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意思【精选101例】

  • 1、意思是:只要人心底坦荡无私,人的胸怀便要比大海、天空还要宽阔,人的内心没有什么欲望,正直、无私奉献、心胸宽广,学会包容。那么这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看起来都是美好的,很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出自:《赠曾志》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2、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今天我们交流的话题是“心底无私天地宽”。
  • 3、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叫人品!
  • 4、如果在头脑上觉得应该如此,心里其实是不情愿的,委屈的,那不但不会带来福,还会带来各种不好的结果。
  • 5、对于空性,有人很不理解:“你们佛教天天讲空性,既然是空的,那生活、事业都不用管了?”
  • 总的来说,教育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作为大学生,在完成学校教育以后,还需要接受社会教育。人一旦离开教育,就像树离开水分一样,一定会干枯的。因此,佛教徒认为:活到老,就学到老、修到老。其实大学生也一样,离开校园,并不意味着知识已经学尽,不用再学了,远远不是这样。
  • 6、总的来说,教育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作为大学生,在完成学校教育以后,还需要接受社会教育。人一旦离开教育,就像树离开水分一样,一定会干枯的。因此,佛教徒认为:活到老,就学到老、修到老。其实大学生也一样,离开校园,并不意味着知识已经学尽,不用再学了,远远不是这样。
  • 7、我们从小认为有“我”、有“我所”,认为我所见所闻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从来没想过这是假的。然而,即使你一辈子这么认为,即使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假的还是假的。
  • 8、月称论师在《中观四百论》的注释里讲过一则公案:从前有一个国王,婆罗门通过观察星相,对他说几天后要降一场毒雨,谁饮用了就会疯掉。几天以后,果然下了雨,整个国家的所有臣民喝了这个雨水以后,都疯掉了,只有国王一个人没喝,因而是清醒的。可是因为和大家不一样,大家都认为他是不正常的,说他是个疯子。这样说久了以后,国王不得已,也喝下了毒水,跟他们变成一样了。
  • 9、这是陶铸同志在自己遭遇磨难的时候,向妻子表明自己光明磊落,也希望妻子能够胸怀坦荡,保持乐观心态。陶铸同志说过:要培养高尚的情操,就要丢掉一切私有观念,与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彻底决裂;要有坚强的革命毅力和“韧性”;要有丰厚的劳动人民的感情。

  • 10、一切都在比较中才能存在,没有丑便没有美,没有失去便没有得到。同样,我们总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 11、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七章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应该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最早出处我国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先生有一首《赠曾志》的诗,其中第二章写到: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12、合得来的人,坦诚相待,合不来的人,客气寒暄,谁也别给谁冷脸看,谁也别让谁太难堪。
  • 13、今天的这个话题,用世间的理念解释也可以,但从佛教的意义上入手,可能对你们更有启发。
  • 14、和咱客客气气的,咱就彬彬有礼;和咱蛮不讲理的,咱就不留余地。
  • 15、其实,空性不是这个意思。真正的空性是说,在生活中显现的这一切,虽然它的本质是空的,但显现是存在的。所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在做的时候,因为你懂得了空性,私心就少了,私心少了,天地自然就宽广了。否则,我们这个“自我”的意识本来就强,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乃至教育也不断地往这方面引导,那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些极端的现象。
  • 16、甭管是谁,咱啥关系,你若把我看重,我必还你真心;你若瞧我不起,我必冷言冷语!
  • 17、曾国藩说:“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 18、刚才说了,痛苦源于“我执”,但这个“我”,以及“我”所执著的一切,是不是真实的呢?不是真实的,只是假象而已。这一点,不仅是佛教理论,就是用世间的方法来看,也是一目了然的。
  • 19、其实这个“我执”,不仅是人类痛苦的因,也是动物乃至六道一切众生痛苦的因,所以《入行论》中说:一切世间的痛苦,都是从寻求自利中产生的再进一步来说,“我执”还是轮回的推动者,如印度中观学者月称论师所说:众生因为有“我”、“我所”的执著,从而在六道中流转不息,就像水车上下转动一般

