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2023-04-08 17:44:12
9353
- 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 2、◈緣起◈||北京誠敬堂中医公益診所
- 3、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 4、孔子去卫居鲁。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 5、一个为政者要把教化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 6、教育要抓住最开始的时机点,把最重要的心态深植在他心里面!
- 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8、《朱子治家格言》:“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还自遗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 10、二人正向重复,强化表达“从”正向行为。
- 11、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12、古圣先王留给我们领导者一个最重要的教诲:「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 13、蔡国人:虔字子析,鲁国人;高字子骄,鲁国人:会字子期。鲁国人。
-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15、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 16、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 17、言谈当中会跟人家闹不愉快、起冲突,还是要反省自己的态度不妥当!
- 18、其君子忠信、待人一样而不结党分派;小人结党分派、不忠不信、待人不一样。
19、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20、(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 21、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 22、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 2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24、其君子忠信、待人一样而不结党分派;小人结党分派、不忠不信、待人不一样。
- 25、孝子思念父母如此,忠臣辅佐君王亦应如此!
- 26、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 27、周,就是在一定的道义原则下,团结周围可以团结的人;比,就是抛弃道义原则,为图私利互相勾结。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可以被解释为:君子在一定的道义原则下,团结周围可以团结的人而决不图谋私利勾结别人;小人为谋私利勾结别人而抛弃道义原则,所以并不会团结周围可以团结的人。
- 2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还自遗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29、历观古今功名之士。皆有积累殊异之迹!
- 30、一个为政者要把教化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 3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32、不要急于求成,要“晚就则善终”,要厚积薄发!
- 33、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34、但是出现了“口”字后,“周”的意思发生了变化,表示田地里的庄稼茂密,引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周密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的:“周,密也。从用、口。”
- 35、(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 36、把本节译成白话,有两种不同的版本。
- 37、“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 3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9、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 40、《论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 41、73岁: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 42、(译文)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 43、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没什么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耳根顺了;七十岁随心所欲,没有不合情合理的。”
- 44、世界人类同悲喜,四海之内皆兄弟。
- 45、“世乱则谗胜”,世间动乱了,谗言就非常的嚣张。
- 46、(译文)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国君还没有到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公正的样子;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 47、孔子为鲁国大司寇时判案的一则故事,发人深省!
- 48、历观古今功名之士。皆有积累殊异之迹!
49、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 50、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 5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孔子说:“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讲的是团结,而不是勾结;道德低下的小人,则只知勾勾搭搭,不知照顾大局和讲求团结。”
- 52、字解古诗文:“离离原上草”中的“离离”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禽离”之间汉字关系表达?
- 53、【论语全文翻译】(译文)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 54、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
- 5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56、孔子在《论语》当中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从这里我们就看出,君子跟小人修养的差异在哪里。其实“周”、“比”,主要就是公跟私的关键点、义跟利的关键。包含周跟偏,“周”就代表君子以大局为重,时时会考虑周到、考虑整体;但是小人偏心、偏袒、姑息了,就会造成这些现象。古人在注解当中这个“周”的体现,也是他的行为都是符合忠、信;“比”就是阿党营私。“义不比党”。
- 57、(译文)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 5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5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60、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