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擅长,善于。

  • 1、《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 2、文言文的启蒙学习,从兴趣出发,在趣味中展开,用专业来解读,再辅以大量阅读作为积累,相信,这些看似不易读懂的文字反而带给了孩子们无限探索的愿望,这才是阅读与写作最好的老师。当兴趣萌芽,学习由心而发,写作由生活而丰富,那么接下来的学习将会更加精彩!
  • 3、《买椟还珠》寓言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不要混淆颠倒,不能做出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傻事来,不要太过注重外表,反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买椟还珠》的道理: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
  • 4、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5、▼点击小喇叭,开始收听吧!

    在我们阅写课堂上,小古文学习是这样的:
  • 6、在我们阅写课堂上,小古文学习是这样的:
  • 7、善:擅长,善于。
  • 8、楚国有个人到郑过去卖珍珠。他先用木兰做了盒子,又用桂木和花椒把盒子熏香,然后镶嵌上珍珠宝玉,装饰上玫瑰石,再装嵌上绿翡翠。郑国有个人买下了他的盒子,却退还了里面的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部分解释:(楚)国名。(为(为))制作。(木兰)一种香木。(柜)这里指小匣子。(桂)桂木,有浓烈香气。(椒)指花椒,种子与茎皮都可作香料。(缀(Zhui))连缀,点缀。(玫瑰(meigui))美石。(缉(qi))装饰边沿。(翡翠)绿色的玉。(还)退回。(椟(du))小匣子。(鬻(yu))有"买"和
  • 9、未可谓善鬻(yù)珠也。
  • 10、②薰:通“熏”。以:用。桂椒:肉桂与花椒,均为芳香植物,有特殊的香味。
  • 11、薰:香草;这里作动词,用香料熏染。
  • 12、阅读理解,在与文本密切关联(答案直接可从作品中寻找到)的题目,孩子们没有问题,全部都答对了。我们讨论的重点在于第3题。
  • 13、买椟还珠文言文翻译、注释、典故
  • 14、走过路过(在看)不要错过
  • 15、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 16、(4)“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 17、也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 18、(释义)椟:木匣;还:退回;珠:珍珠。买下匣子,而把匣子里的珍珠归还卖主。比喻没有眼光,不识货,取舍不当。
  • 19、编辑|文言文阅读内容团队
  • 其:代词,指代“他的”(楚国的珠宝商人)。
  • 20、其:代词,指代“他的”(楚国的珠宝商人)。
  • 21、有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出售珍珠。他用木兰名贵木料做小盒子,用香料把盒子熏香,还用珠宝、玫瑰、翡翠来加以装饰。
  • 22、可:可以,能够。
  • 23、没想到吧,我直到最后才把这个作品的全部解读内容和翻译资料发给孩子们。当孩子们读过,演过,创意过,再收回到文本本身的具体内容,孩子们不仅条理更清晰,而且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深刻了许多,这一点很好的体现在本次课堂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丰富,对于故事主线的把握,对于角色形象的描写,对于事情前因后果的诠释,对于故事带给自己的领悟。我看到孩子们每个人对于故事有了自己的见解,并大胆的表达出来,内心是欣喜而雀跃的。
  • 24、《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主要讲明君治理国家要有办法,全文分为六章,分别从“忠言逆耳”“民为利/士为名”“以身作则”“诚信”等方面论说,至今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
  • 25、如果修饰文辞的话,他就担心人们会留意于文采而忘了它的内在价值,从而造成因为文辞而损害实用的恶果。这和楚人卖宝珠、秦君嫁女儿是同一类型的事,所以墨子的话很多,但不动听。”

  • 26、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不要混淆颠倒,不能做出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傻事来;不要太过注重外表,反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的人。
  • 27、翻译: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盒子,将盒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又装饰上珠玉、玫瑰、翡翠。有个郑国人把盒子买了去,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 28、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 29、点击"文言文古诗词"关注我们
  • 30、楚国有个人到郑过去卖珍珠.他先用木兰做了盒子,又用桂木和花椒把盒子熏香,然后镶嵌上珍珠宝玉,装饰上玫瑰石,再装嵌上绿翡翠.郑国有个人买下了他的盒子,却退还了里面的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部分解释:(楚)国名.(为(为))制作.(木兰)一种香木.(柜)这里指小匣子.(桂)桂木,有浓烈香气.(椒)指花椒,种子与茎皮都可作香料.(缀(Zhui))连缀,点缀.(玫瑰(meigui))美石.(缉(qi))装饰边沿.(翡翠)绿色的玉.(还)退回.(椟(du))小匣子.(鬻(yu))有"买"和
  • 31、以上,在表演片段的过程中,孩子们互相鼓励着把故事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完整,更加立体的呈现了故事的内核,也让最后寓意的部分达到了每一个人都有独特见解的程度。
  • 32、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装饰,用翡翠连缀。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 33、(4)“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儿童文学作品。魔力小孩以分角色的方式演绎,感人至深
  • 34、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儿童文学作品。魔力小孩以分角色的方式演绎,感人至深
  • 35、以上,在表演片段的过程中,孩子们互相鼓励着把故事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完整,更加立体的呈现了故事的内核,也让最后寓意的部分达到了每一个人都有独特见解的程度。

  • 36、楚国有个人到郑过去卖珍珠。他先用木兰做了盒子,又用桂木和花椒把盒子熏香,然后镶嵌上珍珠宝玉,装饰上玫瑰石,再装嵌上绿翡翠。郑国有个人买下了他的盒子,却退还了里面的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部分解释:(楚)国名。(为(为))制作。(木兰)一种香木。(柜)这里指小匣子。(桂)桂木,有浓烈香气。(椒)指花椒,种子与茎皮都可作香料。(缀(Zhui))连缀,点缀。(玫瑰(meigui))美石。(缉(qi))装饰边沿。(翡翠)绿色的玉。(还)退回。(椟(du))小匣子。(鬻(yu))有"买"和
  • 37、点击"文言文阅读"关注我们
  • 38、精美的包装掩盖了盒内物品真正的价值,这样的结果让楚国人哭笑不得。
  • 39、买椟还珠的楚人是个明显的外貌协会的代表,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心只看漂亮的外表,很可能就会和最重要的东西擦肩而过
  • 40、成语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盛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作者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成语典故: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
  • 41、●请谈谈你对“王”部和“玉”部的认识。
  • 42、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 43、lexuehsuyuan1
  • 44、2019暑假书单重磅来袭(中学篇)
  • 45、这个小故事中的那位郑国人,被漂亮的盒子的外表所迷惑,反而忽视了盒子里面真正的有价值的宝珠,且亲手把珍珠给了他人。

  • 46、可:可以,能够。
  • 47、【买椟还珠译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①,薰②以桂椒,缀③以珠玉,饰以玫瑰,辑④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第1—20课|音频图文
  • 48、《小学生小古文100课》第1—20课|音频图文
  • 49、2019暑假书单重磅来袭(中学篇)
  • 50、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买者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译文: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又装饰上美玉、翡翠。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总结: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重于内在实在可笑,而
  • 51、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成语原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 52、往期精彩:↓点击文字打开↓
  • 53、缀:点缀,装饰。
  • 54、珠玉:珠子和宝玉。
  • 55、②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

  • 56、阅读理解,在与文本密切关联(答案直接可从作品中寻找到)的题目,孩子们没有问题,全部都答对了。我们讨论的重点在于第3题。
  • 57、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成语原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 58、⑤辑:通“缉”,连缀。这里是“衬托”的意思。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