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的诗意: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注释①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②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③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④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⑤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
2023-04-10 09:29:50
8372
- 1、写字指导。“断”“孤”“帆”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结构的匀称与紧密。“孤”字的右边是“瓜”,不是“爪”,要提醒学生注意,“楚”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林”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疋”字形比较复杂,建议边示范边指导学生一笔一笔地写。
- 2、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4、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 5、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6、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 7、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 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9、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 10、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 1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12、扫码关注,即可在线报名
- 13、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芜湖市北郊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 14、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 1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一作“至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16、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 17、诗的前两句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 18、两岸的青山隔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像从日边悠悠驶来
- 19、古诗《望天门山》的意思为: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
- 2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 21、要突出“开”“回”“出”“来”等词语。
- 22、这首诗都用白描,紧扣题中“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见其构思高妙。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充分显示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 23、(诗词原文)《望天门山》——唐·李白
- 24、《望天门山》的常见注释考试要点:
- 25、这两首古诗千古传唱,家喻户晓。诗文意境美、形象美,学生读起来会有浓厚的兴趣。教学要以学生的诵读为主,在读中整体感知,自悟词与句的大致意思。再比一比谁诵读得好。对诗句的意思,不必要求学生逐句讲解。
26、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 27、古诗写好后,在素描纸的左边画一座山。
- 28、欣赏其他小朋友画的农民画!
- 29、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 3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31、欣赏其他小朋友画的农民画!
- 32、译文:碧绿的江水向东滚滚流到这里,突然澎湃回旋,转弯向北奔流去了。
- 33、天门山:安徽省芜湖市北郊,有博望山,亦称东梁山。和县城东南30公里的长江西岸,有西梁山。两山夹据,长江西来,至此折向北流,形势险要。南陈《舆地志》云:“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相去数里,谓之天门。”这大约是天门山最早的文字描述。天门山景观独异,李白写了这首诗后,又有很多名家描述。如李白同时代稍后的吴筠、宋代的王安石、明代的胡松,然而没有一个有李白的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恢宏壮观。
- 34、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 35、碧绿的楚江水向东流去,经过两山之间狭窄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36、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 37、造型:装饰性强、动态夸张。
- 38、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天门山处所见的壮美景色,令人回味无穷。
- 39、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 40、每日读诗:图像法记古诗词——《古朗月行》
- 41、中断:从中间断开。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 42、道家的批判意识和变化观,使他透过社会繁盛的外表看出了大唐盛世由盛变衰的种种迹象和隐藏的弊病。在长安的一系列诗歌都体现了他的这种忧虑。墨家任侠的博爱精神,使他仗义疏财,乐于助人,他的《侠客行》、《少年行》就是李白自己任侠精神的写照。
- 4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 44、日边来:日边:天边。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 45、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46、第21首丨第22首丨第23首丨第24首丨第25首
- 47、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48、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不久以后,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时他已经59岁。据正史《旧唐书》记载,李白流放虽然遇赦,但因途中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 4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50、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
- 51、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 52、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 53、摄影者:李春,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摄影摄像工作。
- 54、要突出“开”“回”“出”“来”等词语。
- 55、两liǎnɡ岸àn青qīnɡ山shān相xiānɡ对duì出chū,
56、作业要求: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想象创作,完成一副古诗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