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那时,升降官员不看政绩好坏,只以资历为准。故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无所作为。范仲淹提出考核政绩,破格提拔有大功劳和明显政绩的,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

  • 1、范仲淹直接取王通的字作为自己的名,又从“文中子”三字中取一“文”字,前边加上有崇尚之意的“希”字,以“希文”为字。
  • 2、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并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范仲淹一口答应,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庆历六年六月(即1046年6月),他挥毫撰写的著名的《岳阳楼记》一记叙文,都是看图写的,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 3、万物有常性,性无不贵生。风翔与骏奔,一一远害情。
  • 4、范仲淹立刻说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范纯仁回答说:“我已经送给他了。”范仲淹听后,对儿子的做法非常高兴,并夸奖他做的对。
  • 5、南宋诗人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 庆历三年,是范仲淹经历半生仕途沉浮后,终掌中枢大权的一年,亦是为庆历新政唱响奏曲的一年。宰相是其视之如父的杜衍,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副相),任枢密副使的韩琦、富弼二人,则与他志气相投;而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这4位谏官,亦皆是知己之交。天时、地利、人和,一时俱全。故素有整顿吏治、加强武备、改善经济之志向的范仲淹,于此年夏天,在宋仁宗责令条陈政事之际,当庭上呈《答手诏条陈十事疏》,借此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
  • 6、庆历三年,是范仲淹经历半生仕途沉浮后,终掌中枢大权的一年,亦是为庆历新政唱响奏曲的一年。宰相是其视之如父的杜衍,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副相),任枢密副使的韩琦、富弼二人,则与他志气相投;而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这4位谏官,亦皆是知己之交。天时、地利、人和,一时俱全。故素有整顿吏治、加强武备、改善经济之志向的范仲淹,于此年夏天,在宋仁宗责令条陈政事之际,当庭上呈《答手诏条陈十事疏》,借此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
  • 7、“如果按照现代人的价值观往中国古代去寻觅,
  • 8、庆历五年正月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富弼亦于同日被罢去枢密副使。第二天,杜衍被罢为尚书左丞,出知兖州。三月初,韩琦亦被罢去枢密副使。

  • 9、范仲淹等人参与了抗议废后事件,他为废后之事当众与吕夷简辩论,为自己种下了祸根。妻子再三劝他不要惹祸,他却固执地头也不回就去了朝堂。然而,等候上朝的范仲淹,等来的是又一次贬职。这一次他被远放江外,去睦州,今天的浙江建德市梅城镇做知州。朝中还专门派人到他家里,催促着押他即刻离京。不是不屈辱的。追随范仲淹的人越来越少了,送行的人寥寥无几。
  • 10、细数历朝历代都出现过一身正气、敢于直言上谏的清廉之官,比如做过发、桀两代夏王丞相的关龙逄因为直言进谏而以炮烙之刑杀害,众所周知的纣王帝辛之叔比干,也因不愿妥协而惨遭剐心之刑。“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生命如此短暂可贵,多少人为求长生而精竭虑,但这些忠廉人士却为何能将自己、将家人的生命置之度外始终不忘初心而不畏浮云遮望眼?
  •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12、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评价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 13、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举等各个方面和领域。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已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开始精简;科举中,突出了实用议论文的考核,有特殊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全国也普遍办起了学校。
  • 14、月有万古光,人有万古心。此心良可歌,凭月为知音。
  • 15、宋仁宗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我觉得这对一位皇帝来说很不容易,因为他毕竟掌握了最高权力。于是我们就会发现,他是一个很不自由、有时候不得不委屈自己的皇帝。
  • 16、本平台范氏文化平台,欢迎各位宗亲加入,感谢大家支持,有范氏文化相关资料请联系、投稿。
  • 17、慎无吹散去,坐使百谷悴。高秋三五夕,明月生天际。
  • 清代(公元1644~1911年)是青花瓷的鼎盛时期,景德镇青花瓷以其烧造精致而独占鳌头,成为中国近代青花瓷的代表。

