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十则(28个)

  • 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2、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5、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 君子无所争者,言君子之人,谦卑自牧,无所竞争也。
  • 6、君子无所争者,言君子之人,谦卑自牧,无所竞争也。
  • 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 9、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10、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12、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13、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 14、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1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 16、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 18、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19、皆齐大夫。崔杼作乱,陈文子恶之,捐其四十匹马,违而去之。
  • 2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 21、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 2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 24、赤之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 2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2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2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 28、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