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2023-04-29 16:08:34
8747
- 1、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 2、这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以看出李白构思高妙。在这首诗里,年轻的李白热情歌颂了咱们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展现出了李白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热情、奔放、自由洒脱的性格。
- 3、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
- 4、闪亮古诗词:王安石《泊船瓜洲》
- 5、两岸青山相对耸立着拔地而起,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 6、原文:碧水东流至此回。
7、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 8、闪亮古诗词:《竹石》郑板桥
- 9、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 10、在这一刻,李白又回到了三十五年前,站在我们面前的仿佛是那个刚刚离开蜀地的青年,所有的理想和阳光都在他的面前展开。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他依然可以像一个青年再一次走出蜀地,走向属于他的世界!
- 11、中断:从中间断开。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 12、“相对出”的“两岸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通览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衬,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象。
- 13、《望天门山》的常见注释考试要点:
- 14、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 15、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 16、编辑/TongTong
17、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徘徊。
- 18、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 19、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 20、《望天门山》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使用动态的画面写出了天门山雄伟壮观的景色。随着诗人行舟的方向,我们依次看到: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从日边驶来。全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
- 21、原文:碧水东流至此回。
- 22、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 23、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玉笙老师讲解音频
- 24、听音频,看看这些优美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
- 25、第21首丨第22首丨第23首丨第24首丨第25首
- 26、最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将静态的山峰动态化,下句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也传递了诗人的豪迈之情。
27、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
- 28、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29、大美中华,古诗词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30、▲指导老师:池婷婷老师
- 31、第16首丨第17首丨第18首丨第19首丨第20首
- 32、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 33、注释:①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②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③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④开:劈开,断开。⑤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⑥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⑦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⑧出:突出,出现。⑨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 34、古诗《望天门山》的意思为: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
- 35、望天门山的古诗意思: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 36、诗句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37、(诗词原文)《望天门山》——唐·李白
- 38、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 39、第21首丨第22首丨第23首丨第24首丨第25首
- 40、《望天门山》是写青年时的李白,、《早发白帝城》是写老年时的李白,虽然相隔三十五年,但是两段时间之间,李白的理想有变化吗?
- 41、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 42、望天门山唐李白tiānménzhōngduànchǔjiāngkāi天门中断楚江开,bìshuǐdōngliúzhìcǐhuí碧水东流至此回。liǎngànqīngshānxiāngduìchū两岸青山相对出,gūfānyípiànrìbiānlái孤帆一片日边来。
- 43、绝句也称绝诗、截句、断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五绝、七绝)两种,也偶有六言绝句。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歌谣,得名于南朝,在梁、陈时已普遍用绝句泛称四句短诗,它的押韵平仄都比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相当于律诗中前、后或中间的四句;由于唐时模仿古乐府之作已不合乐,唐代诗人大多采用绝句形式写作自己配乐歌唱的歌词,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等。从表现手法看,由于绝句篇幅短小,多表现诗人瞬间感受,故借助侧面烘托或深入一点,避实就虚、以少胜多,揭示情思,讲究意境含蓄深远;结构上一般将通篇重点凝聚
- 44、《望天门山》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使用动态的画面写出了天门山雄伟壮观的景色。随着诗人行舟的方向,我们依次看到: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从日边驶来。全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
- 45、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
- 46、李白《望天门山》一诗写道“碧水东流至此回”,点缀一“回”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表现了江水回漩之特色。
4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48、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流经上游千山万壑,冲出三峡的长江水,由西向东缓缓流来;江水流至天门山时受阻,冲开天门山形成湍急的旋涡。
- 49、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 50、《望天门山》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使用动态的画面写出了天门山雄伟壮观的景色。随着诗人行舟的方向,我们依次看到: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从日边驶来。全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
- 51、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 52、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因为被楚江冲开,江水向东流到这里折回
- 53、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 54、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的意思:
- 55、碧bì水shuǐ东dōnɡ流liú至zhì此cǐ回huí。
- 56、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