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椟指的是木匣的意思,出自《韩非子》,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成语寓意: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成语原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2023-04-03 01:36:43
5005
- 1、椒:花椒,香料。
- 2、第3题,在这个评价性的问题中,要求小读者从直接的角度来看待这次演出是否成功?并说出理由。孩子们非常棒,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认为演出成功的,因为华利虽然改变了结尾,但让观众感受到了温暖和善良的爱。有的人为演出失败了,也是因为华利改变了结尾,和最初排练的剧本完全不同,华利没有考虑到其他演员,擅作主张临时改变,让大家都不知该怎么配合他。也有人认为要看站在那个立场来看,所以有好也有不好。
- 3、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把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叫做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宝珠。现在社会上的言论,都是一些漂亮动听的话,君主只看文采而不管它是否有用。墨子的学说,传扬先王道术,阐明圣人言论,希望广泛地告知人们。
- 4、美国小学生必读书目,2018年即将再次被改编大电影。
- 5、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6、阅读理解,在与文本密切关联(答案直接可从作品中寻找到)的题目,孩子们没有问题,全部都答对了。我们讨论的重点在于第3题。
- 7、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买者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译文: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又装饰上美玉、翡翠。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总结: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重于内在实在可笑,而
8、珠玉:珠子和宝玉。
- 9、①柜:木匣子。②薰(xūn):用香料熏。③缀:装饰。④辑:同“缉”,连缀。
- 10、其实,每个人对事物价值的认定不同,简洁明了地突出重点,就不会造成这样的误会了。
- 11、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不辩,何也?”
- 12、排比:形象地写出了楚人对盒子的过度包装。
- 13、●文中有哪几句和现代文语序不同?
- 14、编辑|文言文阅读内容团队
- 15、第二步,小古文情景剧(戏剧)。
- 16、不能只看重外表的、次要的属性,忽视了本质性的属性!
- 17、春秋时期,楚国有位商人在郑国贩卖珠宝。有一天,他获得一颗珍贵的珍珠,打算以高价卖出。于是,他买来名贵木材,请一位手艺高超的工匠,做了个精美的首饰盒。盒面上雕刻着花鸟鱼虫等等各种美丽的花纹,盒子四角镶着漂亮的装饰,又用桂椒香料把它熏得香气扑鼻。商人把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中,拿到市集上去卖。精美的盒子非常引人注目,被人们团团围住。一位郑人很喜欢这个盒子,最后花髙价买下。商人正在独自高兴,只见买珠人急匆匆地走过来。商人以为他后悔了,正想找个借口离开,没想到买珠人对他说:“您有颗珍珠忘拿出去了,我特意回来还给您。
18、这个小故事中的那位郑国人,被漂亮的盒子的外表所迷惑,反而忽视了盒子里面真正的有价值的宝珠,且亲手把珍珠给了他人。
- 19、椟(dú):小盒。还:退回。
- 20、再看《韩非子》用这个故事(以及秦佰嫁女的故事)讽喻的是什么。原书批评的是学者们以浮夸的辩辞淹没经世致用的理论,完全没有指责读者欣赏其词章的文采,而现行成语及其释义,却把原书对学者以文害用的批评,变成了批评受众的取舍不当,显然也完全违背了原著的旨意。
- 21、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儿童文学作品。魔力小孩以分角色的方式演绎,感人至深
- 22、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现在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 23、其:代词,指代“他的”(楚国的珠宝商人)。
- 24、因为匣子精美,所以他认为匣子实际上比珍珠更值钱得到匣子后,珍珠就无所谓了说的就是典型的不识货的人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傻事来
- 25、(3)“买椟还珠”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26、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以朗读、绘画、戏剧和阅读理解的方式来和孩子展开小古文的学习,最后孩子们用精炼的文字写下了对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思考与看法,看到孩子们开心由充满创造力的进入古文学习,我的内心笑开了花!
- 27、阅读理解,在与文本密切关联(答案直接可从作品中寻找到)的题目,孩子们没有问题,全部都答对了。我们讨论的重点在于第3题。
28、没想到吧,我直到最后才把这个作品的全部解读内容和翻译资料发给孩子们。当孩子们读过,演过,创意过,再收回到文本本身的具体内容,孩子们不仅条理更清晰,而且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深刻了许多,这一点很好的体现在本次课堂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丰富,对于故事主线的把握,对于角色形象的描写,对于事情前因后果的诠释,对于故事带给自己的领悟。我看到孩子们每个人对于故事有了自己的见解,并大胆的表达出来,内心是欣喜而雀跃的。
- 29、译文:有一个在郑国卖珠宝的楚国人。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连结,用翡翠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连缀。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
- 30、阅读理解,在与文本密切关联(答案直接可从作品中寻找到)的题目,孩子们没有问题,全部都答对了。我们讨论的重点在于第3题。
- 31、《买椟还珠》寓言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不要混淆颠倒,不能做出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傻事来,不要太过注重外表,反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买椟还珠》的道理: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
- 32、买椟还珠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译文: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
- 33、第二步,小古文情景剧(戏剧)。
- 34、▼点击小喇叭,开始收听吧!
