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最后到底有没有找到?诗人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也许找到了,也许没有。但这并不重要,王子猷“雪夜访戴”的精神才重要。诗人想告诉我们的其实是生活的姿态。无论我们遭遇何种不幸,我们要永远相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也许下一个清明,就能遇见最美的“杏花村”。

  • 1、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
  • 2、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每年清明节的时间约为四月五日前后。
  • 3、我喜欢春节。春节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节日,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人们做好各种好吃的,准备辞旧迎新。
  • 4、诗歌的首句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诗歌一开始就点明诗人现在所置身的时间——清明节,气象——雨纷纷。
  • 5、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6、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7、“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冀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 8、③“魂酒借何”都是左窄右宽,“牧”左右等宽,“欲”左宽右窄。
  • 9、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池州市贵池区秀山门外。
  •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两句是说,请教当地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远处的杏花山村。这是写“未来之美好”。在落拓之外,诗人因想借酒浇愁,而派生出一片诗意广阔的天空。这里面有闲适、有逍遥、有狂放、还有无惧与凛然,壮阔与疏朗。
  • 11、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 12、原文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 13、【清明古诗杜牧】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 14、清明节这一天,突然下起了雨,但这雨却没能阻挡人们扫墓的脚步。原本寂静清冷的墓地,也被祭祖扫墓的人增添了很多人气,有的人在磕头,有的人在烧纸,所有人都面露愁容。不仅如此,连过路的行人,也都面露忧伤。在这个祭祖的日子里,诗人一个人行走在路上,看着来往祭祖的行人,痛苦的像丢了魂一样。不禁想起了自己已经死去的祖辈们,但远在他乡,却不能亲自祭奠,而这冰冷的春雨,让人心情更加的低落。
  • 15、樱桃花谢已清明,何事绿鬟斜亸、宝钗横。
  • 16、(4)学生再读古诗,思考:①路上行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低落的心情?②他的心情如何?
  • 17、《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 18、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扩展资料《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 19、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 20、译文: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 21、你的一个(在看)一个(分享)一个(评论)我都当做是你的一种喜欢~
  • 22、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 23、作品赏析:这首词写清明时节的江南春色,抒发了作者南渡后孤独苦闷的心情。上片写清明多雨时节景物清冷,突出作者心情寂寥,下片写出了江南春日的勃勃生机,但无知己一同游赏,对此更令人神伤。全词写景抒情,明白晓畅,体现了朱敦儒词作的特色。
  • 24、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 2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26、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 27、点上方绿标收听唐诗宋词朗读者

  • 28、《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 29、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所以:猜数字为:
  • 30、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31、《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 杜牧的《清明》当中,有两个多音字。分别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的“处”(chǔ处理、chù到处)和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
  • 32、杜牧的《清明》当中,有两个多音字。分别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的“处”(chǔ处理、chù到处)和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
  • 33、杜牧(803—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京兆杜氏自魏晋以来就是名门世族,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所撰《通典》一书,开典章制度专史的先河。杜牧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在江西、宣歙、淮南等地军府任幕僚多年。
  • 34、期末复习题(组词、填空、古诗、看图写话)
  • 35、清明时节,雨纷纷落下,路上的行人都忙着赶回家去,像丢了魂一样,问一下哪儿有卖酒的地方,牧童遥指杏花村。
  • 36、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 37、原文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 38、【清明古诗意思全解】译文: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 39、清明时节,雨纷纷落下,路上的行人都忙着赶回家去,像丢了魂一样,问一下哪儿有卖酒的地方,牧童遥指杏花村。
  • 40、《新唐书》评价杜牧用了八个字:其通古今,善处成败。杜牧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定然与他寻找心中的桃源——“杏花村”有关。
  • 41、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 42、雨纷纷:细雨绵绵不绝。
  • 43、在悲伤痛苦的时候想要而不得,让我们闭上双眼,一起想象下这样凄凉的画面,体会作者“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 44、唐诗、宋词、元曲……古诗词!鉴赏、品读中了解唐诗宋词背后的故事,一诗一词一幅画,一吟一舞一仙境!读诗书,品中华好诗词,关注后可免费查阅十万古诗词!
  •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 45、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 46、【清明古诗杜牧】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 47、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 48、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 49、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 ,“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 50、杜牧的《清明》当中,有两个多音字。分别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的“处”(chǔ处理、chù到处)和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
  • 51、注释 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清明,意思全诗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翻译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 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 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注释 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
  • 52、牧童遥指:遥指就是用手指指向远处。一般是用一根手指指向远处。所以猜数字为:
  • 53、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