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他人容易招致欺骗,但若信任得不够,自己会陷入更大的苦难。
2023-03-11 20:48:00
3900
- 1、妙理玄奥非心测,不用寻逐令疲极。
- 2、圆满的人生是建立在对因果规律的深信不疑和透彻把握的基础之上。
- 3、有智慧的人没有烦恼,有慈悲的人没有敌人。
- 4、以烦恼为特征的生活境界就是世间法,以觉悟为特征的生活境界就是出世间法。
- 5、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
- 6、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
- 7、每一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个人的幸福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行为是善是恶。
8、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槃为涅槃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槃。
- 9、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
- 10、身灭道成。亦如甲折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修之;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
- 11、禅宗的根本,就在于明白自己是什么明白自性是佛,自心作佛,自见佛性,自成佛道。
- 12、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
- 13、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却有所求,那就是世间的善缘、有漏的善缘;反之,广结四缘无所求、不著相,无人无我无自无他,那就是无漏的善缘,那就能够成圣成贤。
- 14、烦恼与涅槃,同是一性空故。
- 15、知心是空,名为见佛。
- 16、诸佛入涅槃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
- 17、菩提心以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为究竟。它可以抗拒虚无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干扰,从而使人的心灵获得安顿。
18、山河石壁无能障,恒沙世界在其中。
- 19、只有真正从心灵深处将对事物的种种界定、分别、妄想扫除干净,才能够真正见到诸法实相。
- 20、般若要用、要观照,才有自在;般若要行,行深般若,才能照见五蕴缘生无自性的空理。般若要深观、要深行,才能在它的指导下度一切苦厄。
- 21、不该听的事不要去打听,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出口,不该想的事不要去胡思乱想。
- 22、唯有悟者应能识,未会众生由若盲。
- 23、只有随顺因缘的人,才是自由自在的人。只有懂得随顺因缘,才会真正地善待自我。不懂得随顺因缘,就是在自己折磨自己。
- 24、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有者有于无,无者无于有,是名真见。
- 25、欲见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 26、在修行中,唯有放下,自性才能显现;唯有奉献,心量才能广大如虚空。
- 27、只有真正从心灵深处将对事物的种种界定、分别、妄想扫除干净,才能够真正见到诸法实相。
28、一切随缘随缘消旧业,随缘度众生,随缘了生死。
- 29、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
- 30、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
- 31、不依靠任何人而独立生存的人是没有的,包括佛在内,因为没有了众生就没有了佛。
- 32、若识心法非形像,湛然不动自真如。
- 33、三更心净等虚空,遍满十方无不通。
- 34、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
- 35、若能无念即真求,更若有求还不识。
- 36、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
- 37、外在的和平要以内在心灵的和平为前提,而内在的和平要从把握好我们的当下一念开始。
38、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
- 39、菩提心以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为究竟。它可以抗拒虚无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干扰,从而使人的心灵获得安顿。
- 40、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
- 41、在真理上,一切法平等无有分别,离一切相。只有把真理上的种种虚妄分别去掉,才能真正无挂无碍。
- 42、诸佛入涅槃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
- 43、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
- 44、生命的意义在于感恩,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的落实。
- 45、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 46、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
- 47、我们不求名,但要做好事,人家要称赞我们是另外一回事。不为名去做,但做了就一定有名,这是辩证法的道理。
48、修行的最终目标是要了生脱死,最终在生死这件大事面前能够做得了主。
- 49、四更无灭亦无生,量与虚空法界平。
- 50、每一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个人的幸福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行为是善是恶。
- 51、在生活的链条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 52、做到了诸恶莫作”,心灵环境就得到了保护;做到了众善奉行”,精神的能源就得到了开发。
- 53、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槃为涅槃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槃。
- 54、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
- 55、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 56、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
- 57、业由心造,一切染净因果不出自心,都是自己造的。
58、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
- 59、见色有见色性,不著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
- 60、悟即是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