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1、这就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具体学情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教育。时至今日,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
  •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
  • 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 4、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 5、1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 7、先秦儒家与道家“命观”之对比
  •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
  • 9、子路问孔子,有意义的事,明白以后应该立刻行动么?
  • 1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 11、毕竟学生的个性、根基是有差别的。
  • 12、中国历史上之所以会产生一千几百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恰恰是孔子的所谓“因材施教”的结果。因为科举考试就是要通过《四书五经》的教育,把所有的人都教育成一个模式。科举考试制度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那张恶魔的床。中国人到现在仍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恶梦,不能够从孔子因材施教的科举考试后遗症的高考应试教育中摆脱出来,这肯定是与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密切相关的。
  • 13、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
  • 14、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
  • 15、现代基础教育,讲究的是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一个班级,动辄几十人,多则近百人,让老师们放下Te所使用的教材,对学生们因才施教,现实吗?可行吗?
  •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 17、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 18、孔老先生是因材施教的大拿,一点一滴,举手投足,无不彰显先生的教育之功底超级高。他与弟子随地而坐,随意而谈,无人拘谨,随便发问,孔老先生针对不同的人,随意就能说出符合各人特点的教育的话来。
  •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
  • 19、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
  • 20、《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 2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
  • 22、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 2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 2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 25、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 26、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
  • 28、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2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3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31、孔子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家教育启蒙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精髓用成语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其具体实施方法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 《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 32、《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 33、A.课堂上教师要给予男女生同样的注意
  • 3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
  • 35、有研究表明,当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时,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比如,对于喜好图像表征的学生用图式来讲解概念,避免把喜欢安静的学生安排在教室门口坐等。
  • 36、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3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 38、《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 3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 4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 41、是啊,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有明显的劣势和缺点。
  • 4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4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 44、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摘孔子《论语》
  •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摘孔子《论语》
  • 4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摘孔子《论语》
  • 46、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

  • 47、《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 48、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 49、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
  • 50、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孔子是把他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他首次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是他一生教育实践的结晶,也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未来。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教育思想,至今对教育事业仍有重要的启发和划时代的意义。
  • 5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 5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摘孔子《论语》
  • 53、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
  • 5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