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与簪花朵,葳蕤恐不胜。

  •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2、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 3、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惠洪《题李愬画像》
  • 4、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5、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 童年如茶,醇香、浓厚;童年如水,清澈、纯洁;童年如画,美丽、动人……
  • 6、童年如茶,醇香、浓厚;童年如水,清澈、纯洁;童年如画,美丽、动人……
  •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 8、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9、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10、宾客抽书读,儿童斫竹骑。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 11、译: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 12、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 1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
  • 14、这两句生动描绘出儿童追逐蝴蝶,天真活泼的场景。先写人物:黄蝶飞舞,儿童在后面急忙奔跑着追逐。再写情境:黄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中,飞舞的蝴蝶和随风摇曳的小黄花合而为再也无法找寻了。表现了农村儿童的生活情趣。
  • 15、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 16、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山农词》
  • 17、《花影》——(作者)苏轼(朝代)宋
  • 18、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在此之前,张舜民《村居》诗有“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句,与这首诗比,画面中少了个天真烂漫的牧童,代之以牛背的乌鸦,以显出村晚的萧瑟。同样的农村景色,因诗人的心情不同,摄取的画面便不同,一是充满情趣,一是惆怅落寞,因此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
  • 19、《桑茶坑道中》描写儿童情趣的诗句是: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童子柳阴眠正着”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悠闲的"静",加上"一牛吃过柳阴西"的时动时静,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朴素的美感。桑茶坑道中(杨万里)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译文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雨水蒸发得无影无踪。小溪的河槽涨满了流水,岸边丛生绿油油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一个牧童躺在柳荫下,睡梦正甜。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 释义: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20、释义: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 2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22、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 23、幼童轻岁月,谓言可久长,一朝见零悴,叹息向秋霜。迍邅已穷极,疢疴复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见白日光。庶及盛年时,暂遂情所望。吉辰既乖越,来期眇未央。促促岁月尽,穷年空怨伤。伍缉之《劳歌二首》
  • 24、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 2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26、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 27、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 28、午后顺着小河走,河水清清,在我脚下流。水中石头大如斗,石边鱼儿轻轻游。小小牧童竟怕羞,赤身蹲在,田边和地头。口中唤着大花狗,手里牵着老黄牛。《牧牛图》
  • 29、载诗:“十岁载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绝句》)
  • 30、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 31、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 32、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 33、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
  •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 3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 35、幼童轻岁月,谓言可久长,一朝见零悴,叹息向秋霜。迍邅已穷极,疢疴复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见白日光。庶及盛年时,暂遂情所望。吉辰既乖越,来期眇未央。促促岁月尽,穷年空怨伤。伍缉之《劳歌二首》
  • 36、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37、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 38、开门:“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唐·李商隐《忆匡一师》)
  • 39、“莓苔”与“草”不仅体现了垂钓之地的幽静与偏僻,还很自然地为画面增添了醒目的色彩,所以画面于此处就有了不少美感,而且不再显得单一。
  • 40、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令牧童答钟弱翁》

  • 41、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42、译文: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 43、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
  • 44、译文: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 45、载诗:“十岁载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绝句》)
  • 46、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 47、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在此之前,张舜民《村居》诗有“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句,与这首诗比,画面中少了个天真烂漫的牧童,代之以牛背的乌鸦,以显出村晚的萧瑟。同样的农村景色,因诗人的心情不同,摄取的画面便不同,一是充满情趣,一是惆怅落寞,因此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
  •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48、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49、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稚子弄冰》
  • 50、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

  • 51、秋来皎洁白须光,试脱朝簪学酒狂。一曲酣歌还自乐,儿孙嬉笑挽衣裳。权德舆《览镜见白发数茎光鲜特异》
  • 52、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 53、译: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 54、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55、译: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
  • 56、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