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花的钱不花,是苛刻。不该花的钱而花,是摆阔。

  • 1、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
  • 2、反省是认识自己的秘诀。
  • 3、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大解。
  • 4、人生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相隔天涯海角,而是当你站在镜子前面,望着镜子里陌生的自己。
  • 5、知心是空,名为见佛。
  • 人生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相隔天涯海角,而是当你站在镜子前面,望着镜子里陌生的自己。
  • 6、人生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相隔天涯海角,而是当你站在镜子前面,望着镜子里陌生的自己。
  • 7、活了一辈子,却在临终前发现,对别人的了解胜过对自己的认识。
  • 8、烦恼与涅槃,同是一性空故。

  • 9、世界本性真如性,亦无无性即含融。
  • 10、不起诸见如来见,无名可名真佛名。
  • 11、世上最大的过错,莫过于一个人认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犯错。
  • 12、非直解于解,亦乃解于无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
  • 13、我们都应该拥有独处的能力,更不能放过孤独的好处。
  • 14、判断自己远比判断别人来得困难。
  • 15、犯错比掩盖它们更值得原谅。
  • 16、即使你能在战场上战胜千军,但唯有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 17、未经你同意,谁能令你自卑?
  • 18、花点时间,带着光,探索一下自我心灵的幽暗角落。

  • 19、真的懂自我省视的人,是没有闲工夫去管别人如何的。
  • 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论邪正。
  • 20、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论邪正。
  • 21、旷劫由来不生灭,何须生灭灭无余。
  • 22、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
  • 23、犯错比掩盖它们更值得原谅。
  • 24、我们必须要学着当自己最好的朋友,因为我们太容易变成自己最大的敌人。
  • 25、唯有悟者应能识,未会众生由若盲。
  • 26、森罗万像并归空,更执有空还是病。
  • 27、我们所该探索的最远距离,是在我们的内心中。
  • 28、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

  • 29、大自然从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 30、如果我们不听从老生常谈,则可能失去获得智慧的机会。
  • 31、我们所该探索的最远距离,是在我们的内心中。
  • 32、寻找自我是一项内省的功夫,必须全面观照自己的优点,并勇敢接受自己也有缺点的事实。
  • 33、反省是认识自己的秘诀。
  • 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
  • 34、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
  • 35、诸佛入涅槃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
  • 36、某些人看起来很有自信,实际却不是。他们成群结队时或许勇敢,可是独处时如果遇到难题,他们就大不相同了。
  • 37、烦恼与涅槃,同是一性空故。
  • 38、如果你能勇敢承认自己错了,那么你一定能从这个错误中获益。因为承认错误,不仅可赢得他人的尊敬,并可增加你的自尊。

  • 39、一个人最大的弱点,在于他自以为最聪明。
  • 40、内心的诱惑是时时存在的,由于我们并没有觉察到它们,以致时常处于困惑之中,甚至被左右摆布。
  • 41、知道自己哪些事做不到,比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重要,这就是自知之明。
  • 42、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
  • 43、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
  • 44、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
  • 45、不著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槃;无心相处名为彼岸。
  • 46、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
  • 47、犯错比掩盖它们更值得原谅。
  • 懂得自我反省的人就是了解自己的人。

    48、懂得自我反省的人就是了解自己的人。

  • 49、如果你能勇敢承认自己错了,那么你一定能从这个错误中获益。因为承认错误,不仅可赢得他人的尊敬,并可增加你的自尊。
  • 50、有时候无知并非单纯,而是罪恶。
  • 51、某些人看起来很有自信,实际却不是。他们成群结队时或许勇敢,可是独处时如果遇到难题,他们就大不相同了。
  • 52、诸佛入涅槃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
  • 53、烦恼与涅槃,同是一性空故。
  • 54、活了一辈子,却在临终前发现,对别人的了解胜过对自己的认识。
  • 55、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