  • 20、还有我前面讲的,“痛苦的来源是我执”、“我”以及“我”所执著的一切是假的,这也是真理。虽然这否定了我们从前的认识,虽然接受起来有点困难,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你有求知精神,不就是要用在这样的真理上吗?
  • 21、下一句“人生少求品德高”,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人生很少有自己的欲求,则品格和道德修养自然高尚。
  • 22、这是真正的秘诀!你把自己放下了,唯一想着别人,可能起初稍微难一点,但串习久了以后,你会感觉到,这种恒时为别人着想的状态,实在是最快乐、最放松的心境。你们也试试看,当你在生活中感觉苦恼的时候,把视线从自己的那点儿事上移开,尽心尽力、力所能及地为别人做点什么,这个时候你再看看,“我”的感觉是不是变小了?痛苦、烦恼是不是减少了?
  • 23、出处:陶铸《赠曾志》
  • 24、与人相处,态度决定一切。
  • 25、一落榜就自杀,太不明智了!人生的路有很多啊,不是就这么一条。如果就这么一条,走不过去,也只有一死了。但实际上,这比十字路口要多得多,你这边走不通,可以走那边;那边走不通,换个方向再试试。走不通,其实也不说明别的,只是你的因缘还不具足而已,但出路总归是有的,何必去死呢?
  • 26、往事犹如过眼云烟,都忘记吧,心里没有私心,这样人生的天地才宽阔无边遗忘也是一种快乐遗忘,对痛苦是解脱,对疲惫是宽慰,对自我是一种升华。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把所有成败得失、功名利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都牢记在心中,让那些伤心事、烦恼事、无聊事永远萦绕于脑际,在心中烙下永不褪色的印记,那就等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就会活得很苦很累,以至精神委靡,心力交瘁,生命之舟就会在茫茫的大海中迷航,甚至有倾覆的危险。如果我们善于遗忘,把不该记忆的东西统统忘掉,就会感受到心境的愉快和精神的轻松。正像陶铸所说:"往事如烟俱忘却
  • 27、做人,千万别瞧不起劳动人民,不要认为劳动羞耻,其实土地不脏,汗味不难闻。学会尊重那些似乎生活状况不如你的人,这样才是尊重你自己。要永远体恤那些生活在低层的人们,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你的援手,顺手搭他们一把,让他们度过难关,这对于你来说也许是举手之劳,可带给他们的将是终身难忘和对你的无限感激。
  • 28、你我齐心协力,共建我们的幸福家园
  • 29、人间良善是正途。人生百态,世相万端,每个人都有存在的理由,一枝花一点露。所有的社会行为标准规范都是相对的,但人性中的真诚、善良、慈爱、亲情等一些普世追求的内涵,却不会因为外部身份的不同而有差别。心怀美好,内心光明,身处纷扰复杂之俗世,不碍有着出尘物外之清净心。因了这内心的一片光明,一片澄澈,不惹尘埃,所谓的困苦与劫难,都不过浮云罢了。

  • 30、人这一生与其有哲学去解释,还不如用生活去实践。人生之路只要用心走过,生命中就会留有清晰的痕迹,而正直的足迹以深刻为美。人生就是一杆称,他能称出你品德的好与坏,正与邪,是与否,公与私,贪与廉,丑与美,错与对的高低标准和正确答案。这些都是由实践来证明,实践会对你做出公正的评价。
  • 前段时间的一个研讨会上,北大一位教授说,现在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说这种人一旦掌权,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 31、前段时间的一个研讨会上,北大一位教授说,现在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说这种人一旦掌权,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 32、当然,这是一种境界,不过境界也是培养出来的。如果我们经常观察这个“我”的虚假性,经常思维空性的道理,你会慢慢体会到,我们的确是很渺小的,和广阔的宇宙相比,我们还不如一棵小草。这么微不足道,你发再大的脾气,能伤到谁呢?只能伤到我们自己。
  • 33、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七章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应该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最早出处。“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应该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了,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当今世界,文章里常常是阳春白雪、天空海阔、高山流水、淡泊明志,但有心胸的人实在不多,人生来似乎就为了一个“争”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可争来争去,人活了一辈子,都要奔着一个地方去,生死之局无人可逃,所以佛家讲人的重要一关是要了生死,渡
  • 34、钱财万贯,不及有人相伴,名利地位,不如朋友两三。
  • 35、每个人都会询问这个问题:“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在生活中遭受不幸的人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而即便那些成功者也时常会迷茫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要探讨的不是价值观是什么,而是生命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 36、你对我好,我自然就会对我好,
  • 37、比喻里跑出来的那个人,明明见到了真实的东西,为什么里面的人不相信呢?这就是《红楼梦》所谓的“假作真时真亦假”,你把假的当成真的,真的就被掩盖了,说出来也成了假的;“无为有处有还无”,你把无的当成有的,有的也就成了无的了。
  • 38、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39、有私,也就是王阳明讲的私心杂念,动气,良知不光明,人欲。

