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

  • 1、代表作:《朋党论》、《与高司谏书》、《秋声赋》、《醉翁亭记》等。
  • 2、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
  • 3、仁宗嘉祐元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 4、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 5、这里的应用文是指公文文体,他在同一年的《免进五代史状》中自述为得功各事无用之时文,得功名后,“不忍忘其素习,时有妄作,皆应用文字”。“文字”即文章。这里的应用文指实用文章。可见,欧阳修是从文体形式、实用性质两方面来明确应用文概念的,他已把应用文当作独立的文章体裁。
  •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佛王维诗囚孟郊诗瓢(诗奴)贾岛诗骨陈子昂诗狂贺知章诗杰王勃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 6、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佛王维诗囚孟郊诗瓢(诗奴)贾岛诗骨陈子昂诗狂贺知章诗杰王勃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 7、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醒心亭记》
  • 8、⑥苏辙(1039~1112) 字子由。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其诗文风格皆受其兄苏轼影响。
  • 9、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 10、②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官累至礼部员外郎。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的创导者,世称"韩柳"。

  • 11、曾巩——《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 12、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的名气实在是够大的。他是唐代的一个高官,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现代的副部级干部,主张尊儒排佛,强调自尧舜至孔孟一脉相承的道统,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
  • 13、代表作:《朋党论》、《与高司谏书》、《秋声赋》、《醉翁亭记》等。
  • 14、据查,明初朱右将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 15、苏辙 (sū zhé)、
  • 16、其余六家各有风格,有不可代替的地方,所谓千寻高木替代不了百尺乔木。
  • 17、【唐宋八大家】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三苏”之名气大。
  • 18、唐宋八大家是由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与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属于宋代的名家简介如下: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在东京由于受到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王安石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曾任宰相,不久因维护新法得罪神宗而罢相,退居江宁半山园,被朝廷封为“荆国公”;曾巩是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文学成就突出,曾巩的文章“古雅、平正、冲和”,世称“南丰先生”;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
  • 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康定元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
  • 19、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康定元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
  • 20、苏轼(1037~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 21、对于唐宋八大家,之前古人学习他们的文章,现在社会的我们,不仅可以学习他们的文章,还可以学习其思想、人格、道德、境界等。
  • 22、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
  • 23、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 24、韩柳是对好朋友,曾携王欧访三苏。
  • 25、仁宗嘉祐元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 26、北宋初期穆修、柳开、王禹偁提倡的古文(散文),北宋中叶在文坛领袖欧阳修倡导下,名家辈出,“古文运动”才蓬勃开展起来,明白通畅的散文最终成为文坛正统,并为后代人所继承。“唐宋八大家”中,六家在北宋中叶,欧阳修的议论文简洁流畅,写景写文形象生动,成为散文作者的典范。王安石擅长于政论文,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才华四溢的苏轼,各类文章都才情奔放,挥洒自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他三家如苏辙、曾巩、苏洵的散文,也达到相当高的境界。
  • 27、唐宋八大家就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 28、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苏洵)兄(苏轼)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老子解》、《栾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2卷。
  • 29、(1039—1112)
  • 30、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3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 32、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 33、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文学以先声和先行的作用推进时代发展。此次展览,一方面对唐宋文学史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一方面用恰当的例子和后世的评价,深入浅出地介绍“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成就,用展览传递他们的精神世界,以及对今天的启示和启迪,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文人思想气质提炼出来,挖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展览的高度。
  • 34、苏轼(1037-1101)
  • 35、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二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二十五岁后,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三十六岁后,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 36、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五年(1
  • 37、苏辙——《栾(luán)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3卷。
  • 38、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醒心亭记》
  • 39、苏轼的成就最大,与其坎坷的官场经历密切相关。由于历经磨炼,形成了达官性格,随遇而安。到达海南时,“日啖荔枝三百颗”,还声称“不辞长作岭南人”。他入乡随俗,与当地人一样吃起了老鼠。
  • 40、苏辙宝元二年二月二十日(1039年3月18日)出生,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祐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

  • 41、展览分为“文垂千载”“德行笃定”“家国情怀”三个部分,每部分下分若干单元。展出地点为辽宁省博物馆三层22号展厅,三个展厅展览面积合计3738平方米。在展览的尾厅,还设置了“文创产品售卖区”,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衍生品和品种繁多的展览出版物,让观众留住对展览的记忆。
  • 42、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 43、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 44、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开辟了我国古代散文发展新的高峰,在整个散文史上占据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崇高地位。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以革新六朝以来骈俪雕饰、专事浮华的文弊,开创崭新的文风为号召,在文坛上掀起一股改革风潮。
  • 韩琦: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曾公亮:上与介甫如一人,此乃天也。唐介: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论议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安石果用,天下必困扰。曾巩:巩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司马光: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黄庭坚:余尝熟观其(王安石)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杨时:今日之祸(金人围京城,勤王之兵四集),实安石有以启之。朱熹: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皇之盛。而安石汲汲以财利
  • 45、韩琦: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曾公亮:上与介甫如一人,此乃天也。唐介: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论议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安石果用,天下必困扰。曾巩:巩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司马光: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黄庭坚:余尝熟观其(王安石)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杨时:今日之祸(金人围京城,勤王之兵四集),实安石有以启之。朱熹: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皇之盛。而安石汲汲以财利
  • 46、到了明朝,有人把他们的作品集结成册,说是八家之文,慢慢就把把大家叫出名了。
  • 47、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 48、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的称谓究竟起于何时?据查,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家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
  • 49、(解析)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苏轼这句评价说的是韩愈,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是苏轼韩愈的赞誉,赞扬他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历史勋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 50、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 51、康定元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 52、由于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朝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兀并称“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在思想上,韩愈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53、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旧党。豪放派词人。
  • 54、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