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力展现了我们的人性。
2023-02-01 10:47:41
5862
- 1、世出世间、有为无为,全在于自己的精进努力。没有自然的释迦,也没有天生的弥勒。
- 2、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
- 3、修行要防止三种心:想速成的心、恐惧的心、懈怠的心。
- 4、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
- 5、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论邪正。
- 6、通过五戒十善来逐步地淡化和拔除自己的杀生心、贪欲心、嗔恨心和愚痴心,相应地就增长我们的慈悲心、平等心、智慧心和包容心。
- 7、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心,为因烦恼而得智慧。只可道烦恼生如来,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故身心为田畴,烦恼为种子,智慧为萌芽,如来喻于谷也。
- 8、修行能够改变命运,努力能够创造辉煌。
- 9、一更端坐结跏趺,怡神寂照泯同虚。
10、不该听的事不要去打听,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出口,不该想的事不要去胡思乱想。
- 11、业由心造,一切染净因果不出自心,都是自己造的。
- 12、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有感恩的心,都自觉地感恩,我们的心态会非常之平和。这有利于我们心胸的开朗、烦恼的淡化、人我是非的消除。
- 13、佛告诉我们在家信徒要通达世事、如法求财,做一个诚实的劳动者就可以自强自立。这是学佛成佛的基础。
- 14、向生灭处究取无生,向差别处体会平等,向烦恼处直认菩提;在世间法上落实佛法,在做人做事中勤修众善,
- 15、戒律是什么?戒律是堤防。持戒精严,你的六根便可防守得严严实实,不会有漏洞。有戒律,我们的修行才有保证。
- 16、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著色,眼为禅门;耳不著声,耳为禅门。
- 17、森罗万像并归空,更执有空还是病。
- 18、山河石壁无能障,恒沙世界在其中。
- 19、修行能够改变命运,努力能够创造辉煌。
20、世出世间、有为无为,全在于自己的精进努力。没有自然的释迦,也没有天生的弥勒。
- 21、在一切善恶境界上不起分别,不等于没有分别。自性分别还是有的,只是不执著。
- 22、心空者,不是不要这颗心,而是空去自己当下这一念的情识分别、妄想执著。在空掉妄想执著的同时,本有的智慧光明即刻显现。
- 23、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
- 24、在生活的链条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 25、戒、定、慧三学,持戒是根本、是保证,修定是基础,证慧是究竟。
- 26、只有真正从心灵深处将对事物的种种界定、分别、妄想扫除干净,才能够真正见到诸法实相。
- 27、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
- 28、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
- 29、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
30、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有感恩的心,都自觉地感恩,我们的心态会非常之平和。这有利于我们心胸的开朗、烦恼的淡化、人我是非的消除。
- 31、修行的最终目标是要了生脱死,最终在生死这件大事面前能够做得了主。
- 32、无去无来无起灭,非有非无非暗明。
- 33、我们不求名,但要做好事,人家要称赞我们是另外一回事。不为名去做,但做了就一定有名,这是辩证法的道理。
- 34、以烦恼为特征的生活境界就是世间法,以觉悟为特征的生活境界就是出世间法。
- 35、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
- 36、若能无念即真求,更若有求还不识。
- 37、一切的烦恼都是从不守本分的追求中产生。
- 38、以觉悟人生”之智慧成就菩提心,以奉献人生”之实践成就大悲心。
- 39、不起诸见如来见,无名可名真佛名。
40、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
- 41、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
- 42、烦恼解决不了问题,欢喜也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实实在在地去面对、去处理。
- 43、二更凝神转明净,不起忆想同真性。
- 44、在任何情况下,不分别、不攀缘、一念不生,六根就不会被六尘所染污。
- 45、修行能够改变命运,努力能够创造辉煌。
- 46、佛和众生的关系,不是救世主和被救赎者的关系,而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师父和徒弟的关系。
- 47、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
- 48、佛告诉我们在家信徒要通达世事、如法求财,做一个诚实的劳动者就可以自强自立。这是学佛成佛的基础。
- 49、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
50、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
- 51、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 52、身灭道成。亦如甲折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修之;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
- 53、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
- 54、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
- 55、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