  • 40、往事犹如过眼云烟,都忘记吧,心里没有私心,这样人生的天地才宽阔无边。遗忘也是一种快乐遗忘,对痛苦是解脱,对疲惫是宽慰,对自我是一种升华。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把所有成败得失、功名利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都牢记在心中,让那些伤心事、烦恼事、无聊事永远萦绕于脑际,在心中烙下永不褪色的印记,那就等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就会活得很苦很累,以至精神委靡,心力交瘁,生命之舟就会在茫茫的大海中迷航,甚至有倾覆的危险。如果我们善于遗忘,把不该记忆的东西统统忘掉,就会感受到心境的愉快和精神的轻松。正像陶铸所说:"往事如烟俱忘却
  • 41、这句诗出自陶铸先生送给妻子曾志女士的诗《赠曾志》牐奈?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 42、总之,“心底无私天地宽”,只要你心底无私,生命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因为你的心清净,周围的一切也显得格外美丽;因为你满怀慈悲,也就会为身边乃至世间所有的人带来光明!
  • 43、可能有人会说:“如果只是我一个人执著有‘我’,也许是我错了,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执著有‘我’,难道都错了吗?”
  • 44、让自己随时活在道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想要的外在丰盛自然呈现,因为内圣外王,内圣才能外王。
  • 45、无私是伟大的,一切自私的行为在它的面前都会无地自容地退缩。无私是纯洁的,能化解委屈冰冻的心灵,让整个世界充满暖融融的爱意。无私是真诚的,如果你肯这样对待他人,也会得到他人同样的回报。
  • 46、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 47、往事犹如过眼云烟,都忘记吧,心里没有私心,这样人生的天地才宽阔无边遗忘也是一种快乐遗忘,对痛苦是解脱,对疲惫是宽慰,对自我是一种升华。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把所有成败得失、功名利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都牢记在心中,让那些伤心事、烦恼事、无聊事永远萦绕于脑际,在心中烙下永不褪色的印记,那就等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就会活得很苦很累,以至精神委靡,心力交瘁,生命之舟就会在茫茫的大海中迷航,甚至有倾覆的危险。如果我们善于遗忘,把不该记忆的东西统统忘掉,就会感受到心境的愉快和精神的轻松。正像陶铸所说:"往事如烟俱忘却
  • 48、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 49、所有经典的宗旨都是教我们的心随时保持在中的状态。

  • 50、意思是:只要人心底坦荡无私,人的胸怀便要比大海、天空还要宽阔。人的内心没有什么欲望,正直、无私奉献、心胸宽广,学会包容。那么这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看起来都是美好的,很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出自:《赠曾志》作者:陶铸原文: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51、其实,你静下心来想一想,可能事情真的没有那么大,只不过我们的心太窄了,容不下。日本的梦窗禅师说:“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如果你的眼里有了一点点尘埃,三界也会变得狭窄;而如果你的心里没什么挂碍,睡在一张小床上,世界也是无比的宽广。
  • 52、其实从历史上看,你们兰州与佛教很有渊源。
  • 53、而佛教利他的范围,也不仅仅是人类,还涉及到天下所有的生命,对这一切的生命,都要用慈悲心来爱护。怎么爱护呢?没有快乐的生命,给他快乐;感受痛苦的生命,遣除他的痛苦。
  • 54、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一个开阔的人生,就一定要培养无私的心地,培养德行。
  • 55、而天理是从心出发,一种纯然的本心。
  • 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 56、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 57、在他们身后远处的上方有一堆火,就在火光和他们之间的这个位置上,洞外上方有一条路。沿着路边筑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些人举着各种器物,做着各种动作,而影像就投进洞里,呈现在洞壁上。
  • 58、当我们有烦恼时就已经是不中了,这时候不是去外在的人事物上面找答案,而是回到内心,问问自己有些什么样的思想和观念,使自己产生了一些局限性的念,让自己被困不得解脱。
  • 59、曾国藩一针见血地指出,传闻中关系密切的胡林翼和官文,其实只是敷衍而已,并不是真心相交,官文城府极深,表面上推让,触及到其地盘则必定力争,幸好官文只是为了保自己的官位,没给胡林翼造成很大的麻烦。可以说曾国藩对当时的形势及周围各色人等都洞若观火,他洞达人情而又能宽厚待人。

