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1、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7、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8、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 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10、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12、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14、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 15、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 1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18、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19、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21、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22、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 2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2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 25、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2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2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2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2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30、不学诗,无以言。

  • 3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3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33、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34、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 3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3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37、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 3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39、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 40、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 4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42、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 43、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4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 45、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 46、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 4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4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49、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5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5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