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八个字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防微杜渐”,这样的一种原则在后人就称之为宋代的“防弊之政”,这条政策的出发点首先就是防范弊端,别出问题。这个事情还没推行,先想想会出什么问题,先堵窟窿,设立制度。这就是“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这种防弊之政是跟五代时期的动荡有关系的。宋太宗接着就表态“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规矩都定下来了,所有的事都正常地运转,“谨当遵成,不敢逾越”。太宗时期也确实一直在推行“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做法。
2023-03-12 16:10:22
1844
- 1、杜秋娘,杜牧《杜秋娘诗序》云: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奇妾,后奇叛来,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娘为皇子傅母。皇子壮,封漳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
- 2、赵匡胤:别名香孩儿、赵九重、赵玄朗,从他的别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父母给予他多么大的期望,而且从他们三人的名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赵匡胤也是坐皇帝的最佳选择。
3、天成二年(927年3月21日),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他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县令;曾祖赵珽,于唐朝任御史中丞。
- 4、西坞村范仲淹第33代孙范国良说:“我的祖宗文正公真是个了不起的好人!在朝廷他就忠心耿耿报效国家,在地方他就一心一意给老百姓做好事,就算被贬到边远地区,他也是尽心尽力做事情。我作为他的后人,即便不能为先祖增光,也绝不能给先祖抹黑。2007年,我组织西坞村范氏家族51人到苏州天云山祭祖,希望西坞村范氏后裔们牢记先祖的教导。回来后发动大家自觉清理村溪、集资修路、建公厕等,就是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学习祖先范仲淹先忧后乐精神。”
- 5、减徭役。将户口少的县裁减为镇,将各州军的使院和州院并为一院,将那些本不该承担公役的人,全部放回农村。这样,民间便不再为繁重的徭役而忧愁了。
- 6、“勒石三戒”开创“仁政”清明王朝,“文以靖国”营造中国“文治盛世”,赵匡胤“建隆之治”令人感叹!
- 7、你们一个个都没脑子的是吧?牛郎织女一年才见一次面,俩人见了面那还不天雷勾动地火,那还能记着你们那点儿破事儿,有这时间还不如去多玩儿会吃鸡呢。
- 8、宋仁宗的“仁”是庙号。“仁”的含义不仅是仁厚、仁爱那么简单,而是要回到儒家经典里的“仁”来理解:“克己复礼,谓之仁也”。“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自己的情感偏好,自觉地服从制度的约束。
- 9、俗话道:“瑞雪兆丰年”,明年的小麦一定收成好。
- 10、几年以后,范仲淹因为治水有功,被调回京师,做了开封知府。与他一同遭贬的孔道辅等人,也重归朝廷。范仲淹得以施展拳脚。他精神抖擞,一上任就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使开封府“肃然称治”。
- 11、纵观大宋与大清的发展脉络和两位太祖赵匡胤与努尔哈赤的一生,朝代和两人均相距时间久远,并没有什么交集,那为什么会有大宋是大清的祖宗这样的说法呢?原来一切还要从努尔哈赤的姓氏说起。
- 12、算了吧,老板,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这货不是长得丑的问题,嘴还特别毒,他连前前任老板唐玄宗都不放过,你把他招惹来,是想招事儿吗?
13、这不是重点。郑嘉励把两张照片放在一起。我拍的钟楼边上,隐隐露出了一个三角形,而郑嘉励从正南方向拍的照片,钟楼边上,没有这个三角形。
- 14、有最高帝王的教诲和示范,再加上老庄之学和佛学禅理早已流行于世,何愁不迎来明日复明日、今昔是何年的岁月?
- 15、“宋”字为什么有安定的意思?
- 16、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 17、司马光(1019~北宋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字君实,居涑水乡,世称涑水先生.
- 18、顾况的生卒年,传世的《瘗鹤铭》定为开元十三年(725年)至元和九年(814年),但据宋代董逌﹑黄伯思和清人顾炎武考证,《瘗鹤铭》非顾况所作。今从顾况《送宣歙李衙推八郎使东都序》考订,顾况于757年登第后约50年,即大致在806年前后尚在人世。而根据最新蒋寅、赵昌平诸人的研究,顾况直到元和末年尚在人世。
- 19、为了使军权高度集中,宋太祖又创造了行之有效的“更戍法”。所谓“更戍法”,就是中央的禁军,要按期轮流到各地戍守。将领也要经常调换,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兵”。这就造成了“兵无常将,将无常兵”的局面。将兵之间生疏,有利于防止军队叛变。历史证明,这一方法,是防止军阀割据的成功举措。
- 20、老天爷呀,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丑,能让一名迷妹瞬间粉转黑,并且如此决裂?
- 21、在明代,同样阶层的,一天收入大概是20文,只是宋代五分之一。不过考虑到明朝物价低一些,扣除掉物价因素的影响,宋代市民的每日收入大概相当于明代的2到3倍。
- 22、朱元璋是当和尚的,结果当了皇帝,最后明朝结束了,连个女儿也出家当尼姑。当他去世以后,孙子也被逼着去当了和尚,可见他是欠了和尚的,子孙还要当和尚尼姑去还。天地间的事,怎么来就怎么去。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定律。
23、在他的朝堂上,诞生了“背诵默写天团”:
- 24、范仲淹做到赏罚分明,奖励勇猛杀敌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将领,对克扣军饷的贪污分子毫不留情、当众斩首,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涌现了能征善战的将领。范仲淹的这支军队,成为宋朝的一支劲旅。
- 25、文以治国,武以安邦,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果断地实行“佑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崇士大夫,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
- 26、仔细看这个唐代城台的转角,砖头是错缝的丁字形砌法。宋代人确实会抄作业,无缝衔接——紧贴着它的后面几块砖,明显长得不同,完整的长条砖,做法也跟前面的丁字形不同,全部顺向砌,宋代人直接利用唐代人的城墙造了自家城墙,作为宋代城墙内墙的包边,省工省事。西城门也发现了同样抄作业的情况。
- 27、范仲淹成人后,曾在兴化县做官,母亲去世了他要前去奔丧,也正是这奔丧的几天路途开启了他人生的三起三落:他在奔丧途中遇到了晏殊。
- 28、富弼看范仲淹一手举簿、一手执笔,说:“你这大笔一勾,可就有一家人要哭!”