- 35、《买椟还珠》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讲的是一个楚国人把昂贵的珍珠放在一个装饰十分华丽的匣子里到郑国去卖的故事。郑国人不识货,买下了木匣,退还了珍珠。这则故事讽刺了舍本逐末,取舍失当的行为。同时,这则寓言还有另外一层寓意,原著此篇的末尾两句:“此可谓善卖椟,未可谓善鬻珠也”(这可以说,这个楚国人擅长卖匣子,但不能说擅长卖珠子呀)。可谓点睛之笔。那个楚国人本来是想以华丽的匣子来显示宝珠的贵重,也借以招徕顾客的,结果事与愿违。这与他美饰其表,喧宾夺主,有无关系呢?寓言似乎还在告诉我们:凡事超过了分寸,往往事
- 36、有一个在郑国卖珠宝的楚国人。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连结,用翡翠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连缀。有个郑国人买下了匣子,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
- 37、成语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盛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作者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成语典故: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
38、(3)以珠玉饰以(用)
- 39、买椟还珠的楚人是个明显的外貌协会的代表,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心只看漂亮的外表,很可能就会和最重要的东西擦肩而过
- 40、最认真的文言文学习平台
- 41、没想到吧,我直到最后才把这个作品的全部解读内容和翻译资料发给孩子们。当孩子们读过,演过,创意过,再收回到文本本身的具体内容,孩子们不仅条理更清晰,而且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深刻了许多,这一点很好的体现在本次课堂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丰富,对于故事主线的把握,对于角色形象的描写,对于事情前因后果的诠释,对于故事带给自己的领悟。我看到孩子们每个人对于故事有了自己的见解,并大胆的表达出来,内心是欣喜而雀跃的。
- 42、《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 43、点击"文言文阅读"关注我们
- 44、译文:有一个在郑国卖珠宝的楚国人。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连结,用翡翠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连缀。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
- 45、不要太注重外表,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 46、再看《韩非子》用这个故事(以及秦佰嫁女的故事)讽喻的是什么。原书批评的是学者们以浮夸的辩辞淹没经世致用的理论,完全没有指责读者欣赏其词章的文采,而现行成语及其释义,却把原书对学者以文害用的批评,变成了批评受众的取舍不当,显然也完全违背了原著的旨意。
- 47、每天陪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48、(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 49、①柜:木匣子。②薰(xūn):用香料熏。③缀:装饰。④辑:同“缉”,连缀。
- 50、缀(zhuì):点缀。
- 51、木兰:一种高级木料。柜:这里指小盒。
- 52、文言文一般言简意赅,几句话便将故事浓缩成型。而对于习惯现代文的孩子来说,如果只是用符合字面意思的解读文章来应付孩子,那就太可惜了,因为他们永远也无法理解古人的很多行为和做法。怎么办?演起来呗。
- 53、最认真的文言文学习平台
- 54、玫瑰(méigui):一种美丽的玉石。
- 55、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在批评当时的学者们欣赏浮夸的辩辞,却对经世致用的理论不予理会,批评受众的取舍不当,显然完全违背了对理论理解的原意。
- 56、第3题,在这个评价性的问题中,要求小读者从直接的角度来看待这次演出是否成功?并说出理由。孩子们非常棒,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认为演出成功的,因为华利虽然改变了结尾,但让观众感受到了温暖和善良的爱。有的人为演出失败了,也是因为华利改变了结尾,和最初排练的剧本完全不同,华利没有考虑到其他演员,擅作主张临时改变,让大家都不知该怎么配合他。也有人认为要看站在那个立场来看,所以有好也有不好。
- 57、每天陪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58、●同义词:卖——鬻椟——柜
- 59、以上,在表演片段的过程中,孩子们互相鼓励着把故事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完整,更加立体的呈现了故事的内核,也让最后寓意的部分达到了每一个人都有独特见解的程度。
- 60、(寓意):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