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 1、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
  •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章
  • 3、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 4、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 5、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 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 8、生活也好似行程。青山绿水,本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疾风迅雷,清阴暖日,就是平平常常一时一节的心緖,也有几多自然现象的反映。瞿秋白
  • 9、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发劝极胃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韩非子
  • 10、不教一日闲过。齐白石
  • 11、乐言己之长者不知己,乐言人之短者不知人。刘基
  • 12、多读古人书,静思天下事,可以敛浮气而增定力。李鸿章
  • 13、外表美的缺限能够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污却不是外表美能够抵消的。秦牧
  • 14、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 1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 16、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 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 1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 1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 2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 2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 22、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
  • 23、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 24、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冯梦龙

  • 2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 26、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辞愈华而文愈鄙。杜牧
  • 27、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 28、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 29、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 30、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 3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 32、轻诺必寡信。《老子》
  •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 34、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冯梦龙

  • 35、多读古人书,静思天下事,能够敛浮气而增定力。李鸿章
  • 36、多读古人书,静思天下事,能够敛浮气而增定力。李鸿章
  • 37、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子
  • 3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 39、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 4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 41、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 42、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 4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 4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 45、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 46、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 4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 48、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 49、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 5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四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