- 29、0当我们表现出善的行为,孩子在潜移默化中都会受很深的感动
- 30、范仲淹成人后,曾在兴化县做官,母亲去世了他要前去奔丧,也正是这奔丧的几天路途开启了他人生的三起三落:他在奔丧途中遇到了晏殊。
- 31、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
- 32、我们不难从中看出,朱元璋灭掉陈友谅占据江东一带,刘邦成为汉中王后占据川蜀一代,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占据江东一带,他们三个人所占据的地方就像是三国鼎立时期的局面。
33、朱元璋采取的是从东吴出兵,先灭掉仇敌陈友谅,然后再定制了一些了的战略方针进行北伐与蒙古交战,最后统一的华夏。
- 34、天成二年(927年3月21日),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他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县令;曾祖赵珽,于唐朝任御史中丞。
- 35、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36、宋太祖有足够的自信,也有足够的能力驾驭军队,驾驭麾下大将。加上赵匡胤本人就是一代名将,是后周最为重要的高级将领之一。
- 37、【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官场中,沉默就是愤怒,是极端的愤怒,就是不同意,不但是不同意,还意味着风暴即将来袭,有人要倒霉了。果然,随后范仲淹被贬,调离京城,去河中府任通判。
- 38、“断齑划粥”范仲淹“先忧后乐”树丰碑
- 39、首先,宋朝老百姓的收入是历史上最高的,收入高就直接意味着在宋代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是不错的。
- 40、一天,太爷派师爷手持圣旨来找罗隐,要罗隐派一位高徒急速到京城给皇帝理头发。县太爷为啥不要罗隐自己去呢?因为他心里明白,罗隐此去必然凶多吉少。县里没了罗隐,理发一行的高档绝技就要失传了,那不是要遭全县人骂几辈子的事吗?吕洞宾在旁听见,赶紧手遂自荐,愿意上京。罗隐虽舍不得高徒,却抗不得圣旨,只好悲悲戚戚又强装笑颜地打发他上路。
- 41、历史上对罗颖的评价除盛唐时节的大佳赞扬之外,其余在各朝代中对其评价都是褒贬不一的。究其主观原因在于罗隐的作品过于犀利。唐朝时,写讽刺诗出名的诗人并不在少数,而罗隐的作品是以讽刺和通俗易懂而为大众所熟知。这类诗写多了,于百姓层面会认为罗隐是一个好诗人,但是和那些引用名家经典的正派诗人相比,罗隐的格调就显得过于低了。他们认为罗颖的作品讽刺而浅俗,尤其在宋朝认为其作品太过直白,甚至违背了儒家的中庸之道,故对其慢慢就忽略了。
- 42、来源|一条(ID:yitiaotv)
43、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 44、离婚率还会带动另外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犯罪率
- 45、【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希望的是老百姓的生活能够过得好一点,自由自在一点,社会上的氛围更加宽容,法律能够给予我们一个基本的保障,如果按照这个价值观往中国古代去寻觅,我们就会发现,宋朝整个所展现出来的格调,可能最符合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 46、顺着转角拓展,考古队员发现了唐代城门门墩,东西总宽4米,你可以脑补一下,上面起一个大城台,气势雄伟。
- 47、“杯酒释兵权”,就是他实施的第一个步骤。有一天,他专门宴请几位重臣。酒酣耳热之际,他说道,人生在世,无非是享受荣华富贵,并使子孙过上好日子。你们何不交出兵权,购置田宅,饮酒作乐,安度晚年呢?大臣们一听,全都明白了。第二天,他们就都老老实实地交出了兵权。宋太祖授给他们有职无权的高官,让他们在酒池肉林中度日。就这样,宋太祖不费一刀一枪,就收回了兵权。
- 48、虽然他们基本都是以黯然退场的方式而告别历史舞台,但是你只要仔细看一下他们下场后的命运——均得善终,这又令你不得不发出由衷的赞叹!
- 49、花蕊夫人,徐氏,青城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
- 50、很多人以为因果报应是佛家的话,其实中国文化从我们老祖宗开始,第一就是讲因果报应。早晨吃饭我们还谈到,每一个朝代怎么开始便怎么结束!清朝孤儿寡妇带四万人入关,统治了四万万人的中国,最后结束的时候,也是孤儿寡妇挟一个小包袱回去了。
- 51、新规划城市的建设顺序,反映了古人“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如果将顺序颠倒过来,从城隍庙开始建设,以衙门收尾,则有“不问苍生”之讥,是完全不可想象和不能为人所接受的。
- 52、宰相女儿读了之后对罗隐很钦(感)佩(兴趣),找来了他所有的作品翻看了个遍,然后做了一个决定:我要见见这个人。
53、又命赵匡胤率兵北上御敌,赐于他金带、银器、鞍马、铠甲、器仗数十万。初三日(2月03日),赵匡胤领军出汴梁爱景门,宣徽南院使昝居润安排筵席,朝廷众大臣饯送于郊外。傍晚时,军队行至陈桥驿(今封丘东南陈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