  • 60、想重新回到战场上去杀敌对于我来说是很困难的事了,但是我还是感受到大家对我的情谊真的是太深厚了。
  • 61、早年的曾国藩觉察到自己与人相处“言多尖刻,惹人厌烦”,又有自傲态度,“好名之意,又自谓比他人高一层”,他通过深刻反省,立志彻底改正,在日记中写道:“前日云,除谨言静坐,无下手处,今忘之耶?以后戒多言如戒吃烟。如再妄语,明神殛之!并求不弃我者,时时以此相责。”
  • 62、《入行论》云:“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 63、又举了自己的例子,和曾经被自己参过的李元度,终久还是重归于好,而对始终善待的左宗棠则始终无法关系亲近。人与人之间,或亲近或疏远,有的是利益使然,也有的是不同个性脾气和不同处事态度造成的,洞达人情有利于做事,也让人对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保持一种豁达的心态。
  • 64、我想处的,不是虚情假意的关系,而是真心实意的感情!
  • 65、年到1933年,先后担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等职务。在这期间,陶铸出色地组织和指挥了闻名全国的厦门劫狱斗争,先后建立了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和闽东地区的人民武装力量,后来这些部队的一部分编入新四军。
  • 66、人的内心没有什么欲望,正直、无私奉献、心胸宽广,学会包容。那么这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看起来都是美好的,很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 67、人帮我一回,我十倍返回,这叫情义!
  • 68、生病的老马也感叹自己卧在马槽间,枯萎的葵花也更加害怕秋霜。往事如过眼云烟都已忘记了,心底无么才能感觉到天地宽广!
  • 69、为官者,若心底无私,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颁布决策和方针,就用不着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中国政府的反腐昌廉,为什么总不见成效?试问最高执行官有没有真正做到心底无私?仿若真的心底无私,你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带领部下大干一场,干它个天翻地覆,来它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把所有的贪官污吏统统都抓起来,该枪毙的枪毙,该判无期的判无期,最轻的也判他个10年8年的,看以后谁还敢再犯。

  • 70、比大海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只要人心底坦荡无私,人的胸怀便要比大海、天空还要宽阔。明白了吗,希望您也能够“心底无私天地宽”。
  • 71、心里无私的人是非常善良的,他们时刻考虑别人的想法,不以利益为重,做伤害别人的事情。
  • 72、上一句“心底无私天地宽”,意思是:一个人的心底没有私欲,没有杂念,就像天地一样宽广。
  • 73、【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意思】显然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不允许涉及宗教的,这将是一个迷人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不可说的哲学问题,任何直面这个问题的答案都难以服众,我们只能绕个弯子,我只告诉你人性的原理和规律,然后由你亲自去找到符合你情景的答案。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意思是:往事犹如过眼云烟,都忘记吧,心里没有私心,这样人生的天地才宽阔无边意思是:往事烟消云散,全都随着记忆远去;只要人心底坦荡无私,人的胸怀便要比大海、天空还要宽阔,天地间的万物看起来也就是美好的。
  • 74、而在放下我执的修法上,除了上面讲的这些,要了解“我”的虚假性、要明白执著“我”唯有痛苦、要想得开放得下之外,我认为最好不过的,就是学习大乘佛教的利他精神。
  • 75、人品要以正直为贵,心地要以善良为贵,待人以诚恳为贵,处世以谦让为贵。
  • 76、人欲是从我们的躯壳起念,从头脑起念。各种分析判断比较研究,不走心,是走脑。
  • 77、所以,圣人是丝毫不放过历事炼心的机会,随时使自己提纯。
  • 78、生出情绪当然就感觉不好了,一来身体难受,二来影响心情,三来影响人际关系,进而由点带面波及生活方方面面。
  • 79、所以王阳明强调去人欲存天理。也就是说把我们的私心杂念摒弃,只留下天理。

