✦舟遥遥以轻飏:船在水面上轻轻地飘荡着前进。✦遥遥,摇摆不定的样子。✦以,而。✦飏,飞扬,形容船行驶轻快的样子。
  • 77、《哲学走向荒野》一书中说:“我们在森林中,不会还给自己戴上面具;所以我们走向偏僻野外的每一步,都是向自我的回归。”“面对孤独,一个人接触到了自己生命的本质。我独思,故我在。”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423页。)这似乎是专为陶渊明作注脚的。他多次离开最终又回到田园,认识到田园生活的自在、纯真最符合他的本性,与其精神受苦,不如身体受苦。陶渊明的诗文也是他“自我”层面上最美的收获。他用一己之心体会天道自然,形之于文,创造了一个蕴含深远的诗文境界。
  • 78、审容膝之易安
  • 79、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处当官。
  • 80、乃瞻衡宇
  • 东晋浔阳柴桑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诗》《桃花园诗》等。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 81、东晋浔阳柴桑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诗》《桃花园诗》等。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 82、也曾被漫漫“上班路”所扰

  • 83、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 84、第一位肯定陶渊明作品的人是梁朝文学批评家钟嵘。他在《诗品》一书中将陶诗列为“中品”,肯定他的“直为田家语”,并推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85、悦亲戚之情话
  • 86、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
  • 87、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
  • 88、《江南诗》远心||长三角青春诗会小辑:《透骨乌龙驹》
  • 89、既自以心为形役
  • 90、✦聊乘化以归尽:姑且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聊:姑且。✦乘化,随顺大自然的运转变化。✦归尽:到死。尽,指死亡。✦乐夫天命复奚疑: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复:还有。✦疑:疑虑。
  • 91、以下对本书的体例作一些说明。
  • 92、远心的诗||2021年发表诗歌总汇

  • 93、虎口脱险心系评梅1896年,高君宇民国四大才女之萧红的三个男人是创作灵感源泉182简介萧红,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府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8民国四大才女之吕碧城传奇人生吕碧城个人著作176吕碧城生于1883年,父亲吕凤岐是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曾任国史馆协修、山西学政等,家有藏书三万卷。
  • 94、陶渊明作为一位诗人,又有着独特的经历,不可能不受时代思潮的影响。他放旷自适的人生取向,及时行乐的人生观,无疑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他的创作中,反复使用《庄子》一书中的典故,经常表露出崇尚自然、追求理趣、委运大化的情怀。
  • 95、庐山是一座文化山,庐山南麓曾经有陶渊明的身影。他曾在山脚下写出“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佳句,一册书在手,低首抬头之间,思维穿越千载,这是何等的惬意。我们需要像陶渊明那样,循着发自内心的声音,让自己的身心与周围的自然、社会保持和谐的状态。同时涵养精神,护持自我,使生命既扎根现实,又面向古今,拥有一个充实、广阔的精神时空。“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耕读过后,好风微雨的一幕,宁静而充满生机。
  • 96、他还在诗中多次咏及长沮、桀溺和荷老翁这些古代的隐士。
  • 97、本书为陶渊明的诗文集,收录了陶渊明120余首诗歌及10余篇文章,较为全面地展现了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及其自然率真的个性和高洁洒脱的人格。
  • 98、梁先生否定了张縯由“辛丑五十”推出的76岁说,另行提出以“辛酉五十”为基准的56岁说(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咸安二年壬申372——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
  • 99、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