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
2023-04-15 10:18:30
2158
- 1、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3、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诗词。
- 4、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 5、来唤醒你那最真挚的情缘
- 6、回复“测试”,可获取古代文学基础测试题;
7、编辑码字不易,求转发,求点在看,求关注,感谢!
- 8、此曲抒发什么样的感情呢?
- 9、三字经(二养不教父之过)
- 10、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百转,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
- 11、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 12、——三门初级中学七(3)班章靖涵
- 13、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 14、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 15、首先是这个题目的读音,应该是秋思。虽然在《新华字典》里没有这个读音,但是在古代的诗词里,这个思字,很多的地方要读仄声。一方面是诗的平仄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在内容和情绪的表达上,平声往往表示的是思考、思索的动作,而仄声一般表达的是较悲的内容,比如说愁思、旅思、相思,表达这种内容的时候,一般是用仄声。
- 16、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17、国学朗读—增广贤文四(下)
- 18、《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选择性问题
- 19、《天净沙·秋思》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 20、傅占魁褚宝增邵天柱冷迎春文裳谢郎周向东
- 21、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 22、枯藤缠在老树上,老树上蹲着黄昏时准备栖息的乌鸦。一座小桥,桥下流水潺潺,溪岸不远处一户农民家的小庐。古老的村道上,西风萧瑟,一位旅人骑着瘦弱的马儿走过。此时,正值夕阳徐徐下落,在他乡游历的人忧伤凄楚的心情,就好比要断了肠的一般。
- 23、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 24、(18)小学必背古诗75首——鹿柴(唐)王维(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 25、谈统编教材教学用书解读“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失误
- 26、论语诵读——论语(宪问篇一)
27、(美文欣赏)沈从文:我所生长的地方丨
- 28、笠翁对韵:下卷五歌(国学诵读)
- 29、《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选择性问题
- 30、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 31、(9)小学必背古诗75首—凉州词
- 32、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 33、(读经典04)偶拾呼兰河传(节选)与大家分享
- 34、描写景物,与上下文衔接,形成一幅从前至后的完整画面,给人以环顾四周的动态感。描绘一幅静谧的画面,体现温馨舒适的景象,与后文西风瘦马一句形成鲜明对比,令感情更加强烈。总结: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这几个意象本身已经带给人无尽凄凉萧瑟之感,此时对比小桥流水人家这样温馨幽静的画面,更加突出了断肠人行走天涯,只能看着别人合家团聚的悲凉境地,让抒发出来的感情更加的浓烈悲惨,使人感同身受。
- 35、望秋野之悲凉气氛、“枯藤老树昏鸦”,荒凉凋谢的蒿草,孤枯败落的藤枝,蔓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时不交运的“昏鸦”,呱呱呱,声声催人心魄,把秋日黄昏的氛围一下子卷入落魄流浪人的心里。
- 36、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37、雨虹老胡严锦尧蒋昌典郑晓京哈声礼张海燕
- 38、“学人之诗”:宋诗选读之绝句篇之七
- 39、(01)中学必背古诗—赠别二首杜牧(国学经典诵读)
- 40、(55)小学必背古诗75首——观书有感(宋)朱熹(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 41、白朴的《天净沙·秋》,五句都在描绘风景,停留在视觉感官上……尤其是最后两句,完全在玩弄色彩(青、绿、白、红、黄),甚至给人以为色彩而色彩的感觉。这里看不出作者情绪的主要特点,是马致远式的忧愁,还是杜牧式的对秋景的赞叹?读者很难感觉到情绪是悲凉的,还是明快的。如果说是明快的,为什么在明快的景色中夹入“老树寒鸦”呢?如果要强调老树寒鸦,为什么不贯串到底,让山水带上和老树寒鸦相近的性质呢?而且,五句都属视觉感知,没有在视觉感知饱和的时候,深入到情绪层面。文字的色彩脱离了人的情感,就难免空洞了。[5]
- 42、(43)小学必背古诗75首—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 43、——三门初级中学七(4)班翟梦瑶
- 44、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 45、笠翁对韵:下卷六麻(国学诵读)
- 46、学者们在论到这首小令时,往往会拿它与白朴的《天净沙·秋》作比较,以此凸显马致远小令的情景交融特点。这样的比较,虽然对理解马致远这首小令帮助很大,但也带来一些不该有的误解,需要在此加以澄清。
47、《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 48、(29)小学必背古诗75首——题西林壁宋苏轼(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 49、关于童诗《我的影子》不同版本的思考
- 50、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 51、笠翁对韵:下卷五歌(国学诵读)
- 52、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 53、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 54、又是一篇可圈可点的习作,改写的内容已经很好地体现了原作的意境,读此文你会感觉到一种荒凉一种孤寂,还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阡陌纵横的田间小路上,人们赶着牛羊陆陆续续地回家了”,反衬了“他”的无家可归;乌鸦“哇哇”的叫声烘托了凄惨的气氛;村庄里缕缕炊烟渲染了一种温馨的气氛,这正好又反衬了“他”的孤寂。
- 55、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枯藤老树昏鸦。衬托游子对家乡思念)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小桥流水人家。作者对家乡的情怀想念)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古道西风瘦马。抒出自己的悲痛)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夕阳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人浪迹天涯,思念到肠断。(断肠人在天涯。比喻游子思念家乡的悲心,痛到了“肠断”!)。
- 56、《天净沙·秋思》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57、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