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某种说法,没有用事实进行验证就加以肯定的人,是愚蠢的人;不能够肯定的事情却引来作为依据,是欺世骗人。

  • 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2、6、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 3、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 4、1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 5、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 6、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 7、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 8、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 9、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
  • 10、1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 11、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 12、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 13、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 14、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 15、6、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 16、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
  • 17、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 18、宰相之耳,待天下之心识而后能发。
  • 19、3 0、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
  • 20、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 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 21、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 22、探其怀,夺之威。主上用之,若电若雷。
  • 23、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 24、6、君无见其所欲。
  • 25、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 26、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
  • 27、3 0、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盲者处平而不遇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 2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 29、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 30、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 31、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 32、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 33、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 34、慈母有败子。
  • 35、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 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
  • 36、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
  • 3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 38、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 39、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 40、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 4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 42、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 43、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
  • 44、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 45、3 0、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盲者处平而不遇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 46、1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 47、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 48、1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 49、不吹毛而求小疵。
  • 50、非知之难也,处之则难也。
  • 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 51、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 52、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53、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 54、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 55、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 56、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 57、3 0、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盲者处平而不遇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 58、因可势,求易道。
  • 59、非知之难也,处之则难也。
  • 60、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