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的话能锻炼心智,说人闲话则只能锻炼舌头。

  • 1、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
  • 2、佛教的佛”是遍知遍觉之义,教”是教育教化之义。以诸佛所证之究竟真理教育和启发众生,使一切众生获得真智,摆脱愚暗,达到人格和精神无比完美的佛菩萨境界。这就是佛教的根本宗旨。
  • 3、无去无来无起灭,非有非无非暗明。
  • 4、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属于你的,包括你最爱的人,养大的孩子,包括你的财富,你的身体,最后也会回归尘土。世间的一切我们只有使用权而非永久拥有权。世间的一切都是借给我们用的。所以,凡事都有缘起缘灭,强求不得。人生如过客,欢欢喜喜的来,高高兴兴的走。最重要的是,把握当下。

  • 5、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
  • 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
  • 6、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
  • 7、若能无念即真求,更若有求还不识。
  • 8、心里有阳光,世界就充满阳光;心里有爱,就生活在爱的氛围里;心里盛满快乐,满处都是笑声。
  • 9、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心,为因烦恼而得智慧。只可道烦恼生如来,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故身心为田畴,烦恼为种子,智慧为萌芽,如来喻于谷也。
  • 10、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槃为涅槃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槃。
  • 11、人生其实不苦,心纠结才苦;道路其实都在,不必计较平坦不平坦。是路,都好;走在路上,就好。
  • 12、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属于你的,包括你最爱的人,养大的孩子,包括你的财富,你的身体,最后也会回归尘土。世间的一切我们只有使用权而非永久拥有权。世间的一切都是借给我们用的。所以,凡事都有缘起缘灭,强求不得。人生如过客,欢欢喜喜的来,高高兴兴的走。最重要的是,把握当下。
  • 13、诸佛入涅槃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
  • 14、精进并不只是努力修法,而是能时时刻刻保持法喜。禅定并不只是得到平静,而是能安住于本然的自觉。智慧并不只是通达经典,而是彻底觉悟心的本性。

  • 15、人的情绪既可以感染又容易传染,社会风气也一样。要是希望世界祥和而欢喜,首先自己得平和欢喜起来;如果渴望世界充满爱,自己就得先变成爱的使者。
  • 16、非但诸佛能如此,有情之类并皆同。
  • 17、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
  • 18、带给你烦恼和痛苦的,并不是你所遭遇的事,而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态度。、
  • 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
  • 19、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
  • 20、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
  • 21、不起诸见如来见,无名可名真佛名。
  • 22、幸福不是大悲大喜,幸福也不需要轰轰烈烈,幸福是自己心灵的感受。当我们放开了成见和狭隘,在内心的宁静中去对待人和事,你会发现谁的祝福都温暖,谁的问候都温馨,谁的握手都真挚,谁的微笑都充满善意。
  • 23、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
  • 24、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

  • 25、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
  • 26、若识心法非形像,湛然不动自真如。
  • 27、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 28、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
  • 29、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
  • 30、背离上师的人即使有再大的功德学问,也干不出自利利人的任何事情,这也是一条无法改变的法缘规律。因此,学人最好是像爱护生命那样爱护师道。
  • 31、不起诸见如来见,无名可名真佛名。
  • 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 32、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 33、幸福不是大悲大喜,幸福也不需要轰轰烈烈,幸福是自己心灵的感受。当我们放开了成见和狭隘,在内心的宁静中去对待人和事,你会发现谁的祝福都温暖,谁的问候都温馨,谁的握手都真挚,谁的微笑都充满善意。
  • 34、礼敬一切知无量光!

  • 35、见色有见色性,不著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
  • 36、没有成佛的愿望就不会有实现成佛愿望的执著追求,若无执著追求就不会凭空实现成佛的愿望,若要成佛首先就要发成佛的愿心即菩提心,发菩提心就要先培育生起增上心(责任心)等七种因果相续之心。
  • 37、五更般若照无边,不起一念历三千。
  • 38、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
  • 39、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 40、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
  • 41、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槃为涅槃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槃。
  • 42、世界本性真如性,亦无无性即含融。
  • 43、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
  • 44、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

    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
  • 45、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
  • 46、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
  • 47、若能无念即真求,更若有求还不识。
  • 48、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
  • 49、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
  • 50、不要凡事都依靠别人,在这个世界上,最能让你依靠的人是自己,能拯救你的人也只能是自己。
  • 51、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