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上十种物象,“流水”、“西风”和“夕阳”我们把它划归“动”物,其余七种物象划归“静物”。所以,在写作方法上就是动静结合的。而前三种物象和第七种物象都具备一种特点,就是:秋天才有。愁由何来?愁由“秋”来。题目为《秋思》,要思则必有心,“秋心”结合则为“愁”也。秋思必致秋愁。作者所使用的各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必使人产生一种孤独凄惨的心理感受,再加上又是从他乡经过,没有亲熟之人,从而产生断肠之极度感觉。因此,作品抒发的思想感情可以表达为四个字:凄凉苦楚!

  • 2、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 3、刘梦芙魏新河周燕婷高昌林峰雍平星汉
  • 4、不妨看看白朴的《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清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里有更多的秋景,却很少秋思。景中寡情,就不可能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那样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4]
  • 5、我们要搞清楚一点,何为“秋思”?是指秋天的相思,秋天的思绪,还是秋天的思恋?
  • 萧瑟的秋风拂过一片寂静的林子。不,那算不上是林子,只有几棵孤寂的老树。树叶昏黄无力,树杆上绕着几根干枯却顽强的枯藤,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远方……
  • 6、萧瑟的秋风拂过一片寂静的林子。不,那算不上是林子,只有几棵孤寂的老树。树叶昏黄无力,树杆上绕着几根干枯却顽强的枯藤,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远方……
  • 7、前三句共写有九种事物,“枯藤”“昏鸦”言秋末黄昏之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第一句第三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一个个的凄凉画面,正是天涯断肠人心境的直接反映(触景生情,因情设景,情景交融)。第二句则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通过第二句与第一三句的对比。凸现漂泊异乡的人愁肠寸断的悲苦与寂寞。
  • 8、笠翁对韵上卷·十二文(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 9、论语诵读——子路第十三(中下)
  • 10、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诗词。
  • 11、此曲抒发什么样的感情呢?

  • 12、(诗词欣赏)母亲节,在古诗词中读懂母爱
  • 13、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 14、xī yáng xī xià ,duàn cháng rén zài tiān yá 。
  • 15、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 16、一阵冷风吹过,诗人单薄的衣衫被风吹得鼓起,瘦弱的马匹禁不住风这样刮,嘶嘶鸣叫起来。诗人被冷冽的风吹清醒了,才猛然发现自己原来依然在古老的道路旁。
  • 17、为什么说这是唐人的表现手法?我们来看这首小令。
  • 18、(诗词欣赏)母亲节,在古诗词中读懂母爱
  • 19、回复“测试”,可获取古代文学基础测试题;
  • (美文欣赏14)庄子名篇《逍遥游》康辉诵读附翻译王宠小楷作品
  • 20、(美文欣赏14)庄子名篇《逍遥游》康辉诵读附翻译王宠小楷作品
  • 21、论语诵读——论语(宪问篇二)

  • 22、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 23、《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
  • 24、《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
  • 25、《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 26、望秋野之悲凉气氛、“枯藤老树昏鸦”,荒凉凋谢的蒿草,孤枯败落的藤枝,蔓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时不交运的“昏鸦”,呱呱呱,声声催人心魄,把秋日黄昏的氛围一下子卷入落魄流浪人的心里。
  • 27、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 28、前三句共写有九种事物,“枯藤”“昏鸦”言秋末黄昏之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第一句第三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一个个的凄凉画面,正是天涯断肠人心境的直接反映(触景生情,因情设景,情景交融)。第二句则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通过第二句与第一三句的对比。凸现漂泊异乡的人愁肠寸断的悲苦与寂寞。
  • 29、《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选择性问题
  • 3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31、为什么说这是唐人的表现手法?我们来看这首小令。

  • 32、首先是这个题目的读音,应该是秋思。虽然在《新华字典》里没有这个读音,但是在古代的诗词里,这个思字,很多的地方要读仄声。一方面是诗的平仄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在内容和情绪的表达上,平声往往表示的是思考、思索的动作,而仄声一般表达的是较悲的内容,比如说愁思、旅思、相思,表达这种内容的时候,一般是用仄声。
  • 33、(71)小学必背古诗75首——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龄
  •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应突袭。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
  • 34、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应突袭。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
  • 35、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 36、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 37、《天净沙·秋思》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 38、《天净沙·秋思》中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 39、《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 40、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
  • 41、细细品味文字间的那一份感触

  • 42、春节临近,刘老师手写春联一副,祝福读者朋友鼠年好运,阖家幸福
  • 4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不是一首诗,而是是一首散曲。
  • 44、三字经(十父子恩夫妇从)
  • 45、送给书友的几张书法作品
  • 46、——三门初级中学七(3)班叶芷辰
  • 47、此曲抒发什么样的感情呢?
  • (诗文欣赏)文言文名篇《桃花源记》陶渊明
  • 48、(诗文欣赏)文言文名篇《桃花源记》陶渊明
  • 49、窄窄的小桥横斜在宽阔的水面上,桥下潺潺的流水不停地流向远方,四周稀稀疏疏坐落着一些人家。凄清如许,寂寞如许,难免会勾起思乡情结。无论是为功名,还是为了生计,零丁漂泊,满身风尘,悒悒独行,总是叫人纠结的。于是自然而然地有了第三句,秋思的主人翁登场了。
  • 50、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 51、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

  • 52、莫真宝李伟亮王纪波王海亮莫雨涵韩倚云
  • 53、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 54、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 55、《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了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 56、(读经典03)读经典——杨绛《我们仨》感人至深
  • 57、注释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 58、三字经(十一凡训蒙须讲究)(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