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 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 2、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4、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 5、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 匹夫不能够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 6、匹夫不能够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 7、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9、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 10、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 11、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 12、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 13、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 14、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荀子《大略》
  • 15、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 16、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 17、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

  • 18、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 19、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荀子
  • 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
  • 20、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
  • 2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 22、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名言
  • 23、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 2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 25、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 27、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 28、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 2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 30、公生明,偏生暗。
  • 31、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 32、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 33、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 34、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 35、不诱干誉,不恐于诽。
  • 3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 37、名声若日月,功射如天地。

  • 38、公生明,偏生暗。
  • 3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 40、伯乐不可欺马,君子不能够欺人。荀子
  • 41、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 42、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荀子》
  • 43、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 44、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 45、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 46、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 47、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况

    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荀况
  • 48、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荀况
  • 49、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 50、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 51、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 52、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 53、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 54、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 55、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