    18、清代(公元1644~1911年)是青花瓷的鼎盛时期,景德镇青花瓷以其烧造精致而独占鳌头,成为中国近代青花瓷的代表。

  • 19、午阴宫树绿,宵刻禁钟清。奉制歌三秀,称觞听六英。
  • 20、范仲淹祖父范赞时,曾经任官吴越国秘书监。夫人陈氏。二人育子四人,分别是范坚、范坰、范墉、范埙。
  • 2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22、事实证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何其难也。
  • 23、北宋仁宗时期,著名的庆历新政和宋夏防御交界处的孤城“大顺城”都是范仲淹的手笔。可惜的是就是如此良臣,最后也免不了生死命运。
  • 24、诗歌上,范仲淹主张“范围一气”、“与时消息”。范仲淹继承了孟子的“浩然之气”,又将曹丕的“文气说”、陆机、钟嵘的“感物说”和“天人合一”的诗学思想捏合在一起,他认为,诗人创作的冲动与意向,是秉承大道之“一气”,感于万物并通过万物体现出来。范仲淹的“与时消息”则继承了刘勰的“为情而文”观和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把政治教化和为情造文有机有机结合起来,范仲淹批判宋初诗坛的盲目模仿之风和无病呻吟之态,主张诗歌创作要忠于生活现实,符合时事,不为空言。
  • 25、【范仲淹的诗】千金赎故基,庙貌重营绘。襄人复其祀,水旱有攸赖。
  • 26、飞泉落处满潭雷,一道苍然石壁开。故老相传应可信,此山云出雨须来。
  • 27、此诚不公也。倘一个人,其思想超前于同辈之人5至10年,世人当以奇才视之;及至几十年,亦必然有人奉其为神明。然若是一个人之观念,超前了数百年乃至千年,所有人只会将其“妖魔化”,故王安石之罪,不在于其人如何,而在于其经济理念实在太超前了。
  • 28、我们把现在的价值观投射到历史当中,所以才对各个朝代有了不同的情感和认知。

  • 29、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 矫首赋灵乌,拟彼歌沧浪。因成答客戏,移以赠名郎。
  • 30、矫首赋灵乌,拟彼歌沧浪。因成答客戏,移以赠名郎。
  • 31、至德本无名,宣尼一此评。能将天下让,知有圣人生。
  • 32、宋仁宗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我觉得这对一位皇帝来说很不容易,因为他毕竟掌握了最高权力。于是我们就会发现,他是一个很不自由、有时候不得不委屈自己的皇帝。
  • 33、予贰机衡重,君掌食货繁。岂敢懈夙夜,未尝摅笑言。
  • 34、范仲淹不肯放弃,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仁宗这才想到,哦,老百姓也是要吃饭的啊,总是没饭吃,大约会造反,于是让范仲淹去赈灾。
  • 35、资料来源:孙纲老师提供
  • 36、然其影响却是深远的。庆历新政自发起,到以一种狼狈不堪的方式落幕,我相信,有一个人,始终在默默而又冷静地旁观着、思考着。亦正是此人,在范仲淹死后,其在《祭范颍州文》中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推崇之情,跃然纸上。他,就是有宋一代,掀起最大变法风暴的改革猛将,亦是列宁口中的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时为庆历二年的新晋进士王安石。
  • 37、而范仲淹的回复,亦正贯彻了他一直以来的凛然之气节:对不称职者的“残酷”,正是为了对更多苍生负责。
  • 38、萧洒桐庐郡,家家竹隐泉。令人思杜牧,无处不潺湲。

  • 39、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
  • 40、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生于989年10月1日,26岁考中进士,步入仕途。范仲淹一生仕途几经浮沉,虽然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但因为犯言直谏,屡次被朝廷贬斥,最终病逝于颍州知州任上。难能可贵的是,范仲淹文武双全,既写得一手漂亮的诗文,还曾经戍守西北边疆,横马立刀,使得西夏军队不敢轻易进犯。
  • 41、二:千金易得,良田易寻,英主却难遇
  •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人。
  • 42、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人。
  • 43、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关注、参与、转发及提出您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至本平台:
  • 44、然夏竦犹未罢休。在私德品行上,他则攻击欧阳修与名分上的外甥女张氏(其妹夫前妻之女)有私情,且借欧阳修早年所作的一首词,大做文章。欧阳修百口莫辩,虽事后查无实据,但终究名声有碍。于庆历五年八月,亦黯然离京,去了滁州做太守,其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亦是作于此期间。
  • 45、范仲淹立刻说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范纯仁回答说:“我已经送给他了。”范仲淹听后,对儿子的做法非常高兴,并夸奖他做的对。
  • 46、其实是非曲直,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但是没有人说话。都唯恐避之不及,只怕自家受到什么牵连,哪一个肯仗义直言。
  • 47、决胜神所启,受托天所谌。披开日月光,振起雷霆音。
  • 48、因松偶作琴瑟调,过竹徐移环珮声。江天呜雁畏相失,龙庭奔马豪如惊。

  • 49、吏隐南阳味日新,幕中文雅尽嘉宾。满轩明月清谭夜,共忆诗书万卷人。
  • 50、康宁福已大,清静道自生。邈与神仙期,不犯宠辱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