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有忧愁;勇敢的人,面不会有所畏惧。

  • 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3、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5、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7、言过其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示例:我不能不将他们那旗人的历史对你讲明,你好知道我不是。(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 8、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 9、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示例:,以后再办起事来,审慎点就是了。(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
  • 10、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 1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13、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16、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17、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18、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19、寝不尸,居不容。
  • 2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 2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示例: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之恕道也。(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回)解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论语》《颜渊篇》主要讲述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
  • 23、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24、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 25、"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 26、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 2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28、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
  • 29、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3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32、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出处:《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示例: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者,未足与议。(章炳麟《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 33、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34、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出处:《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示例: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者,未足与议。(章炳麟《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 35、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 3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 37、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38、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示例:老舍《四世同堂》: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敬若神明、若即若离反义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形影相随。
  • 3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 40、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4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4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43、能近取譬:譬:打比方。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出处:《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示例:独夫为我,即曰贪贼;,即曰仁义。(章炳麟《菌说》)
  • 4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45、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46、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47、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48、知听了他的言论却感到非常讨厌。我怕跟他一去,没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祸害,所以打消了原来的主意。店主说。这阳处父,在店主的心目中,就是个华而不实的人。所以,店主毅然地离开了他。
  • 49、知听了他的言论却感到非常讨厌。我怕跟他一去,没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祸害,所以打消了原来的主意。店主说。这阳处父,在店主的心目中,就是个华而不实的人。所以,店主毅然地离开了他。
  • 5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