  • 80、用教育成就无私心地
  • 在一个洞穴里,长长的通道连着外面的世界,亮光顺着通道照到里面。里面有一群人,他们从小就住在这里,而且像囚犯一样,腿脚和脖子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望着前面的洞壁。
  • 81、在一个洞穴里,长长的通道连着外面的世界,亮光顺着通道照到里面。里面有一群人,他们从小就住在这里,而且像囚犯一样,腿脚和脖子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望着前面的洞壁。
  • 82、真理都是心法,都是从心出发的。心宽天地就宽。心能容多少东西,自己的世界就有多大。
  • 83、点击上方快速关注
  • 84、【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意思】”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意思是:往事犹如过眼云烟,都忘记吧,心里没有私心,这样人生的天地才宽阔无边。详析:”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出自陶铸的《赠曾志》。曾志,是陶铸的妻子。这首诗是他冤狱,在狱中和妻子分离的时候写下的,感慨当时政治上的混乱,人身的冤屈,家庭分离的痛苦。附陶铸的《赠曾志》原文: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85、你来,我欢迎,你走,我祝福。
  • 86、做温暖的女人,心似莲花朵朵开
  • 87、黄龙慧开世称为无门禅师。
  • 88、可见,有知识的人,在有知识的同时,还一定要有利他心。当然,作为一个凡夫人,都会有自我的维护和执著,不可能没有,但这种执著不能太大了。白天想着自己,梦里也维护自己,从来不为别人着想,不为社会着想,这样的人,他的生存空间不会广阔;而对他人而言,他的存在,也不一定有价值。
  • 89、因此,一个老师的心里应该装着知识,不应该全是金钱、地位和竞争;一个学生的心里也应该装着知识,不应该全是乱七八糟、无意义的事,而且,这些知识也应该为利他心所摄持。如果老师没有利他心,学生也没有利他心,人类的方向又在哪里呢?是不是很悲哀、很可怕?

  • 90、所以情绪需要被看见,它就象我们的内在小孩,需要去拥抱他,面对他,体验他,和他在一起,直到他慢慢消融。
  • 91、以前的兴衰荣辱种种往事都如烟雾散去般被忘记, 只要人心底坦荡无私,心境和胸怀便要比天地还要宽阔。
  • 92、这个道理很深,以前我读书的时候不懂,因为书里没有这些。不过,当我痛苦时会思索:这个痛苦,它是来自于外境?还是心识?如果不是全由外境的话,心的成分就很大了……但当时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痛苦应该跟心有关,后来学了佛法才明白:其实这些都是心里的执著导致的,而且每一个心念,也都与“我执”息息相关。
  • 93、印度伟大的佛学家寂天论师曾说:“执我唯增苦。”只要你执著“我”,就唯有增加痛苦。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你们也可以观察一下: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也不管是感情上的,还是工作上的,一切痛苦、焦虑和忧愁的源头是什么呢?真的是外面的人或物让我们痛苦了吗?不是,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执著,这也就是“我执”。
  • 94、可是当情绪升起时要如何去除呢?一般人选择逃避或转移,可这样情绪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被隐藏了,等到下次因缘和合时他又会卷土重来。
  • 95、下一句:人生少求品德高
  • 96、什么样的人有价值呢?利他的人有价值。利他的精神让人感动,而我最感动的,就是大乘佛教中的无私利他——没有任何条件地利益一切生命,这才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所在。
  • 97、这首诗是陶铸在“文革”中遭受造反派迫害被囚禁时写给自己妻子曾志的诗。这两句的大意是说,往事烟消云散,全都随着记忆远去;只要人心底坦荡无私,人的胸怀便要比大海、天空还要宽阔,天地间的万物看起来也就是美好的。
  • 98、对待家人和亲人也应该做到心底无私,不要一天到晚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回报。做人要学会感恩,学会怜悯和同情,对生活条件比你差的人要大度、要慷概、要馈赠;对那些比你生活的好的人,不要巴结,要不卑不亢,存几份天真童心,对朋友保持一些侠义之情。
  • 99、你怎么待人,人就怎样待你,你不揭人短处,别人就不会笑你弱点,你不议论人过,别人就可以包容你错。

  • 100、无私是开朗的,如果你能这样面对生活的每一天,生活就不会因为脸上的阴云、心中的的苦而改变它本来的模样。
  • 101、一身正气无媚骨,心底无私天地宽。做人要象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君子谋财取之须有道,见利思义,莫贪昧心钱。要记住: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做,明有刑法相系,暗有鬼神相随。要做到:无贪心,无私心,心存清白真快乐;不寻事,不怕事,事留余地自逍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